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时不时会听到“砰”一声的爆米花声,透过窗外,我看到了小时候熟悉的画面,一个戴着毛线帽子的佝偻老人,浑身上下一身灰白的衣服,用手摇鼓风机烧着玉米花爆筒。瞬时一股热流,涌上心头。久违了的爆米花,我似乎闻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玉米花味,记忆也把我拉回到了小时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候的冬天,我们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没有冬靴,有的是红泥小火炉,柴草热土炕,我们穿的是妈妈手工缝制的花棉袄棉裤和棉窝窝。那时的天格外冷,雪特别的多,整个冬天好像都是冰雪世界,银装素裹,分外静谧,天寒地冻,路面上不是一尺来厚的积雪就是冰溜子,走上去,深一脚浅一脚,或吱吱咯咯作响,或一个趔趄人仰马翻,小脸通红的我们笑得前仰后合,鞋子全湿,身上却冒着热气。晚上,我们常常需要把鞋子放进热炕筒里烤干。记得有一次,晚上我没有告知奶奶,就把我的湿棉鞋放进了炕筒里烤,不知情的奶奶和往常一样,临睡前埋了炕。第二天早晨上学时,我在炕筒里找不到鞋子,一下子急哭了,奶奶马上反应过来,我的棉鞋可能被烧了。奶奶就让我穿着她的棉鞋去上学,可倔强的我硬是说奶奶的鞋又大又难看,就穿着自己的单布鞋上学去了。于是,奶奶和妈妈就加班加点熬夜赶制,两天时间就又为我做了一双新棉鞋。现在想起来,不觉得好笑,小时候的我还挺有风骨的。
小时候的冬天,我们没有火锅,没有白米饭,更没有外卖,我们吃的是玉米糁子就白萝卜干,黑馍就浆水菜。放学一进家门,我们就爬上热土炕,坐在木盘子边,端着热腾腾的玉米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其实看是个盘子,里面也就没有几个菜,就是玉米粥,黑馍咸菜而已,可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现在想起来,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
小时候的冬天,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有的是扑克牌,我们看的是二十来英寸的大屁股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我们一大家人围坐在热炕上拉家常,打“升级”,看《渴望》,看《还珠格格》。就这时,妈妈也不忘自己的针线活,在这冬夜里妈妈要赶制完全家人一年的穿戴,或织毛衣,或纳鞋底,那针针线线里面缝进去了妈妈全部的爱。那时候还经常停电,晚上我们就点着蜡烛写作业,被熏得满脸烟灰,手一抹,活像个可爱的小花猫。
小时候的冬天……
就在这时,我的女儿进门了,拿着一包玉米花让我尝,我抓起一把尝了几个,可没有小时候的好吃了。是玉米花味道变了,还是我长大了?!
小时候的冬天,和现在相比,一切都是那么的异样,那么的特别,那么的耐人寻味!小时候的冬天,是最温暖的记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