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经济学,最早是克里斯·安德森提出来的。他是《长尾理论》的作者。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免费》,同样撼动了整个互联网。雷布斯把这两本书称为互联网的理论基础。
到底什么是免费呢?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是指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转移,比如转移到另外一件商品或者后续的服务商。免费的真正精髓,是实现“二段收费”。也就是说,现在先不收费,但收费是必须的。第一段:企业先用前来购买你的注意力,你的朋友圈关系,你未来的需求等等。滴滴打车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是通过补贴的方式,发朋友圈的方式,给乘客和司机大量的补贴。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段免费。到了第二阶段,你离不开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就得花钱买这些曾经“免费”的产品了。
电子游戏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模式。游戏免费玩,但如果你想玩的更嗨更爽,你就得花钱买装备、买道具。免费的每天只能玩2小时,你想多玩一会儿,交钱购买时长;免费的只能玩5局,想接着玩一局,交钱购买机会。
互联网行业的免费,就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
免费的服务很多,打印机免费,耗材收费;剃须刀架免费,刀片收费;视频网站的服务免费,但有广告随时光临,热播剧的同步观看收费;以前的运营商手机免费,但打电话收费;俱乐部,女士免费,男士收费;博物馆,小孩免费,家长收费……
所谓的免费,也只是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转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
怎么践行免费的商业模式呢?
1.交叉补贴。就是打印机免费,耗材收费。通过耗材补贴打印机的成本;
2.先免后收。视频服务免费,但热播剧得付费,免费的视频还得接受广告骚扰;
3.三方市场。博物馆,小孩免费参观,对家长收费。
免费,有时候只是一个噱头,更多的是让你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本来你要花费50元,结果只花了30元。对于刚需的话,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免费”会开创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如果不是刚需的话,比如视频服务,早点儿看唯一的好处就是多了那么一点点谈资而已。其实仔细看看别人是怎么评论这些视频的,一样会有谈资。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而已。
淘宝上面免费开店,交易到了一定的额度,平台要收取费用。拉斯维加斯的酒店便宜的近乎于白住,但去的客人都会赌上一把,用赚取旅客的赌资补贴酒店。
免费或者说便宜到不可思议,后面一定有一个可以赚钱的逻辑。
钱在你的手里,想怎么花是你自己的事情。只想告诉你一句话,没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