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有个习俗,便是除夕的时候,未成年的孩子都要去干爸干妈家与他们一同围炉。
他们与我都住在同一个村子。每年除夕,干爸都会骑着摩托车,从村上到村下接我。围炉时候,干爸妈,以及他们的女儿,四个人围着满满一桌子菜。他们总会问我近况,给我忠告。
干爸妈总是温柔。
每次要回家前,他们会给我塞红包,每每都推脱不过。十七岁那年除夕,他们多说了一句——
“收下吧,等你十八岁就没有啦。”
感慨时间过得很快。去年,没有了与他们的围炉,我在第二天去给他们拜年,寒暄。临走前,看干爸妈又拿出准备好的红包,我有一点诧异,我已经成年了,刚想委婉地拒收,他们却说——
“收下吧,等下吧,等你长大找工作的时候就没有啦。”
听到这句话我便没有拒收,而心中的感恩与后悔逐渐放大。
我的后悔总在我的不自知。
第一次去干爸妈家围炉,我一直哭哭啼啼,觉得干爸妈十分陌生,心里总是害怕而吵着回家。干爸把我送回了家,并在下摩托车后,在我小小的衣服口袋里塞了红包。那时,我看不出干爸脸上淳朴笑容藏着的无奈。
后来挨了顿批,才知道这样的习俗,也才知道,常年不见,对他们的陌生是正常的。后来成年前的每一年,我都陪他们度过圆满的除夕。
真的是只有除夕。放大的后悔里,包括我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看望他们,即便相隔只有三分钟的摩托车骑行距。
现在身处异乡,时间与距离使看望的机会更少,只剩偶尔的通讯。
今年的看望——我敲了敲门,干爸看到我,依然是那淳朴的笑,和那藏不住的欣喜。
明年,以后的每一年,我都要收——
收好他们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