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6 10:40
最近,天气越来越逼得紧了,大街上逐渐冷清了。校园里,再也没有成群结队的少女,和纷纷而落的秋叶。这个世界似乎趋于宁静和和平了,没有喧闹,没有鼓动,甚至没了本该有的校园之声。
这大概是任何穷途末路之事物,其真实的面目吧。如果,在一个地方,我们作了长久的停留,而因为某些原因,我们不得不离开了。在离开前夕,我们的内心会充满惆怅、怀念,这好比我们初次离开家乡时,前夜怎么也睡不着的情形。
诚然,我明日就得离开,这种满腹愁肠的心情也就无可厚非。一个男子,一个稍具情怀的男子,不可能对离别无所感触。这是下午三点,我坐在窗前,余晖正慢慢从我身上褪去,好似一个舞台剧缓缓谢幕,而我可能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从前有很多个下午,三点一刻,阳光从我身上褪去,那时我还不明白在这缓缓的移动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就像幼时邻居的小孩总在傍晚前后来呼叫我的名字,而我出于懒惰没有回应他。突然有一天,他不来了,而是另一个小男孩跑来告诉我,“我们要搬走了,你愿意去看看我们在森林里搭建的小屋吗?”这时,我才意识到,从前的那么多个傍晚,他们都在森林里搭建小屋。这样一来,我才发现自己错失多少乐趣!现在,这个余晖像跑来告诉我的那个小孩一样,令我措不及施,便已陷入伤感之深渊。这便是离别,这便是对我说,“从前的那么多个下午,今后都将不复存在。”
可是很多年前,我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我将自己所生活的当时视为毫不在乎的事情,对自己的当下处境也一笑而过。然而这种习惯的矛盾,在离别的时候显露无疑。既然我对任何关乎自身的存在都视若不见,那么身处何地也就无关紧要,离别更谈不上伤感。可是,我居然为了这微不足道的离愁别绪而无法集中精力。这种矛盾,连我都感到惊讶。
按照我的想法,一个视哲学为通途的人,应该超脱于一切情感、一切物质之上,所以他对悲欢离合是有情还是无情,便毫不在乎。
诚然,我们很可能得穷尽一生,去做一个超脱于一切之上的人。对我来说,这不可能。离别既然是一种改不了的习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改变这种习惯呢?
也许多年以后我还会回忆起这个下午三点一刻的余晖,在人生的匆忙之中忽然理解,生命的意义,其一部分也被包含在离别之中。那时我们再向前看时,再次离别时,则会更像智者开导别人那样,来使自己释然。
现在,末日余晖已经完全从我的视野中淡出了,只留下远在天际的一片幽蓝和绯红。我所在的位置因长时间不动而仿佛凝固起来。这种时刻,我知道只有我——这个屋子中唯一的生命——才能唤醒这里沉睡的生灵,才能驱散因我而起的伤感和忧愁。于是,我起身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知道,越是迫近离别,越是需要我们镇定自己的心情。
孤隆的末日黄昏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on't act like a baby, do you grow up? You're adult, be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