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场合做白菜豆腐家常菜是需要勇气的,能做出美味和特色,更需要功力和智慧。
当过老师的都清楚,大部分公开课都要经过几遍甚至几十遍的打磨,打磨过程有时确实也能提升教学技能,但往往失去了公开课的意义,更有甚者,把一节课安排的像话剧一样,这完全违背了教学和教育的意义了。
在这个背景下,家常课或者叫原生态课的提出就很有意义。
在这本书里,感受最大的几点:
①生本意识。不管在何种场合上课,张老师都会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医生治病,还得望闻问切。教师教学更得如此。但平时的公开课,我们见到的往往是一个设计走遍天下。张老师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南京雨花台中学的一次“全国散文教学研究会”上,张老师执教《赤壁赋》,当得知学生学过后,就改变原来方案,在了解学生基础上,静心设计。确实让人赞叹!
②文本解读能力。家常课更需要文本解读功夫,如果只是看教参,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到课堂上,肯定会脚踩西瓜皮——滑倒哪里是哪里。只有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才能在预设和生成中游刃有余。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需要勤于读书和思考。
③文字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举足轻重,教师不会写不能写,写作指导必然流于空谈。如很多名师名家一样,张老师笔耕不辍,文采斐然。对比之下,自己真是惭愧至极,能力欠缺,又不思进取,以致经常心有千言,却不能形诸笔端。见贤思齐,当知耻而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