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州园林,谁的桃花源
对苏州园林的印象,一直以来都停留在了亭台楼阁和假山假水。
大概是为了刷新我的认知,这个秋天,连着去了两次苏州逛园子。
去的园林大都小而精致,穿行于门洞回廊之间,只见院内古树参天,墙角修竹摇曳,漏窗外绿意隐约。
来往的游人不少,却不觉得喧闹,反而想在园中找一处坐下,喝喝茶,聊聊天,享受一个惬意的午后。
仔细想来,这种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应该不仅仅是因为眼前的风景,更是因为感受到了园林的意境之美。套用一个美学术语来说,就是审美上的共情。
而这种共情力,其实早已深深隐藏在了我们的意识当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总有着挥之不去的隐逸情结。从魏晋时代开始,前有竹林七贤退隐山林,后有陶渊明《桃花源记》。回归自然,超然物外的魏晋风度,也俨然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的审美理想。
然而,山林与钟鼎,自然与世俗,不可兼得。往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不断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苦恼挣扎。
直到王维和白居易的出现,这个问题才找到了它的解决之道。
和前人做法不同,王维并没有完全退隐深山,而是把他的隐居点选在了离长安城不远的辋川,在那里建起了中国第一座私家“别墅“ — 辋川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白居易则干脆提出了“中隐”的理论 - 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他自己也在洛阳城里租了宅子,大隐隐于市。除了诗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园林美学家。他的造园理论,结合了自然美和儒道佛的观念,寓情于景,为后人效法。
从此以后,中国的士大夫们,不再去寻找避世的山林,而是纷纷打造起了自己的园林。他们把内心对自然的崇尚,对理想的诉求,都投射在了园林的一草一木之中。
自然不能照搬,却可以模仿。筑石为山,引水成池,更有梅兰竹菊镶嵌其间,作为一种自我的精神象征。地方太小? 景色有限?没有关系,景观可以无限,重要的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境界。
园林成为了物化的心性,人化的自然,成为了现实世界中可以避世的桃花源。身在其中,感受到的是挣脱世俗,重返自然的惬意与自在,怎能不觉得愉悦?
于是,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突然发现了苏州园林之美。
2. 人人都需要桃花源
环顾四周,我们发现,世界再精彩,需要打交道的无非两件事情:自然和群体。
如何看待自身和这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先说自然。
自然是不可控的,它有它自己的法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生物层面上来说,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同样逃不过自然法则。先不说生老病死这类沉重的话题,就连日常的喜怒哀乐,也可能仅仅是激素分泌的结果。
自然给我们设置了种种局限,作为有局限的人,我们不可能无止境的对抗自己的感觉和欲望,这无疑是让人沮丧的。
自然好像是冷漠的,无情的,从不主动亲近。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自然也从不逼迫,从不对人做任何评判,它只会默默陪伴,因为这点,在自然面前,人的精神反而是自由的,自在的。
所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安顿之道。
和群体的关系则复杂得多。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生活在群体当中,和群体产生联系,才能获得归属感和意义感。但于此同时,群体也意味着某些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观念,它们组成了社会的意识形态。
和自然不同,意识形态并不是默默陪伴,予取予求的。相反,它会毫不留情的侵占个人的精神空间,攻城略地。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人的潜意识层面。
社会越进步,意识形态越强大,对个人的侵占就越全方位。社交,择业,消费,休闲,意义感,价值感... 意识形态几乎无处不在。个人对自我的察觉和照顾越少,它获得的地盘就越多。最后,极端结果是,自我弃械投降,个人被彻底物化,成为社会的机器。
当然,大部分人并不会走向极端,因为个人的精神世界一旦被压迫,就会觉得痛苦,就必然会想办法抗争,来消除痛苦。毕竟,人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在集体中寻求存在感,而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完整地感觉自我和实现自我。
这种抗争,需要力量来支持。
西方有上帝,而中国的传统哲学里,有与天地合一,从而超越小我的理想。
于是园林成为了那个理想的载体,通过它,个人的精神世界得以保存。
当然,园林也只是形式的一种。还可以用更小,更微观的东西来承载 :一个盆栽,一幅字画,一花一草。
甚至到了最后,所有的形式都可抛弃,只剩下一种理念,一种心境。
一个桃花源。
3.心中的桃花源
人生苦短,生活不易,我们需要桃花源。
我们学习冥想,瑜伽,书画,插花,茶艺,烘焙,穿回布衣,呼吁慢生活。
我们抄心经,读老庄,关注活佛。
我们满世界旅行,或者干脆找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好还能劈柴烧火的地方住下。
我们买很多杯子,因为人生很贵,要善待自己,必须要活得优雅精致。
我们看暖心的鸡汤小品,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小确幸。
我们谈论别人的不幸,给自己讲很多活在当下,知足常乐的道理。
然而,问题似乎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有时候好像解决了,但过一阵子,它又回来了。
是因为这些关于生活的种种理念还不够好?不够智慧吗?
好像不是。
它们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它们并非来自我们内心,从而缺少了某种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决定要选择某种生活理念之前,还必须追问。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依据是什么,源头是什么?它背后所代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什么?一层一层追问下去,直到找到那个确定的坚实的基础为止。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先不去考虑选择生活理念的问题,而是老老实实搭建那个基础。
第一步我觉得是认识和理解。世界实在太大,有物质和精神,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如果无处下手的话,那就给自己找一些线索。可以跟着学科走,从基础的数理逻辑,到应用学科和人文学科。也可以时间为轴线,把思想史和科学史先理一遍。框架搭好,思路理好,其它就可以慢慢积累了。
第二步是反思。认知的目的,是为了反思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有了独立的三观,才能有底气说要“做自己”。
第三步是重构关系,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与群体(社会)平起平坐的位置上。个体和社会,并不是从属关系,而是两个有合作又有冲突的独立存在。有趣的是,我们经常觉得自己是弱小的一方,然后自愿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其实大多时候,并没有人强迫我们去接受所谓的世俗标准,只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标准。
最后的一步,我想借用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里面的观点:把注意力转移到体验和创造上去,这才是最有意义和最值得的事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