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意犹未尽地轻甩了甩树枝,年轻人一阵聚神以待。
老头扔了树枝,问道:“你真的亲手刺死了你的师父?”
“是。”
“弑父之罪啊……你竟心狠至此。”
“彼时我已掌门派令牌,是以门规处置。”
“可那是你师父啊。”
“我自问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合乎吾心。”
“你可知你师父与老头我是旧识?”
“不知。”
“你可知你师如何评价你?”
“……”
“他说你……天地剑胚,至刚、至利、至拙、至冷。心不随身。”
●●●●●●●●●●●●●●●●●●●●●●●●●●●●●●●●●●●●●●●●●●●●●●●●
中原西北有座山,名为玉山,玉山不产玉,倒是有很多挪不动的巨石。
传说,玉山出过一个大美人,名玉儿。
当年开天之神路过此地,见到玉儿,随后玉儿就跟神上天。
至于当年开天之神见到玉儿之后,发生了什么,无人得知,玉儿为什么跟着神上天,也是无人得知。
天神以玉命名此山,于山腰寻得一块巨石,搬运奇峰为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玉”字。
虽是传说,但那个大大的“玉”字一直在。
“玉”字对面的坡上,常年会有文人墨客云集在此,他们聚集的客栈被称为“拓肆”,他们不为赋诗,只为能写出一样神韵的“玉”字。
然而,从未有一个人能做到。
玉山剑派,在玉山之顶,与武当千里遥望,却同出道门。
玉山剑派以剑派命名是因为师门传承为剑、医、道,剑排第一,所以称为剑派。
虽称剑派,确是道门里戒律最严的一派,也是道门里人数最少的一支。皆因玉山剑派收徒极其严苛,非天赋最好,坚决不收。
虽然玉山剑派人数不多,但实力强横。
拓肆里的客人经常能瞧见三两玉山剑派的弟子,盘坐在“玉”字巨石上面,一动不动,这群文人,谁也想不通,这么巨大的山石,这些剑客是怎么上去的。
通宝九年,中原第三年大旱,钦差李庆负责统办各省协调赈灾事宜。
李庆在百姓心中口风极好,老百姓认死理,谁把咱老百姓当人,谁就是好官。
但有灾荒,皇帝都会派李庆去督办,李庆在京中被人称为铁嘴铜脸。
脸色深倒没什么,问题是李庆每日心事重重,眉头紧锁。
但有上奏的机会,皇帝都会被李庆撅的哑口无言。偏偏李庆所言句句在理,皇帝都觉得李庆是不是比自己当这个皇帝更称职。
皇帝派李庆赈灾,一举几得:自己过些天清净日子,李庆办事也得利,他也极愿意去救助百姓,而且此人极其清贫,这一路上向各级官员财绅募集赈灾的钱财布匹食粮,非得这么一个跟谁都没有私交的人才能办。
因为这次李庆用力过猛,筹集的赈灾物资实在不是小数,为稳妥起见,李庆亲自领军押送。
然而,意外发生了。
队伍刚进中原,就遭遇贼寇。
为首的叫张川。张川一伙妖言惑众,建立长生教,信徒五万众。
乌泱泱的贼寇围上车队,李庆从各府借来的兵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
贼寇缴了车队,损失为7人。官军战死20,其余逃跑或投降。
张川撤军前望了一眼李庆,收兵。
李庆浑身血污跪在大地,面朝中原,死前脸颊流下的是血泪。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