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广电总局发布了一条工作动态,对"快手""抖音"等作罚款处罚工作进行总结。
回顾抖音上半年,一直处于‘整顿’风潮中:
2018年3月整月,抖音平台发布处罚通告(清理平台上万条违规视频、音频等)。
2018年4月,针对抖音平台涉嫌发布售假视频的问题,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约谈抖音。
2018年6月,抖音因投放包含侮辱英烈内容问题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上。
2018年7月,抖音在微信平台上线的小程序,因“涉嫌违反用户数据使用服务”,暂停服务。
2018年7月同日,因内容不良影响,抖音海外版在印尼被封禁。
抖音是什么?是一款拍摄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软件与2016年9月上线,截至2018年已近两年,截至7月月活数量超过5亿!
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拥有如此大的活跃量,姑且不说码得了代码搞得了运营做的了老板的创始人梁汝波。
看看身边总有在刷抖音的小伙伴,带来如此用户数量、如此用户黏性的产品,产品狗们功劳不可小觑。
今天,针对这个越来越多人涌入的行业,给大家带来一些产品狗指南。
以下内容均是‘偷’家里那只产品狗的原创干货,并推荐了几本产品必看书籍和常用网站(嘘,切莫大声喧哗):
一个产品的诞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需求按阶梯从低到高划分多个层次,流传到中国,衍生很多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新版本。
当今社会,除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情感需求。这些高层次的需求展现出更大的价值,这些应声而出的产品更多的激发出用户的热情,使其产生更强的粘性。
用户需求决定了产品的核心功能以及后期迭代出更多具有竞争力功能,因为产品效果需要大量的用户、大量用户的时间以及大量用户频繁使用。
而后期对用户“分类”是增强用户粘性、引入新生力量重要的砝码。
以抖音为例,起始受众群体定义在95后的崇尚时尚潮流年轻人。
在这个充满了‘碎片化’的社会里,抖音定位于15s音乐短视频社交软件,无疑是一亮点。
针对后期,长视频上传权限、是否可直播、引进官方账号等等则是分类的体现。
想到自己身为80后的老阿姨,当时极度不甘心被吐槽out了!
赶紧注册帐号并胁迫家里的喵录了一段“海草海草”,才长舒一口气......
有多少和我一样被“逼”入抖音坑的人,请举手!让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
废话不多说,带来几点优秀的产品经理必备的技能
结构化发散思维
学会利用工具,思维导图无疑是产品经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居家必备‘良药’,
常用的有:xmind、mindmanager
发散思维的心经是:不要控制!不要控制自己的洪荒之力!
1.每个一瞬即逝的点子都不要放弃,记下来!
2.分析零散想法的共同性,找到思考方向;
3.辨别零散想法的内在联系,整理分类;
4.在此期间,有新的想法和方向随时更新;
5.不断的对3和4进行复盘总结,形成趋于完整的全景图;
6.对无价值和不可行的想法做减法,最终形成产品规划。
培养微创新能力
提到创新,无疑是苹果所带给大家颠覆性的产品,导致产品经理们进入一个误区:一味的寻求颠覆性的创新。
但苹果是独一无二的,与其冒险颠覆,不如在微创新上多一些投入,在细节上着手,提高产品的灵活和便捷性,提高用户的体验从而增加黏性。
纵观互联网最明显微创新带来的便利,莫过于快速注册:
曾经,注册是个艰辛的‘工作’!
体验就像你妈怕你裸奔出门又不带钥匙,让你填各种信息、密码、反复确认后才同意你使用!久到忘记注册的目的!
现在,注册只是手机号和验证码,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
而对于创新,并非拍拍脑袋就能想到的,一拍脑门就来灵感的那是给你下发任务的BOSS:我想要五彩斑斓的黑,去吧!相信你!
是的,不要气馁,想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先别骂,看看下面的建议,也许将来你真的用自己的创意给老板一个五彩斑斓的黑!
1.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一是增加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一是对产品原理的理解。
2. 主动思考:
灵感不会凭空出现,多多调动主观能动性,多用思维导图多想多收集。
4. 去除杂念:
当迸发出好思路时,马上为自己创造一个干扰最少的环境进行输出。
比如带上耳机、找个没人的会议室、或者你们公司那家没人的咖啡厅。
5. 不武断否定:
当自己或他人提出新的idea,不是立马否定,而是放在你的备忘录里,闲暇时对这些点子进行复盘研究。
6. 拒绝闭门造车:
多接触不同背景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总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点子;多通过观察目标用户激发对产品的想法;也可以多多召集同事进行头脑风暴。
7. 学会“模仿和改良”:
多多关注市面上更新的产品咨询,多多研究从中获取自己的‘养分’。
亘久不变的沟通问题
最后,产品狗得以在研发、运营、老板的夹缝中得以存活,靠的就是那三寸不烂之舌!
1. 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
常见的有:面对面的沟通、电话沟通、会议沟通、邮件沟通、微信群讨论……
根据适合的场景,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这里不做赘述。
(有兴趣以后再说,产品狗给的那页关于沟通方式ppt整整一页密密麻麻,两行实在总结不全!)
2. 沟通的内容简明扼要:
直奔主题来阐述观点!不要拐弯抹角的说废话(研发哥哥最忌讳此行为),也不要说没有新意的论调观点。
3. 面向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
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选择对方易于理解的语言,这就考验产品经理的综合实力了。
是不是想到自己被研发耍的团团转的时候了:“诶呀,这个你不懂,技术上实现不了!”
这个就没有速成秘诀了,多多请教技术部那个“好脾气”的架构师,知道些皮毛也是好的。
至少下次怼回去:“哪里实现不了?这是我找架构确认过的方案,是算法描述详细,还是你能力不行?”
4. 切记自以为是的决定:
收到信息需要及时反馈,并确认双方理解方向一致,切勿‘精神回复’或‘我觉得他能理解’。
最后,愿每一个产品经理都能保持初心,在“填坑”的道路上不知艰险、负重前行!早日到达人生巅峰!
以上是总结的部分干货,刚刚从产品狗嘴里套出几本书籍和平台,和大家共享:
推荐几本书:
《启示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用户体验要素》、《互联网思维》
推荐几个门户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