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看到一则报道:“2022年起,研究生培养迎来重大变革。新一个十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也将和曾经人们认知中的大不相同。由于求职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多,就业竞争激烈,同时学历贬值的情况也很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普通本科学历找工作越来越难了,因此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会选择考研,通过考验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就业竞争力。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长,但是最近多所高校发布了新的规定,表示不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而且学费也在增长,读研越来越难了。更重要的是考研大军中二本学校占据主流。”
调出今年的全国各高校在四川的调档线,不难看出,中国的高校发生着的巨大变化。
二十年前刚刚升本的那批二本院校现在都正在往重本方向进军,甚至有的已经踏入了重本行列。录取分数线也已经从二本分数线上下到了接近或者超出重本。即使就是低于重本那也是控制在了20分以内,这也就意味着要超出二本分数线60分左右才能有机会被提档。
今年上千万高校毕业生中有400多万参加了考研。就以成都为例,一个普通本科,甚至川师这样的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的应届本科生几乎没有机会进入体制内。很多地方都是以研究生起或者直接表明要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一些名校更是招聘了清华大学博士生。
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大城市里生存实在是太难。我们对娃的要求更是不能拘泥于上个线,而是应该考虑超出多少分。所以,或许如此努力也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这是从悲观主义者的看法。
有人研究了从2010年到2022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发生的变化。由于疫情影响,尽管考研录取人数达到110万,但是相比较于457万的报名人数,录取比例也是跌到了24%。竞争的惨烈让这些孩子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学历完成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学历提升,年龄延后,相信更多的最佳育龄期的人会选择不婚不育。许多高学历的人都能经受住孤独的煎熬,甚至习惯于一个人过,更是表现出对于家庭的淡漠。这或许也不是社会发展、社会进步所需要的。
所以,永远不要说那些一劳永逸的话,说什么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奋斗就是人一生都所需要的。终身学习、终身奋斗,遇到挫折跌倒再来,以后的路长着呢,以后遇到的坎多着呢。相信心理的阳光健康,遇到问题困难不屈不挠的韧劲才是一个人最最需要的核心素养。
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就是中华民族蓬勃振兴所需要的姿态。学历的提升也在另一个维度反映着国民素养的提升。学历就像存在银行的钱,如果不继续学习,继续投资自己,最终所面临的就是被社会淘汰。社会发展、历史车轮都是滚滚向前,这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的娃即将面临什么呢?他们是这代人所面临的,而一个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与同时代人的赛跑当中哪怕是戴着镣铐也要跳出最优美的舞姿。这并不是他们才要面临的,成年人,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上一代人,我们的祖祖辈辈谁不是这样过来,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2022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