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丁立挴老师的文章,篇篇充满感情。有一件事这样写到:
孩子的母亲得了癌症,自知时日不长。以前对孩子百般厚爱,而今忽然对孩子变了脸。她让8岁的孩子去独立买菜购物,自己扎头发,自己洗衣服,自己炒菜,睡觉。冬天洗衣服,水冷,母亲竞狠心抓住孩子的手按到水里。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大人如此呵护,感到很委屈,感到很难过。
不久,孩子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结了婚,继母对孩子不太好,可孩子己能独立生活。
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而许多时侯我们到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只要学习一切不用干了。去青岛学校学习,他们每个学校都设立了劳动基地,每学期有两周的务工务农劳动学习,离开父母,离开学校,在劳动基地生活。
学习不单单是书本知识,世界更是一个大课堂。在学校教学生涯中,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做什么都优秀,我想是因为拥有了良好习惯,良好的做人态度,拥有了做事的责任。更是拥有了不唯难的能力。
昨天妻子去济南了,午饭我和女儿,孙子,孙女一块吃。孙子不吃,要去外婆家。我们和他外婆家住在同一小区,步行五分钟就到。吃完饭我说屋里地面太脏,小孙女二话不说拿起托把就托,我告诉她先扫后托。孙子看着书本,心却想着走。小孙女上一年级,孙子八年级。孙女买力的扫完托地,一个大屋子。我把桌櫈移开,她托着。她托了大半的地,嘴里说着:真累啊!哥哥停下了学习,帮助她托完剩下的地。
锻炼让他们拥有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能力。参加劳动,集体活动更能锻炼人。死啃书本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更加重要。劳动完了,他们一起去了外婆家。
我目送他们:下午再回来学习,把垃圾带下去。人都长高了,愿他们的人生态度,能力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