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开始了淘宝。在上一家公司,我算是第一个玩淘宝的人。于是,公司好多人都找我替他们网购。淘宝,淘到心怡的宝贝,经济又实惠,一时间,除了买青菜跟猪肉,其他都在网上购买了。大家就像是捡到了个大便宜,既新鲜又跃跃欲试,似乎只要一接触淘宝,就赶上了时代的潮流。
在公司,我帮忙买过零食,同事间一起分享;买过日常用品,质量也还不错;买过衣服,尺码基本上都适合。可以说,我很少在网上买过不满意的东西。我一度也是马爸爸的SUPPER FANS。
至今,整整四个年头了,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是什么原因让我不再沉迷于淘宝呢?
我对衣服算是比较没有抵抗力的人,经常在网上SHOPPING,总是不由自主的打开女装系列,偏偏我看中的每款衣服(我很了解自己能穿哪种衣服),只要穿到我身上,都会合身。于是,网上购买衣服,我没有了穿不上的担忧,更没有退货的隐患,可以冠冕堂皇地随心所欲购买。然而,时代是进步的,对自己衣着方面的审美观也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时候,去实体店尝试新的款式,挑战新的风格,则是很有必要的。在买衣服方面,我很少3Q,一般一眼看准的衣服,就一定会将其购买。有很多次一眼看中的衣服,后来都成了自己的“经典”造型。当然,这样的话,我便需要形成一种目标购物的习惯,不然就会很容易造成非理性购物的结果。毕竟,跟着感觉走,理性就得暂时性去见马克斯。网购太多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对感性消费造成一定的冲击。
事实证明,17年在实体店衣着风格改变还是挺成功的。这是淘宝店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公司去年新规要求穿制服上班,一下子让橱柜里的衣服没了“用武之地”。顿时,感觉可以不用买衣服了。
让一个女孩子不买衣服,有点说不过去。不过一周除了工作日,就只剩下周末两天可以穿自家衣服,总不可能每个周末都穿一样吧。但是买太多的话,又觉得衣服没了应有的价值了。这时,我除了选择到买质量好点的衣服之外,还把重点放在小首饰等搭配配件上来。这样,即便穿同样的衣服,也能穿出不同的感觉来。小首饰的选择,除了考虑颜色的搭配,还要考虑于衣服的整体搭配效果。比如,我穿一件纯黑色的无袖连衣裙,会在外边穿一件镂空七分袖外套,再配上一条铁链项链(链子中间有一颗大红色的珠子),或者配上一条长珍珠链子(中间配有一金属并嵌有金光性质的徽章)。正因为如此,我在试穿新款衣服的同时,也会把小首饰一起解决了。
总之,现在的我不排斥淘宝,但更多会专门安排自己一年四季的衣着首饰,以断舍离的准则,理性对待购买衣服这件事,渐渐地,对网购没了激情,甚至一个淘宝软件可以卸载好几个月,一种没有必要的声音越来越强,越来越强....或许我对这些没有了太多的追求,或许我关注的点没有时常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