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怎么听歌的,不懂节拍和曲调,更听不出技巧和表演。喜欢的歌全随着性子,某一刻的契合,便认定。
整个六月里,一直想给毕业的人儿们写一些话,好几次提笔又放下,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朴树和王珞丹唱《清白之年》,突然听到,唱到了心坎儿上。
对王珞丹的印象还停留在“钱小样”的阶段,有一点任性刁蛮,却又讨人喜欢令人艳羡。像极了我们恣意妄为的青春。一转身却成了另一副模样,她依旧在笑,笑容里却多了些什么。说实话以前并不觉得她有多漂亮,如今再出现却很难从她身上移开目光,是不由自主的羡慕和仰望。
她开口唱“阳光撒在杨树上,风吹来,闪银光。”声音温柔清透,唱着青春的模样。目光从“钱小样”的懵懂到如今的清亮坚定,嘴角上扬多了自信的味道。做演员便好好演戏,喜欢唱歌便走上舞台。“钱小样”长大了,变成了女神。
因为不怎么听歌,我知道朴树的名字,还是在最近两年的喜剧电影听说的。后来看了一些节目,看过一些写他的文章,看他腼腆如少年站在舞台上唱歌。他的词很简单,却又写出了整个青春和未来。很少见到他这个年纪却还保持少年模样的人,本该是历经沧桑,却活成了简单的少年。
他唱“此生多寒凉,此身越重洋,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像讲述平常故事,说生活不易,说物是人非。可唱着歌的他还是十几年前一样,一身朴素,连身型都还如年少时瘦削,时光走了那么长,在他身上却什么都没变。
《清白之路》唱到心里的喜欢,不是没由来。唱着歌的人,是懵懂青春过后,成长最理想的模样。是少女依旧眼神清澈,微笑里藏着愿望,努力实现,一步一步;是少年依旧初心不改,不妥协不退让,咬牙坚持,一年一年。
高中时最要好的两个闺蜜,阴差阳错一个已经毕业一年,一个和我一样大三,面临实习。都不是家境好的女孩,从来没有太轻易得来的安逸。阿静做物流工作,忙得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和一乔的近几次聊天,也是躲也躲不开的焦虑;相对而言,我是最没心没肺的那个,然而“随遇而安”的老办法似乎行不通了……我们并没有多少缓冲的时间。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立马就要扎进社会的“乱流”,曾经做过无数的美梦,都走向了天明。只愿我们都能如当初所言“成为心有担当的女子”。
四月份和初中同学微信聊天,开玩笑说“我还是个少女,总有些少女心。”他接着发过来一条消息“我都是大叔了,你还是少女。”突然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因为复读的原因,他专科早我两年毕业,从实习算起来,他工作有一年半了。我是想象不到他如今生活的样子,但却清楚记得他去年刚签了公司,我羡慕他薪水多时还信誓旦旦跟我讲“我相信我带给公司的效益,一定比他们给我的待遇更值!”他的确做到了,公司对他也很器重,却不如一年前意气风发了。许是生活太过奔波忙碌,落下了当初的少年。
我并不知道我们能否都能坚持梦想,等到美梦成真。但起码我们能在“社会”的乱流中保持本心,不失望不退缩就是成长。阿静虽然累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生活,“大叔”也依旧像初中时一样爱笑爱显摆,谁都没变。
如今大学里认识的学长学姐也都相继离开了,毕业时的心情总是五味杂陈,他们的朋友圈或伤感或感恩或故作轻松,我也只是默默点了赞。上一届接触最多的就是我的“暖男”组长,选课、竞选、几乎一有什么事都要先问问“组长大人”,这么叫了三年,怕是改不过来了。还有同系的团长伟皓哥,和偶尔高冷却话痨的谷祖赓,我这个“亲学妹”也沾了不少光;学院里认识的“萌帅”的高嵩学长和“亲学姐”倩姐;每个期末借书总能找到去处;还有一年到头找人“请吃饭”的“星爷”和大通社的其他学长学姐们……
没有多么郑重的告别,想好的“再见”也怎么都说不出口,大学的日子里承蒙关照,青春刚起笔,希望再见时,我们也都成为更理想的自己。姑且先说一句“下次见”!多年以后,再唱我们不一样的《清白之年》。
“心里像有一些话,我们先不讲,等待着那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