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美而死”——关于狄金森的诗歌 沈浩波
001狄金森的大部分诗歌,都是直接的、全然的、纯粹的“向内”写作,并不需要过多借助外部世界的象征物。
002更为奇特的是,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象征主义,本质上都是高度抒情化的写作。无论是对外部世界抒情,还是放大和展示内在情感,都是建立在情感、情绪层面上的写作。
003狄金森在她二楼的房间写诗,写字的桌子就摆在窗前。桌子很小,只够放一张信纸。透过窗子,能看到家里的花园。花园里,有她侄子和侄女小时候奔跑的情景。据她的表妹路易莎·诺克斯回忆,很多时候,狄金森喜欢在厨房的储藏室里写诗。这就是狄金森25岁之后生活和思考的世界。
004狄金森好奇地探究着这个世界的一切真相。她有无数的疑问,并尝试对这些疑问做出回答。她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居民,是唯一的提问者,也是唯一的回答者。
005一个诗人过于领先于时代,无论如何她都将注定孤独。
006狄金森诗歌中的这种事件性、戏剧性,乃是通过具象方式呈现抽象之“诗”的美学手段,是纯诗范畴内的美学,而不是功能。
007狄金森往往能在非常简洁的诗歌空间里,呈现内心世界里的事件风暴和戏剧场景。
008在狄金森的所有诗中,死亡、宗教和爱情是她着力最多的三大主题。
009一只鸟,把一只虫子啄成两半,再生吞下肚——这是诗,生命的生动即是诗;它啜饮一滴露水,给一只甲虫让路——这是诗,生命微妙的行为即是诗;它舒展羽毛飞走,像船桨拨开海水,不溅起空气的浪花——这是诗,狄金森用语言呈现出生命之美。
希望长着翅膀
010在这神奇的海上
在这神奇的海上——
默默航行
呵!舵手,呵!
你可知道岸的方向
哪里没有嘶吼的碎浪——
风暴在何处停歇?
宁静的西方
落下,片片风帆——
船已抛锚停泊——
我要将你引向那里——
登上,呵!
不朽的彼岸!
011晨光比从前更温柔
晨光比从前更温柔——
褐色的毛栗快要成熟——
浆果的脸蛋更加丰润——
玫瑰在室外盛开。
枫树抖动明艳的纱巾——
田野披上红袍——
我生怕自己显得过时
只好别上一枚饰针。
012一片花萼,一枚花瓣,一根刺
一个寻常夏日的清晨——
一片花萼,一枚花瓣,一根刺
一瓶露水,两只蜜蜂——
一阵清风,鸟在林间雀跃——
而我,一朵玫瑰!
013我们输了,因为我们赢了
我们输了,因为我们赢了——
赌徒们,铭记于心
并再一次掷出骰子!
014假如记忆就是遗忘
假如记忆就是遗忘,
我便再也想不起
假如遗忘就是记忆,
我几乎就要忘却。
假如思念就是快乐,
哀痛就是喜悦,
手指多么欢快
今朝将此采撷!
015没有人知道这朵小玫瑰
没有人知道这朵小玫瑰——
若不是我将它从道旁摘下
捧起它献给你
它或许是一位朝圣者
只有蜜蜂会思念它——
只有蝴蝶,
长途奔忙——
只为在它的胸脯上停歇——
只有鸟儿感到疑惑——
只有微风不住叹息——
啊,像你这样的,小玫瑰
多么轻易就凋谢!
016那样惨痛的损失我已经历两次
那样惨痛的损失我已经历两次。
如今都已入土。
我曾两次形同乞丐
站在上帝门前!
天使,曾两次下凡
赔偿我的损失——
窃贼!银行家,父亲!
我又一次穷困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