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也毕业好几年了,正在做HRBP,所以时不时会有学弟学妹&身边创业的小伙伴会向我咨询。想了想,不如在这里更新记录一下吧。记录一下关于创业、职场、成长、那些最少且必备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提问。不定期更新。
——————————分割线—————————
在这个人均985211的时代,每个毕业生毕业面试都拿着好几份甚至几十份的OFFER。至于怎么选到一个足够好的工作,就成了一个选择困难症的噩梦了。那么,今天就来聊聊这事,从过来人的角度给点经验。
先说个前提,需要在家或者住房附近这种固定住宿条件限制就不聊了。毕竟一旦限制了,你就基本没太多选择了。
说回正题。
1.第一个要先考虑名气大的公司。
毕竟吧,作为一个应届生,对于工作最首先看重的是这家公司能让我得到些什么能力提升,学到些什么工作经验。而一家有名气的公司,先不谈它能给你什么样的发展前景,晋升空间。起码从工作内容的范围度来说,都能让你学到这个岗位上足够完整的东西。名气越大,能学到的东西越是完整。到了将来你在这家公司学完了这个岗位的内容,却升不上去,需要考虑跳槽的时候。你接触过到的工作内容就是你简历的核心呀。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你简历上是写,在BAT打杂,都能比 在某间不知名公司做运营,要好很多。
2.再者要考虑的是,薪资。
很多应届生会有这么一个心理,“这家公司有值得学的东西,哪怕工资低一点也去做吧,当交学费”。我建议不要这样,因为薪资在某个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薪资不同,也就意味着这个岗位在这家公司的重要性也不同,而能接触到的行业核心也就会有差距了。例如,A公司给的薪酬多一点,是因为他的工作难度是100%的,你能掌握到的知识也就100%了。但B公司给的薪酬少一点,就是因为它的工作难度是80%,你能掌握到的知识也就只有80%了。而且,作为应届生,薪资一旦定下来,一年内就很难有足够机会谈提薪了,就不要想什么后期能力上来了就会提薪到满意的这种想法了。打工人的我们,能薅的羊毛多一点是一点。就算一个月多100,一年下来都能多1200,都能买一部备用机呢,它不香吗?所以薪资这块要放在第二点考虑的。
3.其次,要去了解工作强度&企业文化氛围。
注意啊,这里并不是说标准的工作时间,而是算上加班的时间。毕竟现在来说,虽然为了推行三胎政策,很多大厂都实行双休了。但仍然无法改变996的常态,甚至是997的日常(说到这里,很好奇小编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再者的是关于企业文化氛围,例如说最近阿里的某些酒文化的,就难以让人接受了吧。每个人的接受意愿都不同,这点会决定一个人能在工作岗位上留多久。而因为应届生的黄金工作时间也就一年,就要尽量在这一点上避坑了。
正常来说,大家很难从面试里面得知实际的岗位情况,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问问学校的师兄师姐有没有在这家公司的,向他要点意见。还有可以去知乎和脉脉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就有一定的信息了。
今天就分享到这,我是小铭,我们下一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