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见了。
今天推送的内容来自一位姐姐的口述分享(基本未修改)。是上周末佛堂老街樊登书店第4场线下活动,主题“少即是多”,书友交流环节,听到一位姐姐讲了这些话。
那天下午下了雨,还响了几声春雷,古镇老街无几行人,小书店内,十几人安静地吐露心声。
姐姐这段听得我格外心动。平缓自然的讲述里,描述了小镇生活简单安详的模样。有人在懂着、感受着小镇的这份静好。也觉得幸运,有这样一场活动让我们遇见、听见。
内容口述︱义军(小镇居民)
古镇照片︱王二丫(佛堂老街上街26号『王二丫的店』)
整理排版︱HANA (公众号『嗨呀』)
“我的小镇生活”
我是地地道道的土著,刚坐在那里听着雨声,觉得好像回到了以前在外婆家、在奶奶家,老屋里坐着,滴滴答答有声音,我在想,要是有点风下来,如果这是一个圈椅能让我窝得更舒服一些.....
这样一种形式读书(精华学习)对我来说是崭新的。我喜欢看书,而且特别喜欢翻书本的感觉。去年开始,我在熊猫书院也有看书。我老是用快餐式来说现在读书的感觉,包括这个听书。樊登老师会用自己的观点来理解这本书,所以某种程度上也是把他的观点告诉给了我们。可能我的年纪跟他比起来稍微年长一些,我觉得也已经到了开始会分辨,不是说他说的就是对的,也不是说谁说的就是对的,但这个世界上只要存在的东西也都是合理的,就会活出这样一种状态来。
我自己平常的生活其实很简单,除了读书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最后毕业后还是选择了回来。
我喜欢这个小镇。因为,比如说家里做着饭,油倒进去,发现家里没有盐,把火关小,跑到楼下一包盐就拎上去了。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简单。天气好的日子,我就带着孩子老街逛一圈,或者带着她到东阳江边,虽然现在不能游泳了,偶尔还是会有几只白鸟飞过。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特别好。
所有亲戚都去了城里,今年春节我把他们全部召回到小镇,因为我们现在开始也有了可以聚会的地方。我写了一个很长的易企秀,在微信上传播,一下子把我们家老的少的全都整回来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去处,樊登书店。虽然我说是快餐式读书,他吸引我更多的可能 是会让我再去看一本书,听了他说的我会把书本找出来再看一遍。
大家都说很紧张,时间真的很紧张,尤其到了四十岁之后。我觉得我的时间是从26岁变成分水岭。26岁那年我失去了我的母亲,那以后的日子我就觉得过得飞快。
现在每天早上我比王会长(樊登读书会金华分会会长)晚大概45分钟起床,你是五点半,我是六点十五分。我们大家庭组了一个群,每天早上我都会去问好。我说我最享受早晨的这段时光,在群里问候老一辈们好,然后我就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我老舅舅老是笑话我,我舅舅是个特别有内涵的人,他说,好,我知道你要开始享受你的女王陛下生活。是的。一边洗漱我也会边听些东西,我和哈娜一样,我会听各种微信公众号里自己喜欢的东西,偶尔朋友圈冒个泡点个赞,自己很少留状态,偶尔也会留。
一天,早上时间过后便是紧张的工作,晚上回家把所有时间给了孩子,然后等他睡觉又开始过我的女王陛下生活。每天都很忙也很幸福。对,充实。
我想在这里我们会交到更多朋友,我是地地道道的地主,刚冰清说也在这边工作是吧。圈子不是很大,但起码这个圈子是你想要的。所以,少即是多也好,多即是少也好。
前段时间也有看到美国女孩梅森罐的生活,听到那个东西的时候我特意问了度娘梅森罐是啥东西。梅森罐是一个塑料盒,多说几句哈,她的生活就是她不给这个世界增加任何的负担,所以只要化解不掉的垃圾就放在梅森罐里。那个姑娘过了四年,日常生活只产生了一个梅森罐的垃圾,还没有满。我无法想象这样的生活,特意找出来看了下她怎么过的。她的衣服很简单,几季换个几件衣服,所有生活要用的东西都是布袋装,去超市买东西不买有带标签的,哪怕蔬菜上有一根绳,她都觉得是给社会增加负担。我觉得她的生活是近乎苛刻地在追求自己,但是她很快乐。
我也觉得,我们现在其实,不管你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最重要是你快乐,只要你快乐,没有人在看着你生活,而是你自己在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