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苏世民(Stephen A.Schwarzman)的个人传记,正如书的标题,苏世民先生在书中坦诚的讲述了自己以及黑石基金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既是苏留给自己的礼物,更是献给大家的财富。
联想的杨元庆在推荐这本书时感慨道:“这既是一本回忆录,也是一本领导力指南,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诚恳、最无所保留的分享……”
我读这本书是缘于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老冯的新书出版信息。老冯在清华经管学院从事金砖国家论坛等高端工作,我第一次听说苏世民这个名字就是在清华的经管学院,当时也同时听说了苏世民书院项目。老冯提起苏世民时的语气和神态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他对苏充满了敬佩,我还是第一次见老冯对一个人这样。
关于对这本书的推荐意见,这里不再赘述,只要翻开书的前几页就能看到亨利基辛格、杰克韦尔奇、梁锦松、钱颖一、马化腾等一众前辈高人以及当世精英的推荐感言,阵容“奢华”。只要你买了书就能看到。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会在脑海中勾画苏世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是一个天才。但苏当年申请上哈佛却被拒绝,只好上耶鲁,可见天才并不意味着道路一帆风顺,更不意味着天才是全能选手。苏最大的天赋是对机会的感知与捕捉,这正是从事私募基金工作最为重要的能力,当然这里面还包含着专业的价值判断、创造力、自信、果断、善于表达推荐等等。为了能够把握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苏越来越不希望被束缚手脚,他开始涉足多个行业领域进行投资,并逐渐建立了能够赋予其更大空间的基金品种。类似韩信统兵,苏的兵力越多空间越大,就能创造出更大价值。只要你信任他,把钱投给黑石,剩下的就是等着收钱了。
虽然苏是天才,但回过头来看,苏世民取得成功首先在于入对了行!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一点印象深刻的是苏对规则的尊重。苏在书中并没有专门强调这一点,但我能感觉到美国人普遍具有很强的规则意识,哪怕规则有时并不完善,他们也愿意按照规则承担后果,因为这就是规则。苏回忆说他刚到雷曼兄弟任职时,总担心有人在背后捅刀子。但他的朋友告诉他,他们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他们会从背后超过他,然后从正面捅。
影片《间谍之桥》里有一句话的大意是这样的,美国是由不同国家的移民共同组成,什么是美国,宪法和法律就是美国,美国的规则使美国成为了美国。我觉得美国人的规则意识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们需要明确的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由支配。
苏世民是一个造梦者吗?本书最后一页的最后两句话是,“此时此刻,我不禁问了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下一步是什么?谁人能知?”
直到此时,你也不知道下一步苏会再做出什么出人意料的成就,因为就连苏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一直在做着其认为对的事情,仅此而已。只不过随着眼界的日益开阔以及能力的不断提升,苏从金融领域进入了政治领域,现在又在不断从事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教育项目,原因依然简单清晰,因为这是正确的事,是其应该投入时间精力去做的自己热爱的事。苏世民捐助清华大学的苏世民书院项目,是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苏希望中美两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希望全球未来有影响力的精英们能够在更多了解及感情基础上理性看待并推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苏世民捐赠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史蒂芬•A•施瓦茨曼计算学院,目的是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培养“未来的双语者”。还有其在牛津大学捐赠的施瓦茨曼人文中心建设,其目的是打造一个环境,鼓励跨学科研究、学习和思考,面向未来,重新定位人文课程。当苏世民产生了一个想法之后,他会非常兴奋,然后会和专业人士交流看法,如果可行,苏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直到结果满意为止。这就是苏世民不断产生梦想并不断实现梦想的过程。
正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创业生活的我们,是否也会为了实现梦想去尝试去奋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想好了,就去做吧。下一步是什么?谁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