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音乐,所以知道百鸟朝凤是一支名曲,也知道是唢呐表演名曲。无意中在电视节目中了解到,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吴天明拍了一部电影叫《百鸟朝凤》。
这部影片是一位唢呐艺人收徒传徒,一心想让唢呐传承下来的唢呐演奏匠人的故事。
在过去我们所能见到的乐器就那么几种,唢呐算是佼佼者,会吹唢呐的人也算能人,有地位有收入有名气。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当我们发现我们生活在地球村的时候,我们被各种大气时尚、新奇,更有气势的各种洋乐器吸引,唢呐从主舞台上败落到角落之中……
社会的发展真的是轮回,改革开放40多年了,我们见惯了大气的西洋乐器,现在小众的乐器又走在了时尚的前面。几年前,我还跟着学了非洲鼓,按照过去的说法,它是提不到桌面上的,上不了舞台的,然而现在你会在电影中电视里街头上看到听到它!
影片最后落脚在唢呐将进入非遗之中。两位主人公和唢呐的生命链接,那种坚守那种恋恋不舍,还有那种无奈,既叫人同情也叫人惋惜,这也许就是时代的脚步,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时代的发展必然会淘汰许许多多的东西,好与坏在这个时候都不重要,我们只能与时俱进,当然我们也会传承,非遗就是传承的一部分,传承不等于让他成为主流,淘汰也不应让它灭亡,然而,毕竟还要靠他自身的生命力,这就让我想起每个人的自我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良好的大环境的,然而就像伟人说的那样,内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当一个人愿意成长的时候,他的主动性就会推着他去利用大环境,适应大环境,不被大环境扼杀,奋力地成长起来。
毕竟时代的洪流是我们无法预知、预测和抗拒的。我们只能顺应时代的洪流,抓住社会发展的趋势,逆流而上,对于我们个人无异于自杀!
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唢呐的,它几支名曲挺好听,但是唢呐曾经独霸一方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如今文化多样化,生活多样化,你愿意接受唢呐还是有生存之地的,但你要顺应潮流时尚,让唢呐回归它舒适的天然地位,它就不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