《草房子》:童年,永恒的感动

曹文轩《草房子》

作家曹文轩给我最早的印象大概是在小学还是初中,那个时候韩寒正从新概念作文中脱颖而出,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重门》,给这本书作序的就是曹文轩。这么多年过去了,《三重门》到底写了什么,我早忘记了,但是唯一记得的是序言里“曹文轩”工整秀气的签名。现在回想起来,便觉得曹文轩对青年作家真是关爱有加啊。

真正读曹文轩的作品是近几年的事了。最近读的《草房子》之前也读过电子版,实在是觉得喜欢,于是又找来纸质版重读。说起来我也是奔三的人了,对于《草房子》这种儿童小说却依然读得津津有味,究竟为何?或许作者在书中内页写下的一句话可以作为答案: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草房子》讲述的是小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六年生活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全书共分为九章,每一章都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构成了油麻地最优美真实的生活画卷。合上书,淘气善良的桑桑、文弱秀气的纸月、办事认真的桑乔、可爱的秦大奶奶、风流倜傥的蒋一轮老师……一系列形象都跃出纸面,让人久久难忘。究其根源,还是因为这本书给读者带来了感动,用作者的原话概括书中所写下的感动人的东西,无非是“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

既然令人感动的东西总是相似的,为什么曹文轩的《草房子》让人觉得格外动人呢?我想这与作者的写作水准相关。

(一)人物形象丰满,刻画生动有趣

光这样说可能还是过于抽象,不如举例来说明。就以小主人公桑桑为例,作者在开篇提到桑桑的时候是这样写的:“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人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看上去非常绕的一段话,实际上是在强调桑桑的与众不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作者说“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是一贯的”,接下来就举了好几个例子,比如桑桑把家里的碗柜锯成了鸽子的“豪华宿舍”;联合其他同学一起捉弄秃鹤同学;把爸妈床上的蚊帐做成渔网下河捞鱼;大热天穿上棉衣棉裤戴着棉帽拖着一根竹竿在操场上走圆场;偷偷把爸爸象征荣誉的笔记本据为己有,还把盖章的一页统统撕掉……这些不计后果的行为虽然能吸引不少关注的目光,最终后果却是免不了挨上一顿胖揍。

当然,除了顽皮淘气之外,桑桑最大的优点就是勇敢和善良了。他冒险打跑了欺负纸月的坏孩子;在众人都嫌弃、害怕秦大奶奶的时候,他却关心秦大奶奶;他是放羊的细马唯一的朋友;他懵里懵懂地给蒋一轮老师和白雀传递恋爱信息;发现因家庭变故而退学的杜小康偷同学的书回家自学,他还善意地替杜小康隐瞒,虽然在此之前他们还是“竞争对手”……

桑桑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正是桑桑的不完美才让他显得更率真可爱,他的所作所为也就更能令人感动了。此外,书中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画面,比如被人捉弄的秃鹤为了报复,故意扰乱体操比赛秩序,给油麻地小学抹了黑。但是在文艺汇演急缺演员的时候秃鹤主动请缨,专注表演,为油麻地小学争了光。还有可爱的秦大奶奶,由于油麻地小学占了她的土地,长期跟学校搞对抗,但是在学生意外落水的时候,她不顾一切地下水救人,差点丢了老命。与全校师生达成和解之后,秦大奶奶又把学校当成自己家一样维护,最后也是为了救学校里一只落水的南瓜而溺亡。

(二)观察细致入微,文字妙趣横生

在书中,作者的笔触相当的细腻,读着读着总让我觉得曹文轩就是小说中的一个小孩。后来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曹文轩出生在江苏盐城,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个小学的校长。这样看来,果然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书中有很多细节的描写,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比如:

“风掠过枝头,总是那番单调的沙沙声。这沙沙声仿佛已经回响了千年了。枝头上偶然落上几只鸟,叫两声就不叫了,因为安静,就立在枝头上打瞌睡。睡着睡着,忽然觉得太安静了,就惊醒过来,一身羽毛收紧,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然后战战兢兢地叫了几声,受不了这番安静,朝远处飞去。”

——读这一段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小男孩站在冷清的野外,目不转睛地盯着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的小鸟看。

“其中一只绿尾巴公鸡,似乎兴趣并不在觅食上,常常双腿像被电麻了一样,歪歪斜斜地朝一只母鸡跌倒过去。那母鸡似乎也早已习惯了它的淘气,只是稍微躲闪一下,照样觅它的食。那公鸡心不在焉地在地里啄了几下,又重犯它的老毛病。”

——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是难以想象得出的。我家以前就养过好多鸡,对于公鸡玩的这种小伎俩算是司空见惯了,但是真要写出来,可能没几个人能写得这么有趣了!

(三)情节引人共鸣,感动自然而然

曹文轩在《草房子》里写了很多童年故事,这些故事看似陌生又熟悉,虽然不同年代人的童年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中情感却是不变的。比如,桑桑和同学们捉弄天生秃头的陆鹤,只是觉得好玩;桑桑和杜小康暗暗较劲,因为他们都有各自优秀的地方;桑桑在纸月转学到油麻地小学之后就一改邋里邋遢的形象,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大概小学男生也会在意女生的目光吧……童年就是这样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嘻嘻哈哈,闹闹腾腾,时而欢喜,时而哭泣,时而敏感脆弱,时而坚毅顽强。六年的小学时光,应该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吧,没有任何一个学习阶段比六年更长了。

读《草房子》的时候,书中的情节总能勾起我童年的回忆。比如,当读到“冰封的大河,早已溶化成一河欢乐的流水,在阳光下飘着淡淡的雾气。河水流淌得稍稍有点急,将岸边的芦苇轻轻压倒了,几只黄雀就像音符一样,在芦秆上颤悠”,这初春的景象,清冷又渐富生机的意境瞬间让我想起了老家门前的那条小河,在初春的季节正是这般光景。

还有“戚小罐看到了蒋一轮的目光,就像深夜里一只偷吃东西的老鼠,在被这家里的人拍着床边警告了一下后,就先静住,然后再接着吃一样,过不一会儿,他又将大白薯啃起来:咔擦咔擦、咔擦咔擦……”,把戚小罐比喻成偷吃东西的老鼠,这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老鼠在天花板上集体跑步的情景。小时候家里住的是土坯房,老鼠特别多,胆子也特别肥,一到晚上就成群结队地在天花板上跑,人不拍桌子跺脚整出点动静来,就不得安宁。等人声静下来了,它们又重出江湖。想必作者小时候家里也遭遇过老鼠,才能写得这么真切。

读《草房子》,仿佛童年又近在眼前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0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8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2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72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45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