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养》——为家庭教育推开一扇窗
孩子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如果你想变为一个更好的父亲或者母亲,推荐你读一本好书《心理抚养》。
作者简介:李玫瑾,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谁在犯罪》。
李玫瑾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由此提出了人的养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她的相关讲座被广泛传播,以其内容为主的著作《幽微的人性》也因此广受好评。
透过这扇窗我们能学到:
1、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家庭抚养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心理抚养。孩子的问题多由身边的大人造就,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
2、“不教而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孩子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二是父母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认真工作,顾及家庭,还爱学习,爱思考,爱在家里讨论问题,孩子耳闻目睹就会潜移默化,不教而善。
3、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与其给孩子挣钱,不如亲自陪伴孩子。与其给孩子存钱,不如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
4、现在有很多养育孩子方面的书籍,寻找好书有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一是咨询身边那些把孩子养育得非常好的人,包括同事、亲属、邻居等,让他们推荐一些好的育儿书;二是直接去书店,寻找好的出版社出版的育儿书;三是参考网络评分,看某本书的使用范围是否广泛,如果有一本书被翻译成不同国家的版本,那一定是好书。
5、孩子找配偶时,一定要先看对方的父母关系好不好。如果对方父母恩爱、家庭和睦,你可以闭着眼睛跟他结婚。如果对方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成员感情冷漠、怨气十足,这种家庭要慎入。
6、自律和忍耐,是家庭幸福不可或缺的基本准则。可是,现在有些人结婚不久就玩婚外情;有些人在婚姻中稍不顺意,稍不舒服,就不管嗷嗷待哺的幼儿,张口闭口就提离婚……当婚姻出现麻烦时,家庭养育的根基一定会出现致命缺陷。
7、有的父母特别看重文凭,会用羞辱性的话来打击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咱家就没出过考不上大学的人,只有你一个!”羞辱性的话语会让孩子走上犯罪之道。
8、人生经历形成的记忆不仅停留在相关的神经细胞中,还会遗传给后代。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学习和努力的经历,会成为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的能力。每个人在为人父母后,要为自己的血统和后代着想,注意自我修行,要自律,努力成为好父亲、好母亲。当然,前提是要先做个好丈夫、好妻子。
9、家庭是养育的场所,养之育需要家长在照顾、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培养情感,以浸润的方式告知或带领孩子学习如何做人做事。
李玫瑾教授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心理抚养》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情感抚养及具体怎么做到情感抚养、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陪伴的重要性。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所以去读一读《心理抚养》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