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曾治家,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自老曾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曾家100多年来出过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直接成为了一个名声远播的华夏望族。比如说:曾国华之孙曾广植是留美有机化学家,曾国潢曾孙曾昭抡是著名化学家、前教育部副部长,曾国荃玄孙女曾宪植是前全国妇联副主席...老曾的治家能力由此可见一斑。那么老曾的具体治家方略有哪些呢?
1、勤俭持家,永不忘本
勤俭者,就是做事勤快、勤劳,生活注意节约、节俭。自古以来,勤俭持家一直都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无数优秀的家庭就在勤俭持家这一优良传统之下代代相传,曾家也不例外。任何时候做人都不可忘本,自祖上起直到老曾这一代,始终在贯彻“勤俭持家”的宗旨,即使是在京做官、已经身居高位的老曾,也时刻不忘告诫兄弟子侄注意。
① 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祭品礼仪,必洁必诚...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无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明...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情样子,至要至要!
咸丰四年八月老曾在给几位弟弟的家书里指出:要多注意父亲的饮食起居,注意节俭。对已故母亲的祭品、礼仪要注意清洁。任何一个家庭只要做到了“勤”、“敬”,就没有不兴旺的,做到了家和则万事都可以兴旺。对于弟弟们平时不爱干净和收拾家务,老曾特别点出,第一代人如果做事情疏忽懒怠,给儿侄辈树了个不好的榜样,下一代就会骄奢淫逸,坏事不断,此所谓家风传承的重要性!
② 咸丰八年十一月廿三日,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
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求力挽家运。第一贵兄弟和睦。去年兄弟不知,以至今冬三河之变,嗣后兄弟当以去年为戒,凡吾有过失,澄沅洪三弟各进箴规之言,余必力为惩改。第二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内间妯娌,不可多讲铺张...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咸丰年间,湘军接连打了几次败仗,老曾认真总结之后认为更多还是家运欠缺。为此,咸丰八年十一月在给弟弟们的家书里点出了如何挽回家运的三个注意事项:一是兄弟和睦,以三河之败为戒,兄弟之间今后要互相劝诫,纠错必改;二是注重孝道和仁爱,团结家人;三是要勤俭,勤是生动之气,俭是收敛之气,做到了勤俭,家运一定会再次兴盛。
③ 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去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还有一回,老曾在给四弟写的家书里专门提到:自己多年来很少给家里寄太多的钱物,主要是担心自己这一辈如果生活显得奢侈,后辈们就会渐渐增长骄气和傲气。他希望家里还是要继续保留勤俭的家风,如果等到子侄辈将来眼界开阔了,吃穿很好了,再想由奢入俭可就很难了。作为官宦之家,老曾始终担心家中子弟沾染上奢靡享受的习气,不厌其烦地告诫家人注意勤俭。对比一下生活条件好很多的今天,注意勤俭的家风是否依然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借鉴呢?
2、反复告诫家人,彻底戒除骄横之心
④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佚
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者,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
⑤ 咸丰十年十月廿四日,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
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
做人谦虚谨慎、做事低调小心,这是老曾一辈子注意坚持的操守。同样,对待家中兄弟子侄也是如此。老曾经常给弟弟们写信要求他们时刻注意,千万不能让子侄辈沾染上骄奢淫佚之气,他认为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这是一个人或家庭早晚不容于社会的表现。反观当今社会,很多骤然“富贵”的家庭里到处充斥着骄奢淫佚之辈,试想这样的家庭“富贵”能够长久下去呢?我看一定不会!
⑥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弟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则家中子弟,日念于恭谨而不自觉矣。
随着老曾做官日久,特别是兄弟几个在外领兵打仗多年,几位弟弟先后出现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为此老曾十分警惕,反复告诫,他在这封家书里提到:天底下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做人如果一骄傲就会满足;一满足就会倾倒。如果动不动就厌烦别人、指斥人非,这就是骄傲的表现,这不是好现象,也是天道所不允许的。这就好比: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对此,老曾进一步指出:一定要告诫子侄辈摒弃骄傲自满的不良习惯,在此之前,弟弟们也要先把自己喜欢议论别人的短处,讥讽别人的毛病痛加改正,然后才能够给子侄辈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如何才能去掉骄傲之气呢?首先是不要再轻易的厌烦别人、指斥人非。如何才能去掉懒惰之气?以早起为第一要义。时刻牢记祖父星冈公的八字诀和三不信,然后戒骄戒躁、勤快一些,如此就能影响到子侄辈,一天一天的学着恭敬和谨慎了。
在老曾看来,如果想让家里平安无事、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就必须要反复告诫子侄辈以勤苦为大政方针,以谦逊为实用方法,以此来医治骄奢淫逸这些不良习惯。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谦和勤,通过身体力行的做到谦逊和勤苦,就能够戒掉骄傲和懒惰,这是保全整个家庭平安无事的最好办法。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懂得“小心驶得万年船”,然后时时警惕、戒骄戒躁,那么良好的家风必然会代代传承下去,真是至理名言!
3、反复告诫人家,牢记治家八字诀
⑦ 咸丰十年闰二月廿九日,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者,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
⑧ 咸丰八年七月廿一日,致四弟季弟·在家里注重种蔬等事
家中种蔬一事,千万不可怠忽。屋门首塘中养鱼,亦有一种生机,养猪亦内政之要者。下首台上新竹,过伏天后有枯者否?此四者可以觇人家兴衰气象,望时时与朱见四兄熟商。
圣人孔子的学生曾子说过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好的家风,总是代代相传的。作为曾子(曾参)的嫡传之家,曾家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家风训导。老曾的祖父星冈公治家有法,总结起来有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前四个字意思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养猪。读书是为了明事理,不做一个俗人庸人。种菜和养猪是为了生活,家门口要有口塘,在里边养鱼就会有勃勃生机,这四件事可以看一家人家是兴旺还是衰败。
说完了“书、蔬、鱼、猪”,接下来再谈谈“早、扫、考、宝”。早就是早起、黎明即起,扫是洒扫房屋庭院,考是要时时祭祀祖先,宝是指要与亲戚邻居时刻往来,贺喜吊丧,常问疾苦、及时济急。这八字决总结起来,就是读书是明理、早起是勤奋、扫屋是勤快、养猪种菜勤劳致富、活水养鱼家门兴旺、祭祀祖先不忘根本、问疾济急是人情礼节、树立良好口碑。
⑨ 咸丰十一年二月廿四日,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这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之三不信,曰不信地师,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公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除了要求兄弟子侄时刻牢记祖父的八字决,老曾还要求大家谨记祖父的三不信:不信看地先生的话;不迷信药物;不相信和尚、巫师。老曾在这封家书里还放了一个终极大招,号称“处世八大本”:读书要以经典翻译为主、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侍奉长辈亲人以让他们开心为主、养身以杜绝怒气为主、立身以不说谎话为主、居家以早起为主、持家以不贪财为主、行军以不扰民为主。
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熏陶的士子,老曾同那些“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的凡夫俗子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一个十分看重家风传承的人,一生以立言、立德、立行为准则。老曾将自己多年的人生经历归纳总结为“处世八大本”,结合祖父的八字决和三不信,要求弟弟和子侄辈牢牢记住并严格遵守,就会保证家族长盛不衰。事实证明,老曾和他的曾家一门,最后做到了!
与自己,追比圣贤力求成为一代完人;与兄弟子侄,谆谆诱导、反复告诫要勤俭持家;与父母长辈,一颗孝悌之心天地可鉴;与邻里族人,时时馈赠帮助,广修德行;与国,先平天下为国分忧,后参与洋务运动推动国家发展;做人如斯,夫复何求呢?怪不得自老曾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曾家一门的优良家风代代传承到如此地步,细思极恐,也令人敬佩万分。真是了不起的治家之道!再次学习了!收队!
< 第十二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