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新丨一篇文章教你学通阳明心学,达到“此心不动”的超人境界

我想利用本篇文章简明地介绍下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问,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提出了“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和“事上磨”的修习路径。

修习阳明心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达到“此心不动”的超人境界,内安则外立、内圣则外王,因为在王阳明看来,这个世界归根结底就是做好内“心”功夫这一件事。我将用几个关键概念,阐述阳明心学的精髓、体系与实际运用。

王阳明12岁时立志要做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经20多年上下求索,终在36岁时创建心学,并利用心学的力量建立三大军工,流芳百世。

在我看来,阳明心学属于认知世界规律的工具,跟逻辑、哲学、数学、物理等学科无异,凡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学问,都属于科学的范畴。学习阳明心学的正确心态,就是当你感觉心学这个工具好用时,那你就多用;如果你感觉不好用,你完全可以选择忽视。

希望你能阅读到最后,因为阳明心学前后一体,浑然天成,少一块内容都不完整,而且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在最后,也尽量不要直接跳到最后,因为前面的内容都是踏脚石。

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四个字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听起来就像唯心主义,所以我们先要清楚,王阳明的心学概念跟“唯心唯物”的角度不同,根本不属于同一个范畴,心学绝不是否定物质第一性的学说,不然王阳明也不会取得如此卓绝的成就。王阳明对心外无物有以下两种解读:

——“联系”和“价值”动于心念。意思就是在你心念外的世界,对你来说都是“死”的、无联系和无价值的。

讲个《传习录》中记载的“岩中花树”的故事,有朋友指着岩石中的一朵花问王阳明:“你说心外无物,像这朵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你未见到这花时,这花与你的心同归于。你看这花时,这花才鲜明起来,令你赏心悦目,由此可知,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的朋友明显是个唯物主义者,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根据王阳明的理解,在你未看此花时,此花是一种“寂”的静止状态,只有在你心动,并指向花时,这个花才跟你建立了“联系”,从寂转入动,给你带来了“价值”。

阳明心学并不是单纯的“唯心”与“唯物”论,跟物质和精神谁先谁后、谁决定决定谁无关,而是关注于“联系”和“价值”。也就是说,在你心外之物,并没有跟你产生任何关联,便是“寂”的、“死”的,就像我这篇文章,在你没阅读之前,虽然存在,但是跟你没有产生任何联系,只有当你阅读时,才产生关联,才“活”起来

当这篇文章在你内心“活”起来时,才能带给你“价值”。所以,心外无物,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再引申一个例子,有个乞丐捡到一个LV钱包,把里面的400块钱拿了出来,然后将钱包扔进了垃圾桶。既然乞丐拿走了钱,说明他贪财,而他将价值千元的LV钱包扔掉,能说明他并不认识这个钱包。

我们来看,因为乞丐认识钱,所以钱在心里是活的,于是对他有价值,但是乞丐不认识LV钱包,所以钱包是死的,于是对他一文不值。

我们再来思考,假如钻石刚刚出现,全世界的人都不认识,只看到它是一块透明的石头,这时钻石在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死的,也就是说,钻石对所有人来说并没有价值。钻石、奢侈品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人心所赋予的,是人心认可了钻石商的营销和理念,让钻石跟每个人的心建立了关联而“活”了起来,不然钻石就是一文不值。

同样,高中学习同样的教材,知识在用心的学生中是活的,在不用心的学生中是死的,也就是说,阳明心学其实是关于“强联系”和“高价值”有关的心念学问。

——一切起于心念。你心中动了某个念头去做某件事,这件事才会发生;而你没有动心起念去做某事,那件事就不可能发生。换句话说,行为和改变仅始于起心动念,一切都由心念而起,与外物无直接关系。

在王阳明看来,知行是合一的,一念发动即是行,念就是知,行就是知,知就是行,在你念想发动之时,生理上便已经有所变化和反应了,你心里想着惹你生气的事,体内已分泌肾上腺素,血压升高、血管扩张,脑胀感也有了;当你想上前给人一拳时,身体便已经紧张、绷起神经,拳头下意识地握紧了。

上述“行”在别人看来可能还是隐而未察的,但是心念的能量已经堆积。一念发动即是行,这不仅仅是理论和告诫,更是一种行动指南,就是不要让恶念在心中潜伏,要对恶念有所觉察和提防,不要因为没有去实行,就不去禁止它。

纵然你现在没有行,如果不扼住这些念头,积累的结果就是你真的会付诸行动,念恶就是行恶

你的“心念”很重要,专于正念,比如学习内容、个人成长、孝敬父母、照顾家庭,当你心中充满这些美好的正念,你的幸福指数和精神状态明显要好;相反,如果你专于恶念,天天想着买豪车、睡美女,当心中充斥着羡慕嫉妒恨,你身心和行为必有偏斜,外在表现就是急功近利,动作变形,不择手段。

一正一邪之间,人们往往以为自己内心的念想无人可知,但是“相由心生”,小人举止之间尽显猥琐,君子举止之间风度翩翩,这就是心念的力量。那些内外不一、知行不一的伪君子,其实内外是冲突的,不断地“伪装”和“表演”,不单耗费着更多的生命能量,而且早晚会露出马脚。

正念,可能不会增长处理问题的智慧;但正念会使内心宁静,使自己从容于人世间,问心无愧,不内耗。正念,就是保持对内心的觉察,去恶存正、借假修真、诚心正意,这就是“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的第一要事

正念积攒的正能量确实能改善生活,甚至逆天改命,而恶念积攒的恶能量,势必溢出伤害其本人或其身边的人,即行厄运。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其实是教人时刻专于内心,思量那些让你心安和美好的事物,而对让你心乱的羡慕嫉妒恨等思绪要做到斩草除根。

阳明格竹。

“阳明格竹”是王阳明放弃朱熹理学,从“外求”转向“内求”的关键性事件。

——格物致知。在王阳明生活的大明帝国,朱熹理学就是国家的意识形态,读书人所做的学问都要在理学的框架范围内思考和活动,不允许超越此框架,也就是说,人人都被理学所笼罩。

朱熹认为,天地万物,即便是最微小的一草一花都有个理在。因此,“格物”就是探究万事万物;“致知”就是得到真知。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究万事万物中的理,而获得真知。比如看到阴晴圆缺,便能格出人有悲欢离合的理;看到花开花谢,就能格出人无百日好的理。

如果依照朱熹理学去格竹,能从竹子“四季常青”中格出要顽强,能从竹子“空心”中格出要虚怀若谷,能从竹子外露的“竹节”格出要高风亮节,能从竹子“枝干挺拔笔直”中格出要做正直的君子。所以无论格的物是什么,都会归结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朱熹认为,就是在这样不断地格物致知中,我们空洞的内心才慢慢变得丰盈。

——内求于心。王阳明也曾是朱熹理学的忠实拥护者,于是他用顽强的毅力,格竹七日,最终晕倒在竹林前,格竹虽然失败,但是这个事件给他的启发意义非常重大,让他从此放弃理学。他的疑问就在于,竹子的理到底是在竹子身上,还是我们人心赋予给它的?

王阳明最终认为,理并不在竹子、不在阴晴圆缺、不在花开花落之间,理就在我们心中,外在的一切都只在帮助我们显现心中的理,理不是物透露给我们的,而是我们探求内心,用心琢磨出来的,这就是心学的思想基础,心即理

心即理。

龙场悟道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王阳明半夜跃起惊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理在我心里,心外没有理,天下所有的天理、真理、人生的道理,都由心出,都在心里。简言之,心即理,便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极简版。

我分别从“认知”和“道与术”两个维度来解释。

——认知。类似格竹,而世间万物所呈现的理,都是从人心中出来的,像男尊女卑,像王侯将相,像君子成人之美,这都是人从内心体悟,提出来的各种认知的理。

我简单用ABC理论类比下,A是事件(万物);B是你的认知(理),即内心对事件的诠释和理解;C是你的反应和结论。

情形一:

事件A:伴侣凶你一下午都没接他电话;认知B:我忙着开会,一点都不会体谅下,在这没事找事;结果C:凶回去。

情形二:

事件A:伴侣凶你一下午都没接他电话;认知B:能感觉到他很依赖我,这样消失一下午肯定让他担心了;结果C:安抚和道歉。

所以,我们会发现,理不在于“物与事”,而全在于自己内心的认知B,即我是怎么认为、怎么看的,就像极端的精神病患者,无论事实A如何,内心的理B即是其“真实”的全部世界,所以理不在心外,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和理是一样东西,你有怎样的认知,就有怎样的理,就有怎样的世界,心中之理B决定着一切,这就是心即理。

我们也由此可以领悟“境由心生,物随心转”的真谛,即一切都在围绕内心B在运行,事件A只是会影响B的因素,而反应和结论C也只是内心B衍生出的行为和言语。

——道与术。阳明心学包含着“道与术”,但其立基之本,更多的是“”的范畴,道类似于“第一性原理”和“战略”思维,是底层规律,如果拟人化的话就像“战略家”;而“”的概念类似于方法、手段、专长,如果拟人化的话就像是“专家”。

“道”家=战略家;“术”家=专家。

“草船借箭、空城计、田忌赛马”这些就属于“术”的范畴,比如“田忌赛马”中,田忌赢在了孙膑所提供的方法上,即“术”上,但从“道”的角度讲,对方每匹马都比田忌同档次的马匹跑得快,说明田忌的“道”存在问题,在“道”上已经输得一塌糊涂

再举个例子,皇帝想要一辆马车,制造马车的专家有着专业的技术、过硬的手段和经验,能打造出一辆无以伦比的马车。而此时战略家思考的是为什么要造马车?如果是为了赶路更快,是不是走水路,造船会更好;如果是为了送给嫔妃,搏美人开心,是不是八抬大轿嫔妃更为喜欢... ...

“术”家的专长,具备的方法、手段和经验是刻意练习、日积月累习得的,靠的是厚积薄发的专攻。“道”家的专长靠的是思考和切分问题,通过深挖问题核心,回归本源,然后不断假设和论证。

“道与术”之间互为补充。

如果你能理解我上面所叙述的内容,现在回归阳明心学,徒弟徐爱问王阳明:“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王阳明回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相信会有人像徐爱一样,问那些专业性和高深的知识,比如微积分、相对论等等,别人能领悟出的理,仅求诸内心,我自己怕是一辈子都悟不出来,这其实就是陷入了“术”的困惑

在王阳明看来,那些理论的最初提出者,也是求诸内心所得,你没有悟出来,只是因为在需要厚积薄发的“术”的层面用心不够,也就是说,那些能让你悟出那些理的事物,在你心里还是死的。

但在“道”的层面,心即理,无出心外的理,仅仅需要你用心。世界上的“术”学无不尽,难就难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积累。要知道,一般大型企业的一把手,都是“道”家,或是“道与术”家,但绝不会仅仅是“术”家。

这样反过来,覆过去,相信多少能同步体悟“心即理”的概念。现在的问题是,在认知和“道”的层面,每个人的心都可能不同,理(认知和道)也就不同,所以经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现象。

那世间有多少心,就有可能有多少理,这么多不同的理在,不乱吗?

良知。

考虑下面这个问题。在最初的最初,提出圣学和那些道理的老子、孔子等圣贤,是如何知道这些道理的?或者这样问:“假如有一天所有人类彻底失忆,所知全部忘却,没有了理的我们要从内心何处找理,又先依据什么行事呢?”

“良知”,便是阳明心学大厦的另一块理论基石。纯正光明的“良知”就是理的本源和出生地,人皆有良知,良知是人类共通的最最最根本和基础的理,之所以我们对他人能感同身受,正是因为人同此心,人同此理。

我们心中的这个良知,全知全能,能判正邪、善恶、是非,总能给你最“正确”的指引。良知就是所有知识的底层,再高深的学问,就是一次次致良知的结果,具象一点,这个良知就是你经历每件事时大脑出现的“第一念”。比如路上遇到别人丢失的钱财,第一念就是拾金不昧;比如见到孩子落水,第一念就是过去帮忙;

陪审团制度就是良知的应用范例。

在英美法系国家,对嫌犯是否有罪的判决,采用的是陪审团制度,即由特定人数、随机选出的有权公民组成陪审团,在倾听完原告被告、及其律师在法庭上陈述的案情和相关证据后,私下开会表决被告是否有罪,陪审团对给定的案子,具有绝对的裁决和审判权。

因为组成陪审团的成员——那些公民,很有可能都是法盲,或者根本不具备任何法律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因为良知在,即使每个人都不需要专业知识,也能正确判定事物的是非善恶,因为我们判定是非善恶的良知与生俱来,这种本能中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完全不需要去外部学习。

遵循“良知”行事,就是在做正确的事,不单是善恶判定。

比如赚钱提高生活质量是否为正确的事?那受贿是否为正确的事?安贫乐道是否为正确的事?杀尽恶人维护太平是否为正确的事?善意的欺骗是否为正确的事?还有,当下应该学习还是刷抖音?当下应该睡觉还是再熬会夜?... ...

所有问题的答案,没有普世的世俗标准,但是你的良知能准确地感知并分辨正确与否。在学习和放纵之间,第一念会是学习;在睡觉和熬夜之间,第一念会是睡觉;在压制怒火和动手打人之间,第一念会是压制怒火。

其实疑问之始,良知早已判定是非善恶和正确的指引,你根本不需要再三思量,认真感知和觉察到良知发动的第一念,剩下由你要做的事情只是执行,根本不需要你再去思考和做判断,这样不仅永远正确,而且效率还高。

王阳明认为,如果你能一直遵从良知的指引行事,那你就能成为圣人,你在所遇到的事情上遵从良知的次数和占比越高,你成圣贤的可能性就越大。说到底,完全依照良知行动最正确、效率最高、身心最和谐。

遵从良知行事,就叫“致良知”。那现在世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一是没有察觉这个良知的存在;二是良知被“担心害怕”和“私欲”遮蔽了。

——没有察觉良知的存在。下面我举个例子,

有一个人叫小明,每天早出晚归,在外面拼命捡些自己能用的东西带回家。一天,小明带朋友来家里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位朋友震惊地发现小明日常起居所用的家具全是古董,价值亿万。而这些名贵家具,从小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在用了,他竟然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坐拥亿万资产。

有些人就是故事中的小明,拼命地苦苦在外求索“真知”和“道理”,却不知道自己内心早就坐拥“良知”这个真正的宝藏。有些人过了这么多年,也从没看清这个宝藏,于是这些宝藏是“死”的,一直寂着的良知,对他们产生不了半点价值

——遮蔽的良知。

“第一念”的良知之选总是好的和正确的,也就是良知是光明的,问题就在于良知的“第一念”做出判定后,我们进行了“转念”,而转念无非就是“利害毁誉”、“得失”的私欲,所以“转念”间私欲就容易遮掩良知,造成知行分裂。

见到小孩被撞到,良知让我们上前救助,转念私欲就会让我们怕讹,或者转念私欲让我们通过救助孩子获取赞赏和利益,这都是私欲遮蔽了良知的情况,转念后的行为都没有“致良知”。

我们的良知,容易被“担忧害怕”绑架,容易被私欲所遮蔽。

O担忧害怕。如果身在古代,友人后背不幸被眼镜蛇咬到而无法自己吸吮到解毒,而身边只有你,一般“第一念”就是帮其吸毒救人,但是担忧和害怕自己也会中毒,就会遮蔽良知而不去行;同样,怕被打击报复而不敢见义勇为,害怕失败、议论等等让我们一次次地远离良知行事。

O私欲。王阳明认为“私欲”,就是过度,满足最低需求外的追求都是私欲。饿了吃饭,饱腹即可,但非要追求吃山珍海味,就是私欲;困了睡觉,但非要找美女陪睡,就是私欲;穿着得体外,非要追求名牌,就是私欲。

私欲让我们以心外的东西为指引,逐渐远离了对内心的觉察。良知就像太阳,而私欲就像乌云,遮掩了整个太阳,于是内心便昏暗不堪,让我们看不清其本来的面目。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对于七情六欲的态度上,朱熹主张“人欲”,就像太监制度,本质是想把欲望从根本上祛除;而王阳明主张“人欲”,这个“去”字,是王阳明肯定欲的存在,存在即合理。

就像有只苍蝇在你身边嗡嗡叫,朱熹的办法是灭掉它,如果一巴掌拍不死,那就追着它直到把它灭掉;而王阳明的办法是拍它一巴掌,拍死就拍死,没有拍死也会把它赶走,不会再“动心”于它。

朱熹紧盯着苍蝇,是一种对心力的耗费,就像不让你想“黑熊”,你偏偏会在脑中翻来覆去地想黑熊;提醒你“别紧张”,你反而会更紧张。王阳明虽不盯着苍蝇,但是提出“致良知”,是直接从心底根除掉苍蝇诞生的生态环境。

朱熹关注人欲,王阳明关注良知。王阳明认为人欲是天理,是人行动的力量,是前进的催发剂,但是情欲需要在良知的指引和监督下发挥作用。简而言之,王阳明认为情欲会充满激情地推着我们前进,而良知则指引我们走正确的道理。

七情六欲,本是人心固有,即天理,是自然流露,只要能保持时刻以“良知”为引,不任由人欲泛滥而加不节制即可,比如你不能因为喜欢晴天,就一直想着让天不下雨。

有人问王阳明,人皆有良知,为何有好人和坏人之分?王阳明回答,有良知,不能致,知行不一,就是坏人。

——致良知,就是“诚心正意、立即执行”。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你那一点良知,就是你的准则。当你遇到一个情境时,它便会立即给出判定,是便是,非便非,你欺瞒它不得。你只要实实落落依照着它去做,就行了。

致良知,首先就是诚心正意”,先拨开云雾,先找到并看清那个被七情六欲蒙蔽的良知之心,能清楚觉察并感知到“第一念” 的声音;其次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去致良知,就是毫不犹豫的听从“良知”行事,去除转念的私欲。

致良知,就是对境应感,就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当前情境合一,感知良知快速得出的最佳应对方法,即在刹那间,念头顿生,抓住这个念头,立即行动,绝不容转念和思考之心,不欺良知,不忘良知,做到天人合一,情境合一,知行合一。

良知就像小宇宙,一旦爆发,恒亘寰宇,有些人之所以没有体会到,还是因为良知被遮蔽,令其无法发挥威力。人们常常在瞻前顾后、前思后想的得失心中,丢失了那个刹那之念,万事成空。

你的良知不是后天学习才获得的理,你的良知是天生存在的心性。通常情况下,只要静心内察,回归本源,细听心性的声音,并在生活的经历中“事上磨”练自己致良知的功夫,行事永远遵循正念,那你万事可成。

圣人与普通人并不具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圣人能够时时、事事、处处都致良知,而我们普通人却往往做不到、做不好,在良知之外,总是加入一点自己的思考,就是用了这点“心思”,夹杂了人欲。

王阳明说,良知之外更无知,心学之外更无学。所有的知,如果不是良知,那就不是真知。所有的学,如果不用心去学,那就什么都学不到,无论这种学说有多么好。

致良知可能会被他人所误解,比如一心想为班级做贡献而争当班长的竞争行为,可能会被人误解成权力欲太强;比如一心救人,后来救人的事迹被媒体争相报道后,会被人误解成沽名钓誉;田中扶起稻草人,结果被疑为偷瓜贼。

因为只有行事者清楚知道自己是听从良知还是私欲,心学者只求“此心光明”,无论别人的善恶评价,而能无谓别人赞誉、诋毁、误解的评价,靠的是心学“事上磨”和“此心不动”的功夫。

事上磨。

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因此我常说去事上磨练。” 所谓事上磨,就是去万事万物上验证和磨练自己“致良知”的功夫,真正在一些大利害、大毁誉的事情上磨过来,才能真正体悟良知的妙用。

——“刻意练习”下的“心理脱敏”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曾问王阳明:“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王阳明回答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忘了在努力克制私欲上下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须在事上磨,方才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事上磨,就像是“刻意练习”,只有挑战具有些许难度,才会有所成长。只有在嘈杂甚至强干扰的情况下练心,才有效果,在没有干扰和诱惑的情况下练心,几乎等于没有没有练,你以为自己具备了“定力”,其实可能只是环境的“静”造成的。

毛主席在闹市读书,练习心静和专注的能力,到了噪声和刺激更小的环境,则更会更加专注、游刃有余,反之则不然。

不临钱财,全是廉士;不遇美色,全是正人;不见危难,全是英雄;不见骨头,全是好狗。为什么不见骨头都是好狗,见了骨头就变成了疯狗?因为平时没有练就面对“诱惑”挑战的抵抗力,有些人标榜自己道德高尚,其实可能只是在生活中连面对“诱惑”的机会都没有的可怜人。

而另外一些人,早就经过不断“事上磨”的功夫,对各种名利毁誉练就了心理“脱敏”。心学从来都不是静修的功夫,而是动修的功夫。

——日常即修行

心学修行的功夫在于日常,心学不是为修行而去修行,并不是抛开世俗去远离尘世的道观、寺庙去修道、打坐参禅,而是修行即工作、生活即修行,人生经历和修行是完完全全的一回事。

在心学看来,修行即修心,修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修心为体,生活为用,“致良知”是方法和手段。用良知去修心,就是生活,用良知去生活,就是修心。

生活中,不因别人的无礼而恼怒;不因对方的奉承而欢喜;不因对方的过失而心存怨念和报复之心;不因面子而委屈和压抑自己;面对不义之财时,磨练不受诱惑的心;面对责任时,磨练担当的心;面对压力时,磨练勇往直前的心;面对艰难困境时,磨练克服恐惧的心。

未经事上磨的心,时时被诱惑、得失、荣辱所吸引,处处“动心”,则根本没有心思在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上。相反,已经练就对名利荣辱无动于衷的心,才能遇事不乱,方能平心静气的以良知来妥善处置。

当人能时刻觉察到自己内心和行为上的过失,便说明良知已现,良知若现,如师在侧、如友在临,就像身边总有个全知全能的人在指引和提醒着你,这样心上便不会有过失,心无过失,行为上也就不会有过失。

此心不动。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看到美色便赏心悦目,这本是无善无恶的天理,但是“思绪”出现杂念,想据为己有或者懊悔不是自己的妻子,则产生了有善恶之分的“意”。

当出现这个恶意时,与生俱来、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便会有所提醒,于是自己马上知道错了,便开始正心静意,知行合一,为善去恶“致良知”,一念改过,即得本心,也就是良知重现光明。

我们心中因有良知,所以光明如青天白日,良知被遮蔽者最大的问题是“犯错而不自知”,其次是不能改。而圣人并非不犯错,而是能体察错误,在改过的念头产生时,便马上去改,立即就会良知光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在王阳明看来也是错的,因为圣贤也有过错,但是善于改过,圣人发现自己有过错,马上就改,所以才会显得没有过错。

如何为善去恶,就是诚意、正心。

——诚意

北宋理学鼻祖程颐和哥哥程颢都是当时鹤立鸡群的人物,兄弟两人去朋友家做客,朋友请出歌妓陪侍,程颢玩的大嗨特嗨,程颐却正襟危坐。

回家后,程颐跑去质问哥哥,咱们都是思想家,你竟然和歌妓厮混,还那么快乐,真是有失体统。

程颢大吃一惊道,我一出朋友的大门就把歌妓忘了,你怎么到家了还记得? 程颐愕然。

致良知的情况下,就是“诚意”,诚心诚意地对待自己,一切都是“真”,真实的自己,真实的性情。王阳明用了八个字: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思就是见到美色就喜欢,见到恶臭就厌恶。

完全依凭“良知”的判定去行动,这是天理,就是要真诚无欺地对待自己的念头,诚意的人心如明镜,觉察力极强,在美色赏心悦目后,情境一变,良知自会发动去觉察和解决下一件事,而不是任由占有欲和精虫上脑,一直受私欲蒙蔽。当情景一过,立马忘却,过眼即浮云。

诚意即“致良知”,美好、享受、功劳、过失和痛苦,过眼即浮云,都无足挂齿,马上就会忘记,专注于当下。事上磨练到最后,真诚无欺成为你的本能,不必考虑,不必运筹,面临情境,立即发动,情境一过,即专注下一个当下,这就是最宝贵的“诚意”之功。

“诚意”如水,水静则清,水动则浊。掺杂一丝杂念,都是没有对自己“诚意”,诚意就是要毫无评判的体察自己的“良知之念”。

——正心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心不仅仅是善念,而是心坦坦荡荡、无牵无挂,是处于无善无恶的状态

王阳明在会试中两度落榜,依然面色如常,面对朋友们的安慰,他平静地说道:“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意思就是,你们把没有中举当成耻辱,而我却把没有中举而动心当成耻辱。同理,世间一切事本身并无所谓,动心才有所谓,这就叫此心不动,它是阳明心学的终极境界。

此心不动,面对各种利益引诱,各种危害恐吓,都无动于衷,就是触之不动的人。人一旦达到这种不为名利、富贵、美色所动心的境界,更能专于正事,更容易成为圣人。向诱惑俯首称臣的人,心不断处于“妄动”状态,一念接一念,即如提线小丑被牵着走,哪还有心思专于正事。

此心不动,就是正念,此心不动就是此心不要被动,不要被任何物所干扰,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其实天下本无事,只是庸人自扰之而已。

不在乎得失,反而得到的越多,人若能实实在在地在心上用功,自然会处处受益。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心一旦妄动,便失去良知,我们都知道,怒火中烧的人毫无理性可言。只有养的此心不动,方能随当下情境,感知良知之念,做出最佳选择和最妥当的处置,也可以说,选择决定命运

王阳明以弱小之军,仅用四十七天就摧毁宁王朱宸濠二十万大军,平定叛乱。庆功宴上,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有术否?”

王阳明回答:“用兵能有什么术?只是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便能随机而动罢了。”

一弟子沾沾自喜道:“那我也能用兵,只要临战时让此心不动,不就如您一样谈笑间击败敌人了。”

王阳明笑问:“你怎样让自己的心不动?”

弟子说:“我用心控制它啊。”

王阳明再问:“你的心全力控制你不动心,那你运筹帷幄用什么?

该弟子便闭上了嘴巴。

修习阳明心学,是从有意识地刻意控制,过渡到下意识的本能和本然,这有很长的一段“事上磨”的路要走,直到心如明镜,会发现万事的本质和各类问题的破解之道好似自然间便呈现在心中。

我希望本篇文章能大概把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讲清了,更希望各位能更多地去接触“阳明心学”,有大型人文纪录片《王阳明》;五本王阳明心学书籍《传习录》、《王阳明大传》、《王阳明全集》、《阳明学述要》、《有无之境》;还有度阴山讲阳明心学等等。

希望各位都能修习成心学大师,成圣贤。

如果感觉文章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改变的促成者,努力用文字改变自己和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