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找到他最合适的作息规律之前,永远不知道他的身体里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能量,也不知道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有多么美好!
这几天,我用我的亲身体验印证了这句话。
先来说说我在调整作息前的生活:
8:00 起床 (有时赖床到八点半)
8:00-9:00 磨磨唧唧洗漱完,吃完早饭
9:00 到达图书馆 开始学习(此时学习效率不高,一是因为昨晚没睡好没精神,二是因为现在身体还没有完全被唤醒)
9:00-11:30 学习 (此过程中专注度不高,学半个小时就想看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等)
11:30-12:30 午餐(午餐只吃自己喜欢吃的,不考虑健康问题)
12:30-1:30 刷剧(最近看老友记)
1:30-2:30(午睡,大多数情况睡不着,只是想躺着)
3:00 (回到自习室,此时脑袋晕晕沉沉,开始逼迫自己看书)
5:30 晚餐
晚上 8:30-9:00 跑步
9:00-11:00 (和朋友聊天,洗漱准备睡觉)
11:00-12:00 ( 玩手机,睡觉,此时脑子居然特别清醒,一趟在床上就开始胡思乱想,想过去想未来,开始漫长而又痛苦的失眠之旅……)
凌晨1:30 入睡
——————————————————
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很痛苦,我深感自己体内能量的运作情况和我的日常作息存在严重的错位问题。我以前一直责怪自己,但每次又不自觉地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种痛苦。
我决心要寻求改变,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书《四型生理时钟》,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每个人的生理时钟都是不一样的,基因决定了我们体内能量流动的规律,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最合理地利用它。
通过测试,我发现我的生理时钟属于"海豚型",其特点是早上醒来没精神,夜深时候最清醒,同时睡眠很浅。
按照书中专家给出的建议,我开始尝试做出改变。下面是我调整作息后的一天:
早上 5:50 起床(睁开眼的那一刻,努力克服赖床情绪,直接起床)
6:00左右 运动(简要的洗漱,不用化妆,穿上运动服出门运动)
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早上六点的北京了,当我第一次走出去的那一刻,我几乎要惊呼——天呐,我太爱这种感觉了!校园里绿草如茵,万物初醒,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撒在湖面上,抬头看见几只喜鹊在枝头轻拍双翼,低头看见几枝带着露珠的月季在风中摇曳。此时,校园里是那么的宁静,我站在湖边,迎着朝阳,开始做瑜伽。几个简单的动作,唤醒了我身体的活力,阳光的照射下,我感觉胃暖暖的,感觉有能量在积累。
6:30 早餐 (拉伸运动完后,胃口变好了,早餐吃五谷粗粮以及鸡蛋,放弃了曾经喜欢吃的热狗)
7:00 晨读(此时回到寝室,室友还在睡梦中,我小心翼翼地拉开椅子,坐在窗前开始阅读书籍。没想到,晨读的效率这么高,短短40分钟,我就读了平日下午所读页数的两倍多)
8:00 图书馆 (此时图书馆才刚刚开门,让我可以随心选择自己喜欢的靠窗的位子,之前因为来得晚,剩下的位子都是不怎么舒适的)
8:00-10:00 修改论文 (改论文是我最近最头疼的事情,所以我把它放在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间做,没想到效果非常好,运动过后我的头脑非常清晰,思维也更加活跃)
10:00-11:00 写作(这段时间,我用来打开灵感思维,在简书上写下一些文字,或读别人的文章)
11:00-11:30 诗歌朗读(在学校的朗读亭,朗读经典名篇,净化心灵,锻炼口语)
11:30-12:30 午餐
到这里,一个上午时间,我基本上完成了平日散漫状态下一天要做的事情。由于效率得到了提升,感到心情也十分愉快。
12:30-1:30 娱乐(此时可以刷刷手机)
1:30-2:00 冥想(专家建议我这样的人中午最好不要午睡,要积累睡意到夜晚。所以我用冥想来代替午睡,清空大脑,为下午的活动做准备)
整个下午: 根据当天的工作学习量安排,或上培训班,或继续上午的学习,也可以出门散步和朋友聊天。
下午 5:30 晚餐
晚上 7:00-9:00 羽毛球 (约上三五好友打羽毛球,没人约就自己去跑步)
9:00-10:00 洗漱
10:00-11:00 夜读、整理房间、听音乐(什么无聊做什么,主要是让大脑放松,房间光线调暗)
11:30 睡觉 (睡前最好不要玩手机,减少屏幕接触)
——————————————
通过调整作息,我惊喜的发现我的睡眠质量改善了,学习工作效率提高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变好了。没想到,改变作息会给我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变化,也让我明白了人类归顺自然的重要性。
我现在是处于毕业季比较清闲的时候,所以终于有机会静下来聆听自己内心,我有些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意识到调整作息的重要性,让我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但好在我现在发现了身体的奥秘。记住,绝不要去轻信别人的成功经验,因为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有些人的身体就是不适合早起的,强求可能适得其反。
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身体,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而充分地发展自我,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