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接下来几章主要在判断君子或者士的一些素质。因为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择合适的官员,那这里就在解决这个问题。
13.18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不一样:父亲替儿子的错误行为有所隐瞒,儿子也为父亲的错误行为有所隐瞒。但正直也在其中了。”
【解读】
这里从对比中就看出一个问题,也就是到底什么是正直?涉及到人的管理时,其实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对错的标准。否则就会伤感情。
13.19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在家恭顺有礼,办事认真尽责,待人忠信诚恳。即便到了边荒野蛮之地,这几个方面都是不能背弃的。”
【解读】
既然很难有绝对的衡量标准,所以更需要从心性出发,也就问什么是仁?具备仁的人也就能面对各种问题合理处置。孔子就说需要具备恭、敬、忠的特质。
13.20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āo)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对自己的言行有知耻之心,即便出使异国他乡,也能够完成君命,就可称做士了。”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在宗族中以孝顺父母见称,在家乡以尊敬兄长见称。”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话诚信守诺,做事有始有终。象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那是小人啊。或者也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子贡说:“现在的那些从政的人,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只是些月底等发粮的人,哪能算得上啊!”
【解读】
这里孔子说了几种还可以的官员,分了四个层次。第一等的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第二等的是家中孝子,乡中敬长。第三等的就是说话做事有始有终。第四等的就是耿直的一根筋。最差的就是等着发工资的,根本不算官员。
13.21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中庸品行可称道的人,就一定有狂狷的品行吗?狂者还能勇于进取,狷者还懂得洁身自好啊。”
【解读】
这里继续谈论官员的品行,即便是做不到中庸,但是有其他的特质也是可以的。一个是进取,一个是洁身自好。
13.22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恒久地追求德行,就免不了要遭受羞辱。’”孔子说:“不需占卦就可以知道了。”
【解读】
这里还是在讲,如果当官的不持久的提升自己的德行,则免不了会受到羞辱。
13.23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相处和睦,却各自保有多元的意识形态。小人即便与人观念相同,也无法和他和睦相处。”
【解读】
君子与人相处和睦能包容不同。
13.24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周围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无法确知他的为人。”子贡又问孔子说:“周围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也无法确知他的为人。最好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解读】
要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单靠周围的人的好评或者坏评都是无法准确判断的。只有好人说好坏人说坏的人才不错。
13.25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容易共事、难取悦。用不正当的方式讨好他,是办不到的。当他用人的时候,总能(不计前嫌)量才而用。小人难共事,但易取悦。用不正当的方式讨好他,他也很高兴。但等到他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百般挑剔。”
【解读】
这里又说了君子和小人在管理上的不同,君子是有原则的人所以易于共事,能量才为用。小人就没有原则,还百般挑剔。
13.26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襟开阔却不骄纵傲慢,小人骄纵傲慢却不胸襟开阔。”
【解读】
君子心胸开阔,少有骄横。小人相反。
13.27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正、坚毅、质朴、厚道的品行,就接近仁了。”
【解读】
刚毅是因为有所坚持的东西,而木讷看似不够圆滑但却也少犯错误。
13.28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sī)、怡怡(yí)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能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解读】
再点一下题,什么样的才是合适的管理者?也就是相互督促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