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段子,简直道尽了80后的心酸无奈——
当他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他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他们还不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他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他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他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涨价速度已经超过了他们攒钱的速度;千辛万苦买了房,全国开始环保严打,家具建材产品价格暴涨,装修又没钱了;当他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当他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当他们不到结婚的年龄时骑单车就能娶媳妇;当他们到了结婚年龄时却发现没房没车娶不了媳妇……
白岩松说他对80后的感觉,用了一个词:同情!“因为80后的父母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导致80后既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担精神方面的追求,非常的拧巴和挣扎,我要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其实,80后这代人生活的各种悲催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而且真实现状比段子要惨的多。中国社会家庭“421”(4个老人、两个大人、1个孩子)的倒三角结构,决定了80后就是那个典型的“2”,这就意味着未来给自己交养老金的只有靠那个“1”了,而且好多“1”还是不婚不育的新时尚人。
今年是2020年,最大的80后已经奔4了,最小的也已经奔3了。有人说,人到中年,就是一部西游记:悟空的压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发型,唐僧一样絮絮叨叨!最重要的是离西天越来越近了。人到中年,房贷教育压力和父母养老医疗压力一起来,正好是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出生,兄弟姐妹少或者没有人帮忙,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经济开始下行。
80后养老基本已经可以预见,不要想着安享晚年了。80后的晚年多半会向日本老年人一样:七八十岁的出租车司机、环保员、垃圾分拣员等等比比皆是。他们的挣扎、剩余价值将在生命最后一刻才能进行清算。
所以,80后,可能没有机会像5060后一样去跳广场舞,如果不挣够不存下养老的钱,咱们得打工去啊,得继续工作挣钱啊!所以,80后,我们一定要早早有远见的为自己存下一笔养老金啊。
假定一个80年出生的,已经过了40岁生日的,事业有成的中产男生,从现在开始每个月给自己存5000元养老金,存20年,总投入120万(中产给自己存120万用来养老比较合理吧?)60岁开始,他每个月可以领7055元;到70岁,累计领取84.66万;到80岁,累计领取169.32万;到90岁,累计领取253.98万;到100岁,累计领取338.64万。
按照美国《科学》杂志曾对人类的寿命做了如下预测:从1840年开始,人类预期寿命每10年增长2-3年。200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4岁,199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1-102岁;1987年出生的人是98-100岁;1977年出生的人是95-98岁;196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92-96岁;195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89-94岁。
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事业有成的80年出生的男生,即使是活个平均数,也至少是98岁。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份从容淡定的晚年生活,80后真的应该马上落实自己的养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