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面朝麦田,头顶蓝天,天空因为清澈而显得高远,大地因为耕耘而显得厚实。教育,不该因为校园简陋、也不该因为个体差异而区别对待,教育只在人心,只要有心,再差的学生也能出最好的教育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书中主人公霍尔顿同妹妹菲比说: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本书的书名就来源与于兄妹俩的此次对话,也正是要阐述的要传达主题思想。客观又深刻地指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成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如酗酒、功课压力、精神压抑、性行为等。后来人们流行把鸭嘴帽反戴,正是由于模仿小说里面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
这是作家塞林格唯一的一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塑造教师形象的点晴之作。源自美国文化的“守望者”一词自1983年传入中国后,它所蕴涵的“终极关怀”之意象充分引起中国文化圈的共鸣,成为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一座桥梁,更因小说所刻画的主人公为青少年而使小说成为青少年和家长争相阅读的书目。在这样的背景下,“麦田里的守望者”渐渐演绎成教师的代名词,从而让教师这一职业多了一层可以想象的外衣。
教育是春华秋实的洗礼,但按照学校实际,春华秋实则不大适合表述学校九月进六月出的教育过程,反而冬小麦更契合教育的时间节点,八九月播种,来年四五月收割,颇为符合秋播夏收的自然规律。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用“麦田里的守望者”来隐喻为人师者可为十分妥帖!
“麦田里的守望者”阐述着最为简单的三者关系:麦田——(对象)——守望者,也正好对应学校——学生(对象)——教师(家长)三方。这一亩三分麦田里,守望,是永恒的主题。做一个优秀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实非易事!麦田虽只一亩三分,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所以,为了做一个不负众望的守望者,为人师者一直在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情,一路风雨一路歌!
《麦田里的守望者》好词好句摘录:
真正的朋友,无论男女,若是相知,必然相惜,若真相惜,只为真心,无关风月。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很高兴看见你,其实看见你一点都不高兴,但是如果不说这句话,你就没办法活下去。
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
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