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句很扎心的话,叫做“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了,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角度去解释,比如知道和做到本来就不是一件事,又比如知道的道理只是心灵鸡汤没有可操作性……
但今天我看到的一个故事,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
话说在90年代的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卡拉奇中,有60%以上的居民都生活在贫民窟里。
那里的环境极其恶劣,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脏乱差。
这自然导致这里各种疾病横行。
在了解到当地的情况后,一个公共卫生专家团队来到这,想要为当地居民做一些事情。
经过他们初步研究发现,居民们的病大多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导致的。
都说病从口入,因此培养洗手这个简单的习惯是最有效的。
专家团队深入调查后发现,很多人早就知道洗手很重要,但他们根本不重视洗手。
他们有的人做饭前忘了洗手,有的人随便糊弄一下,还有的人用地上的污水洗手……
为了改变现状,专家团队和一家洗化公司合作,给居民们免费提供了一款特别的香皂。
这款香皂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使用过程中会起很多白色的泡泡,还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些特点都能增强人的感官体验。
几个月后,研究人员发现很多居民喜欢上了洗手,而且居民们腹泻等疾病的患病率都有明显下降
六年后,专家团队又回访了一些家庭。
他们发现当年培养出洗手习惯的家庭中,有95%的家庭即使在没有免费的香皂提供,他们也会自行购买香皂,并在几年里一直保持洗手习惯……
故事里的情节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当地人每个人都知道洗手很重要,但却依然我行我素。
这不就是“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翻版吗?
所以你仅仅是知道,但却不去行动 ,当然没什么效果。
然后,故事里还有一个点,使用特别的香皂会有愉快的体验,这就容易让洗手这个行为更容易重复。
这很容易理解,你想,你为什么吃完一片薯片还想继续?因为薯片很好吃。
如果给你吃一块黄连,虽然告诉你吃它下火,但你尝了一口之后肯定不愿意再吃了。
另外,故事是还有最后一个关键,几个月之后,居民的健康状态就有了改善。
这说明什么?
保持洗手的习惯有了正反馈,好处显现出来了。
试想,如果居民坚持洗手,不但健康状态没有改善,反而病的更严重了,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呢?
最后,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怎么才能过好这一生?
正像故事中这洗手利于健康的道理一样,只知道它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开始行动,重复,直到它变成一种习惯。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愉快的体验,而且还需要有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