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二天

今天读《传习录》——徐爱(6-10),原文和译文不断切换看的,感觉还是云里雾里,似曾明白,而又飘渺,今天就王明阳答徐爱其中几句话有感而发表一下粗俗简陋的感受吧!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按照俗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往往也迷信先人的经验和书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哪怕是所谓的圣人的话语也要不断的去推敲和辩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阳明对:“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矣”是“困知勉行”,这几句话深入见解,我也深感认同,现实通达“天理”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大多是“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我自感觉就是天资愚笨,对事实不灵光的人,现在只能通过看书学习和经历琐事得到经验去弥补。但我觉得不管先天知晓还是后天努力,最终能获得或者靠近“天理”那也是应该肯定。遇到的人太多,羡慕“生知安行”,但更欣赏“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因为我们大多人都是后者,通过努力而获得更有趣味,有心向道不失为一种能力,现实中也有很多“伤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得其正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二程一直认为“人心既人欲,道心既天理,让人们存天理,灭人欲”。这心也像镜子一样,污垢多了也就人欲,擦拭干净了成了晶莹剔透道心,这晶莹剔透的道心怎么才能获得呢?通天开悟的圣人少,还是需要“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才能获得吧!

整了一下午,也写的乱七八糟,希望群里可以统一时间,可以定时开讲一下《传习录》,我觉得这样会更有收获。

2017.7.22 17:2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读《传习录》第二天,对先生有了大体的了解,对先生生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徐爱向阳明先生请教〞知行合一〞之训,对“...
    晴朗的天空1阅读 290评论 0 1
  • 今日读罢,虽不懂徐爱所言《尚书》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孟子》中的“尽心知性”与朱子训导疑惑,却是...
    妮子_14db阅读 314评论 1 5
  •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古代人把知和行分开说,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理解知和行的含义,而不是让我们把知和行分开,知...
    贇贇的政阅读 284评论 0 4
  • 酷暑难当,读书有清凉。今天读到知行合一的讨论,就象身临其境一般,不觉会心一笑,他把大学里的“如好好色”“如恶恶...
    心即佛阅读 301评论 0 1
  • 世界上许多事依靠的就是缘分二字。有些人在合适的时间遇上了不合适的人,有些人在不合适的时间遇上了合适的人,终究是有缘...
    莫惜凉阅读 2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