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读了一篇文章,出自于华师大博导邹为诚,摘录他的两段话如下:
“好老师,会在课堂控制、半控制、放开三者之间切换。英语教师备课重点,应在‘想’而非‘写’!信念Believe,态度Assumption,知识Knowledge,构建了教师的认知体系。”
“如果一个老师能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互相补给’的状态,这种平等良好、互动互助的学习环境就是比较好的课堂环境。”
将他的文章反复读了两遍,也并没有发现什么新的理论,有些东西是很久以前就已经熟悉的了,只不过博导把纷繁的信息整合成了自己的理念,可以算是一碗新坛酸菜。
文中提到了三个词:
Believe. Assumption. Knowledge.
真心怀疑这小编有没有打错一个单词?
是believe吗?Belief是不是更好一点?
虽然都是常见的理论,仔细去想一想,认真的再去读一遍,用心去感受博导的智慧和思考,我想这对于跟每一个想把课上好的英语教师,至少对于我来说,肯定有帮助的。
记得多少年前,每当和新的学生见面时,谈到我们将一起同行的英语学习之路,我总会习惯性的提到三个词:
Attitude. Belief. Curiosity.
积极的态度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动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所有的活水其实就来自于我们内心中的态度,当我们的心总是积极的想去捕获这大千世界一切有关快乐幸福的信息,即使学习本身并不快乐,一切也将会因为我们拥有一颗积极的心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不只是学生要积极的去学习,而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否在每天课程的开始就带给学生一些积极的东西,这更加至关重要。须知,积极的心态是会传染给周围的所有人,只有教师积极乐观了,学生才会如沐春风。
从近期的课程设置来说,作为英语教师的我要更加注意,因为学生们每天第1节课就是英语课,多一点肯定,多一点赞美,多一点积极,让所有学生在每一个清晨都能因为内心的变化而发现全新的世界。
拥有信念的学习者才能够更加坚定的往前走。
关于信念,我也时常的在问自己:我的信念是什么?其实,我的回答也很简单:做一个更好的英语教师。
由此,我希望我所有的学生们能够和我一样:在平凡的行走中,每一天都更加相信自己,每一刻都更加相信未来,相信自己只要坚定的往前走,就可以在一粒沙中发现一个世界,于一朵花中遇见一个春天,在一堂课中照见自己的心。
心若在,信念在,世界在。
永远保持好奇让我们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正是因为对生命充满好奇,于是,我选择不断的码字,用文字去记录因为好奇所产生的种种念想,为什么花儿开得这样红?为什么月亮照得这么亮?为什么你遇见的人都这样开心?
作为教师的我当然也好奇我的学生在电脑那一端都在做些什么呢?
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更多的学生对我的课堂也产生更多的好奇?
甚至我也可以想一想,在我的课堂上,有多少时间是自己在完全控制教学?有多少情况是半控制?有多少情况是放开让学生畅所欲言?这三者之间的比例是怎样的?如何调节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怎样的网课才能留住学生的心?
不断的签到,不断点名批评,甚至把听课数据发到家长群里面,这些都不过是简单粗暴的手段而已。
在我们每天上着网课的时候,是否可以想一想如何去改变?
在每天的学习中能否更积极一点?
能否让更多的学生因你的信念而受到鼓舞?
能否激发更多好奇的心去发现自己发现世界?
这样的网课,相信会吸引更多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