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与政治相联系,许多人被打成右派,社会氛围极其紧张,人们之间的交往以及相处也需时刻提心吊胆,在茹志鹃丈夫被打成右派后,她日夜处于煎熬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在承受着如此紧张的氛围与人际关系的无形压力中,她感慨的回忆起战争年代同志之间纯洁的关系,于是执笔写下了这篇《百合花》。
故事围绕“我”与通讯员到前沿包扎所来展开叙述。行进途中,通讯员与“我”相隔甚远,但却又十分照顾“我”这个女同志,,一开始,就把我撂下丈远, 但却似乎又并不会把我甩太远,他从不回头看我,总也是保持着恰当的距离。当我累了的时候,提出要休息,他却依旧背向我坐下,我走上前,看到的却是一个十九岁的稚气的少年,在交谈中他不免流露出害羞,但对革命的坚定却丝毫不逊色。
后来在去到包扎所,又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向百姓借棉被,而在此处,通讯员与新媳妇的之间的联系也渐渐萌生,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围绕借被子的不愉快,以及在一番解释后,新媳妇最终借给我们被子,通讯员带有内疚的愧意也走了,任务完成后,他便也准备回到根据地,但他的衣服肩膀处撕出一到口子,到后来匆忙中,也始终没有补上那有缺口的衣服,新媳妇在包扎所帮忙时,又遇见 了这个小通讯员,可这次却是天人两隔。通讯员为救他人,牺牲了自己。新媳妇含泪给他缝补衣服,用她的绣有百合花的新棉被为他铺上。战争年代的情愫或许不需要有多么浓墨重彩的传奇经历,只需生活 中点滴相遇,互相给予,互相感动, 亦是最温暖人心。
在文章的内容结构上, 故事用5000多个字来描述,情节简单,却前后呼应。描写人物时运用丰富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将人物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 用朴素的语言与事件,表现深刻的主题。其次,它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而在文章主题情感的表达,更是有多个方面,最让我深刻的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真善美。这种爱意,无法冲淡,无法忘怀。任凭时间怎样流逝,至今回味,仍旧深感人心。虽然平凡,虽然质朴,但却已穿越生死界限。 通讯员对“我”一路护送,临走时又将紧剩干粮留给我,于战争年代而言,彼此之间的情感与情意已是胜于生死, 新媳妇对通讯员牺牲后的体面,是她内心善良的彰显,是她对通讯员那种不是情爱,却超脱情爱之说的爱意,是对通讯员他人格的高度认同。枪林弹火的时代,战场上的情意,或许就如此简单而又真切的无法磨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