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起来要在清早,六点钟之前,那时你这人就可以接到太阳。”
“接了太阳,一天的事情就有了光。”
蔡皋老师在《一篼雨水一篼禾》中的这两句话,让我对自己多年来的早起,突然有了全新的认知角度。
自打孩子两岁半开始,我为了训练他早起的习惯,就开始把自己的闹钟调至6点,收拾好自己后,再轻轻唤醒沉睡中的他,并一起享用早餐。半年后,孩子步入幼儿园的大门,早起已经成为了他的日常。如今,他十二岁了,我从未在叫他起床这件事情上操过心。而这么多年来,我6点的闹钟也再未变过。但早起这么多年,我却从未有过一天,认真的接一回太阳。
起初起早,小区对面的空旷,让我在家中阳台上就能明显感受到日出变化的光晕,但未经阅读与写作沉淀的我,只知道忙于柴米油盐的琐碎,从未正眼瞧一下居家可见的日出之景。之后,随着对面高楼层层叠起,唯有日照当空时,我才能在阳台上感受太阳的温暖。如今,在蔡皋老师的文字中,我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曾错过了多少美好。
但是,细细一想,好像也不是完全的错过。我每日清晨出门送孩子上学,出了小区大门拐个弯,就绕开了那些高楼,正好朝向旭日东升的方向。我经常会看到一颗“咸蛋黄”从山头冒出来,那时我总会忍不住深呼吸几口,也不知道自己在吸什么,难道是想汲取这日月之精华,修炼成仙么?不过,夏日的太阳就不如“咸蛋黄”那般温柔了,而是老早就跃过山头,变身为光芒四射的火球,一闪一闪晃得我不敢直视。走在这条路上,我曾和孩子开玩笑,说你们“东艳路小学”虽然师资水平不咋滴,但这校名取得倒是挺应景,一路东升、艳阳高照啊!
如此想来,这么多年,虽然我从未有过“接太阳”的意识,但却一直在做着“接太阳”的事儿。寻着太阳前行的人,怪不得日子越过越敞亮呢。毕竟,“接了太阳,一天的事情就有了光呀!”
随着阅读的慢慢深入,我早起的时间又慢慢往前提了几分,冬日里起床时,外面往往还是黢黑一片。万籁寂静正是静心读书时,待闹钟把我从书中拉出来,才发现天光已经大亮,也告诉我该叫孩子起床啦。之后收拾好一切出门,继续迎着太阳出发,如今当我用全身心去迎接太阳时,突然有了一种与太阳一同升起的错觉。
正如蔡皋老师所说:“清早的时光每一分钟一个样子,每五分钟之间的差别就更分明。深与浅,亮度还有冷暖调性,时光有丰富的表情。”而我,也可以有更为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