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心里有疑惑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的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信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吧,而回信之所以发挥作用,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
——《解忧杂货店》
今天看完这本《解忧杂货店》。其中时光穿越的恍惚感和错综交织的人际关系设计,让人不由得感慨小说作者的奇思构想。故事围绕一个名叫“浪矢杂货店”展开,并且其中有着33年的时空跨越。
店主名叫雄治,起先为了好玩有趣,雄治会帮助一些小朋友解决疑难问题,他们会把诸如“怎样才能考100分”之类的问题写下来贴到杂货店的墙上,雄治会耐心地一一解答,刚开始更像是机智问答之类的小游戏,即使是遇到各种啼笑皆非的问题,或者有调皮捣蛋的人会把同一个问题写许多遍,但雄治都认真回复。
直至后来,很多匿名者将自己的人生困惑和遇到的难题写下来交给雄治,想要听取一些建议。为了保护这些人的隐私,雄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凡是寻求咨询和建议的人,可以将问题写下来投入杂货店卷帘门的前的信箱,次日可从后门牛奶箱内找到回信…
雄治去世33年后,杂货店也早已关闭多年,破落不堪,只不过收发信件的信箱依旧在,三个误入杂货店的小偷,意外地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依然能够收到寻求解答疑惑的信件,并且是来自33年之前的年代。而当他们一时兴起,给对方回信,对方居然也成功收到。
而同时,雄治家的后人为了纪念雄治,通过网络发起了一个活动,希望曾经收到雄治给予帮助和建议的信件的人可以回信到杂货店,说说自己当年是否因为这家解忧杂货店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而这三个小偷误入杂货店的当晚,正是这个活动发起的日子,于是,他们陆续收到了33年之后的回信,而其中涉及的人物之间又居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男友身患癌症,而自己又处于备战奥运会的运动员月兔,想要放弃比赛专心陪男友走完剩下的人生路程,可是能够参加奥运会又同时也是男友的梦想,于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她无从抉择…
一心想要实现音乐梦想的克郎,却不得不面临家庭变故而放弃梦想回归家庭,接替病重的父亲来打理自家的鱼店…
自幼家境富裕的浩介却因父亲破产欠下巨额债务,一家人迫不得已秘密搬家逃出故乡,在躲债的路上,浩介却不愿意余生都过这种躲躲藏藏的日子而选择半路离开父母,自己另谋出路…
在给雄治的杂货店写信的过程中,很多人最初思来想去犹豫不决,一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别人发现,二是感觉自己的问题可能也不会受重视而收到回复。
但是,所有的人都收到了回复,纵然是只折了一张白纸放进去的人也收到了回复:“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祷你可以相信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这段对白纸的回复,也被拿来作为了本书的结尾部分。
我想这是雄治对有着难言之隐的求助者的鼓励和安慰吧,虽然不知道对方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无法给予对方一个合适的明确的建议,但是,这些安慰的话语也无疑是给对方最好的答复。
这其中充满支持和鼓励,这其实就是对方所要的,因为他心里或许早就有了主意,来自一位陌生人的鼓励此刻对于他来说必定深感欣慰。
很多人看完小说之后,大都会想到如果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家解忧杂货店该有多好呢。把自己的烦恼和忧愁写下来,然后收到相应的解决建议,貌似如此一来所有的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那么人生就是剩下快乐了,岂不快哉。
柴静在《看见》里问卢安克:“为什么我总是改正不了自己的弱点呢?”卢安克说:“要是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一生做什么呢?”
现实中没有解忧杂货店,或许人们也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一类的人。但是,我始终认为所有问题的症结其实都在自己身上,再高明的心理医生也替代不了人的自救和求生的本能所蕴含的强大自愈力。
《无间道3》中,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李心儿几次妄图催眠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但都不成功,不是因为她的医术不高明,而是陈永仁刻意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免得被被对方发现自己的秘密,患者不积极主动,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计可施。
正如书中写道的,如果自己不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有用。
自愈的过程可能是个及其漫长而又反复的过程,我们不断地尝试、退缩、再尝试、再退缩,看似像是陷入无止境的原地踏步的循环中,但实则是个曲线前行的过程,纵然缓慢总好过原地踏步。
时间会帮我们的忙,只有时间和自己才是解忧的良药,如果求生本能尚未泯的话,相信一切总归能够好起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