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杂记(2)

8月25日

      早上6点多起床,见雨停了。其他人还在睡觉。我便拎着相机去湖边拍照。湖在东门的西边,自然也拍不上湖边的日出了。只是在营地对着帐篷拍了几张。

      赛里木湖的日出也是别具魅力的,湖水湛蓝,雪山金顶,在红日的怀抱中,一切都是那么富有魅力呀!可惜,昨夜的一场大雨搅乱了观赏日出日落的美梦!

      7点多回到帐篷时,其他人都起来了,大家便去营地中心洗脸刷牙。营地组建时间不长,还没有接通自来水,门口放着两个大塑料桶,水桶盖上放着水瓢。井水刷牙太冰,回帐篷用热水壶兑些温水刷牙。

      8点开饭,早餐都是大家一起做的。老韩洗菜,李医生切菜,李老师用热水壶煮鸡蛋,我炒胡萝卜。主食是馕饼子和西红柿鸡蛋汤,还有煮鸡蛋,众人都说炒胡萝卜好吃,我只是放了点盐和花椒而已。

      早上艳阳高照,雨后的天格外蓝,水格外的清澈明亮。我们接着昨天的环湖路线继续前进,在湖中心岛上逛了一下。它是赛里木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岛上有很多别墅和度假村,还有许多水上游乐项目。逛完了湖中心岛又继续在环湖路上奔驰着,直到11点多才离开赛里木湖。出南门,南下去霍尔果斯,进入G30线。赛里木湖距霍尔果斯100千米。

      出赛里木湖,驶入连霍高速公路不久后,便进入霍城县境内的果子沟风景区内,312国道在山谷中蜿蜒盘旋着,成了不收门票的景区。高山峡谷,一览无余,沟内峰峦耸峙,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鲜花竞放,涌泉飞瀑。不经意间,期盼已久的果子沟大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由远而近,由谷底至山顶,从不同角度观赏了这座著名的大桥。这座大桥以险、奇、秀于一体,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成为流动中的风景。在行驶过程中,似乎一直穿梭在云端之中。果子沟大桥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锁面斜拉桥。它北起蒙琼库勒,上跨果子沟峡谷,南至将军沟隧道,线路全长4.4千米,大桥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200米。果子沟大桥于2006年8月16日动工兴建,于2011年9月30日,大桥通车运营。

      下午3点到霍尔果斯口岸。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让人走路的速度都变得越来越快了。先至国际客运站,打问了一下去阿拉木图的情况。中国是免签国家,持有护照就可以出境,最长期限是14天。参加旅行团四日游是3800元/人。我们考虑了一下,还是自由行吧!那边中国人也多,语言交流的障碍不会影响我们的出行。每天早上大约10点有一趟由霍尔果斯开往阿拉木图的班车。

      将一切搞清楚了就离开口岸至城区。在霍尔果斯市区转了一圈,下榻坤轩酒店。这家酒店位于六十二团亚欧路,距离口岸仅十几分钟的车程。

      傍晚在酒店旁边的烤鸭店喝酒。大家商议了一下,阿拉木图4日游比较紧凑一些,并做好了攻略。

      霍尔果斯市,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中国西部边缘,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承中亚五国,东接内陆省市,是312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的终点。霍尔果斯东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90千米,海拔800米。

                                                        8月26日

      早餐后,我们8点多开车至国际客运中心。客运中心的附近已经有了不少人,兑换钞票的贩子主动与我们搭讪,1元人民币可兑换64.40哈萨克斯坦坚戈。反正还没有开始买票,这会儿也闲着无聊,我们就将事先准备好的现金拿出来,用8000元人民币,兑换了515200坚戈。老韩和两位女主拿着厚厚的坚戈拍照,然后就发了抖音。

      我开通了手机国际漫游业务。

      9点左右人渐渐多起来,停车场内已经停了许多车辆。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和商人往返于两地之间,口岸上人来人往。

      9点多售票窗口开始营业,霍尔果斯至阿拉木图的长途大巴,票价160元,相距320千米,大约行程将近4小时。

      我们将车停在了停车场,停车费每天15元。将无人机也留在了车内,因为哈萨克斯坦入关时不允许携带无人机。

      等到将近11点才开始办理出关手续。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海关出境时盘问得比较详细,诸如在哪座城市生活,去哈国干什么去,等等。

      在进入哈国海关时,大巴车的胖司机在车上大声喊着,在哈国海关不能随意拍照,否则将会受到处罚。进入哈国关口时,大巴车停了下来。反正又不让下车,我坐在靠后的座位上打起盹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医生拿着手机向车窗外拍照,让车下的哈国警察发现了。他将李医生带进询问室进行调查。同车的大巴司机也跟了进去。警察让李医生删掉了所拍的照片,然后嚷嚷着说,要将她遣送出关口,移交给中国警方处理。司机上前用哈语向警察打招呼,警察说交罚款2万坚戈。李医生从随身携带的包中取出2万坚戈,交给了警察。警察摆摆手,让她回车上去了。她绷紧的神经才算松了下来。她刚坐下,胖司机上前对她说,警察说了再交一万!李医生无奈又取出1万坚戈,交给了他。过了一会儿,胖司机上来就将车徐徐开进了关口。老韩和李老师怀疑这后来补缴的一万元罚款,肯定被胖司机独吞了。我在座位上打盹,对前面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直到回国后才晓得。在我们看来,用钱能摆平的事情都是小事,出门讲个顺字。

      在海关停留了半个小时,直到中午1点胖司机重新启动了大巴车。出了关口,驶入高速公路。通往阿拉木图的高速公路是双向四车道。公路上的货车也是一辆接一辆的向前奔驰着,以载国内生产的小轿车居多。茫茫戈壁上看到了中哈铁路,一辆满载着货物的火车正向阿拉木图方向前进。

      一路大戈壁,景象与新疆的一样。戈壁滩与绿洲交织在一起,还有成片的胡杨林。成片的丘陵地带,长满了红柳。哈萨克人长期作为游牧民族而存在,有草原的地方仍能看见牧场上的牧民。他们骑着马放牧,羊群不大,多见几十只或百来十只的,即使是牛群也只是二三十个。一路上的大草滩数不胜数,还有耀眼的湖泊,大片大片的戈壁湿地从车窗前徐徐而过。阿拉木图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是非常高的。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沙枣树,零星的村落掩映在浓密的沙枣树下。大片种植着玉米的田野一眼望不到尽头。

      中途在一处加油站休息了十几分钟,旁边有超市和咖啡馆。洗手间是收费的,是私人打理的。

      我旁边座位上是一位来自伊宁的中年妇女。她带着家人去阿拉木图走亲戚。

      下午5点到达位于天山脚下的阿拉木图市。阿拉木图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处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以天山山脉为屏障,海拔高度为800米。辽阔的土地,赋予阿拉木图多样的风景。阿拉木图三面环山,远处的雪山和湛蓝的湖水勾勒出美丽的轮廓。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城市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200多万。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富裕的国家,而阿拉木图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上海。阿拉木图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阿拉木图市在1929年到1991年间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苏联解体后,1991年至1997年间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1997年12月,哈萨克斯坦正式迁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旗,在距阿拉木图北方1000千米以外的阿斯塔纳的新总统府升起。迁都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阿拉木图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头上的雕塑和五颜六色的建筑让人感觉时尚大气。街头上到处都是街心花园,几乎看不到高楼大厦,四五层的多是前苏联时期的住宅楼,近期新建的10层左右的小高层建筑款式新颖,楼间距大,外墙上都涂着艳丽的色彩,色彩搭配的效果很好看。一座座五颜六色的建筑都掩映在丛林之中。白桦树成了这座城市的点缀,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白桦树下的老街道,还有弯弯曲曲的人行道,仿佛都是一幅幅油画。

      在大巴车停靠的广场上,前来搭讪的男男女女,基本都是阿拉木图市的居民。他们很和气,操着不大流利的汉语,主要是联系住宿或者包车旅游等方面的生意。跟我们一起下车的还有一对来自成都的中年夫妇,他们由博乐来到霍尔果斯,原本计划逛一两天后,南下去伊犁。无意中听说持护照就可以出境,便去国际客运站,搭上了去阿拉木图的长途大巴。下车时夫妇两人跟着我,嚷嚷着要我帮他们找酒店。广场上有一座不起眼的建筑,见胖司机锁好车门,背着手往那栋楼里走去。我赶紧上前对这位哈萨克族的胖司机说:“你要去酒店吗?”

      他笑嘻嘻地点着头。我将旁边的这对夫妇介绍给他,他说标准间2万坚戈。两口子表示能接受,就跟着他去酒店了。

      在广场上不用担心语言上的障碍,到处都是由中国来阿拉木图留学或做生意的年轻人,他们乐于帮助别人。阿拉木图的出租车有点乱象,带标识的出租车非常少,更多的是“黑车”。我们在网上联系了一家民宿,去路边打的时,等了十几分钟也不见的士的影子。这时过来一位年轻人,他用中文与我们打招呼。他叫小陈,是由乌鲁木齐来阿拉木图的留学生,他用手机帮我们联系了一辆黑出租。我们下榻的民宿距离广场大约有四五千米的路程。过了大约五六分钟,一辆黑色的丰田卡罗拉轿车停在了我们旁边。司机叫阿曼努尔·艾德勒哈孜。

      “你们就叫我小阿吧!”他用流利的汉语对我们说。小阿老家是新疆新源县的,到阿拉木图移民已经有好几年了。小阿很健谈,一路上与我们侃侃而谈,包括他家里的事儿也是和盘托出。哈萨克斯坦基本是俄罗斯化,除了哈萨克通用的语言以外,俄语是这个国家的主要交流语言。他为了融入哈萨克斯坦的社会,化了两三年时间专门学习俄语。会俄语才能代表自己不是乡下的“土包子”。他们这部分人被称为“中哈人”。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物价水平。小阿说,油价只要人民币3元一升,其它方面,比如瓜果蔬菜和餐饮等,比乌鲁木齐略贵一点。

      我从手机里看到天气预报,后天是雨天,就与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先去恰伦大峡谷和卡因迪湖。小阿自告奋勇说,他带我们去。我们马上答应了,他对路况熟悉,又会说汉语,当然是首选了。费用是9万坚戈。

      我们从网上订的民宿在一处封闭的小区里。李医生用房东告诉的密码打开了小区大门。这是一个新建的小区,小区占地面积大约五六十亩,有七八幢楼房,都是小高层,楼房的外墙上涂着鲜艳的颜色和图案。地面上一尘不染。楼间距较大,大约有八九十米左右。除了草坪和树木外,地面上铺着五颜六色的地砖。在空地上设置了健身器材,多是供儿童玩耍的器材,如跷跷板和攀爬墙之类的设施。小孩的活动设施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好看耐用,很有特色。设施下面均是红色的塑胶地面。有四五个小孩正在玩着滑梯,荡着秋千,还有一个男孩在玩着攀爬墙。旁边并没有大人。

      就在我们寻找哪栋单元楼的时候,我们的一举一动被物业管理人员在监控中发现了。一位大妈身着白色的制服,手拿对讲机走到我们面前时,李医生赶紧把房东发来的位置截图让她看,她松了一口气,并带我们来到入住的那栋楼的单元。李医生用密码打开了单元门,楼道里非常干净。

      电梯里也是十分宽敞干净。用密码打开房间门的时候,我们着实有点佩服了。一室二厅一卫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生活设施齐全,当然也包括做饭的东西。这套一室一厅的单元房收费3万坚戈,主卧是一个大床房,客厅的沙发上也能睡觉,房东配了床上用品。客厅还有一个大阳台。两位女主睡卧室,我和老韩睡客厅的沙发。

      傍晚时分,我们去街上找吃饭的地方。沿着街道走了一会儿,过了十字路口就是冼星海大街。我们围着冼星海纪念碑久久不肯离去,仿佛又听见了雄壮的《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大街位于阿拉木图市西南部的博斯坦区。冼星海是中国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曾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还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不朽名作。冼星海1942年至1944年居住在阿拉木图著名作曲家拜卡达莫夫的家里,两个人在一起创造作歌曲。冼星海1945年10月30日因感染肺病,病逝于莫斯科,享年40岁。为纪念冼星海,1999年11月16日,阿拉木图一条原名为弗拉基米尔大街的街道更名为冼星海大街。

      阿拉木图盛产苹果,苹果看上去不大,味道还蛮好吃的。街上的小型超市里可以买到许多种水果。路上遇到最多的是咖啡店。走出冼星海大街就找到一家花园式的中亚餐店。这家餐厅的装饰风格有着明显的中亚风格,还夹杂着一点欧洲色彩。十几个餐桌都布置在花丛中,白净的餐桌上摆放着一朵玫瑰花。我们点了一个披萨,一个清蒸海鱼,一个烧牛肉和一个水果沙拉,还有四份罗宋汤,里面有绿豆、土豆和胡萝卜,总共花了1万坚戈,折合人民币300元。喝着从国内带来的高粱酒。在异国他乡,喝着国内的高度白酒,吃着中亚风味的菜,感觉很惬意呀!

      酒后在街上散步。琳琅满目的咖啡馆和闪着灯光的夜总会,无疑是最吸引旅行者的地方。


                                                      8月27日

      早上7点小阿准时赶到,我们包车至230千米处的恰仑大峡谷。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是普通公路。一路上村庄和沙漠交替出现,还有大片的湿地。中途小阿给车换了一次机油。

      9点多到峡谷门口,大门简单,就是一道不足一米高的带滑轮的推拉铁栅栏。售票厅是一个简易的彩钢房,白墙红顶。也许我们来得早,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一位女士在售票窗口卖票,一位男士在大门口检票,门票633元坚戈,折合人民币10元。检票的男士看见我们去窗口买票了,我们开车进大门的时候,他向我们招手示意,并没有再检票。

      小阿将车开进停车场。从大门到停车场没有一块水泥路面,都是沙土地面,非常接地气。从大门到停车场,也只有十几米的距离,没有围墙,也没有摆渡车,整个景区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状态,没有遭遇人类文明的破坏。一进门的咖啡店简约时尚,已经有一位欧美女生坐在露台上悠闲地喝着咖啡。

      远远望去,视野中是一片赫色的土地,在南北走向的大地上有一道不规则的裂缝,像是撕开的一条狭长的口子。这是一个年龄超过1200万年的自然奇观,峡谷全长154千米。

      我们沿着木栈道下去,大约五分钟就下到了谷底了,扑入眼帘是宽阔而深邃的峡谷,绝壁陡峭,峡谷两边是高低错落的砂岩,砂岩多为赭红色,这些造型独特的砂岩,让人引发无限的遐想。有的像慢悠悠的牛群,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是飞翔的老鹰,有的像是堂皇的宫殿,有的像是克里姆林宫的尖塔……每一座造型的背后,在游客的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整个沟谷都是赫色的。沟底是原始的沙土,便于徒步运动。这时候,我们的身后陆续出现了游客,多数是当地游客和欧洲人。我们面前停放着两辆载客的灰色汽车,一辆是面包车,一辆是敞车,敞车上面放着两排座椅。我们决定全程徒步,欣赏峡谷最好的方式是徒步。

      徒步穿越峡谷分为几条路线,有城堡谷、龙之谷和惠特峡谷等。最便捷又诱人的当数城堡谷了。城堡谷是多数游客的首选,峡谷中的通道平坦开阔,大约有四五千米的路程。其它小众路线更适合专业旅行者的口味,爬高上下,䠀水过河,甚至还要穿越原始森林。费时费力,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我们只带了相机和手机,还有一瓶矿泉水,向着沟谷中前进。峡谷中上方盘旋着好几个无人机,鸟瞰是最美的视觉!

      高矮不一的砂岩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让人惊艳不已!宫殿建筑群和动物世界的造型最多,而且一个比一个逼真。峡谷呈S形状,你无法知道前面会出现什么样的东西,就像进入宫殿一样,一拨又一拨的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一会儿去左边转,一会儿又去右边看,忙得不亦乐乎。老韩依旧是两位女主的御用摄影师,不厌其烦地为她们服务,两位女主兴致盎然地忙着摆拍。为了达到效果,他们甚至爬上几十米高的砂岩上做着动作。

      有的砂岩就像浮雕一样,巍峨耸立在峡谷之巅。群山之中,还有更美丽的造型,只是太远太高了。有的岩石的陡峭高度大约有二三百米,非常震撼!有些喜欢冒险的游客已经登上了山巅之上,人影像蜘蛛般一样的晃动着,有点儿一千零一夜的感觉。

      峡谷中的植物也是非常的神奇,在干旱的世界里,骆驼草散落在脚下,点缀着寂寞的世界。更神奇的是大小不一的树,在拐弯处总能看到它那婆娑的树影,在红尘中带来些许浪漫。

      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没有栈道和扶手,一个接一个的奇峰点燃起了兴致,竟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登上悬崖和奇峰,忘记了所有的东西。我几次登上几十米高的岩石向远处眺望,从错落有致到空隙中往往会看到不同形状的砂岩,有的像城堡的塔尖高耸入云,有的像雄伟的宫殿巍峨壮丽,有的像高山连绵不绝。有的沙岩一尘不染,有的若即若离,有的砂岩相拥在一起,成了大千世界里的一部分。在岩石上俯瞰峡谷,芸芸众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高大的树木也成了小草。久远的时光无法倒流,只能用心去感受它的一切。无论是童话还是故事,伤感也罢,兴奋也罢,即使是宇宙万物之间的矛盾,都绕不开这纷扰的尘世。面对这浩瀚的峡谷,终究都会归于尘土。

      仰望着浮雕一样的砂岩,它们高耸入云,凭借照相机和手机的拍摄,都是无济于事的。此时只有无人机的航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干涸的峡谷中不用担心口渴,每隔几百米就设有可直接饮用水,在水笼头旁边,都设有遮阳的休息亭。我拧开水龙头,用清凉的矿泉手洗了一下手,用随身携带的水质检测笔测试了一下,指标合格,简直就是矿泉水!

      在峡谷中徒步时,不时遇到载客的敞篷车,车上的乘客大多是欧美人,他们热情奔放而充满激情,不时地向我挥手致意。

      越往里面走,峡谷的落差越大,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走了两三千米的路程,在一个大拐弯处,景色有了变化,清一色红色砂岩,像是变了魔木一样,成了黑色的岩石,而且岩石的层次分明,直到过了大拐弯之后,黑岩才慢慢过渡到褐色或棕色。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和照射角度的不同而变幻着。这时的大峡谷充满着无限的野性与魔幻,苍茫而迷人。如果是傍晚的日落,色彩斑斓的感觉会变得更美一些。峡谷的色彩总是扑朔迷离而变幻无常,彰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诡秘。

      走走停停,走了大约两个小时,芦苇和树木渐渐繁茂起来,传来哗哗的水声,让人神情气爽,赶紧加快脚步。走到尽头,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河水蜿蜒起伏,周围被芦围、胡杨和桦树簇拥着。河水中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石头,让河流多了几分妩媚。水是清的,天是蓝的,幽深的峡谷变得奇形怪异,像是走进了仙境似的。

      这是恰伦河,它是伊犁河的支流。在我的眼里,世界上最美的大峡谷除了幽深和色彩,绝对不能少了曲折蜿蜓的河流。茂密的丛林与蜿蜒的河流,幽远而深邃,仿佛是一首悠远绵长的交响乐。

      恰伦大峡谷具有挑战性,狂野又不失优雅,唯美的脚步一直在脚下延伸。下次一定再来,去穿越茂密的森林,去蹚水过河……

      我可以肯定的说,恰伦大峡谷是我此次行程中最美好的旅程,带给我的感动和惊喜在不断放大!

      从恰伦大峡谷出来,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如果不是为了下一个景点,我还会去大峡谷上方的裂缝处看看。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卡因迪湖。卡因迪湖在我们返程的途中,位于阿拉木图的东南侧,距离阿拉木图129千米。

    小阿在我们徒步峡谷的时候,他在车上睡了一觉。现在他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为我们唱了几首哈萨克民歌。

      我们在车上吃着馕和苹果,算是对付了一顿午餐。

      卡因迪湖也值得期待,它的神秘色彩更让人着迷不已呢!小阿充满诡异地笑着说,这是一个“死亡之湖”!许多贸然下湖游泳的游客,因为极速失温而丧命。这是一个高山湖泊,湖里没有生机,包括鱼和青蛙等其它两梄动物,在这里无法生存下来。他的一席话,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兴趣!

      一路上都是广袤无垠的湿地或大片的草原,视野越来越开阔。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村口,停着十几辆斑驳的老式越野车。我以为是废品市场,场地上还有许多人。小阿告诉我们,这都是附近的村民,这些车子就是送游客上山的越野车!小阿的车子是上不去的,只能靠这些纯粹的越野车来完成上山的任务。我们望着这些老掉牙的车子惊得目瞪口呆!这些司机几乎都穿着褪了色的迷彩服,登着一双陈旧的皮靴。他们懒洋洋地来到各自的车旁,等待着我们上前与他们交谈。小阿走到一位肤色暗沉的中年人面前,与他用俄语交流着。很快小阿对我们伸出了三个指头,意思是3万坚戈,包括再送下山来。

      我们当即表示同意。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必须抓紧时间上山了。那位司机挥着双手,请我们上他的车。他拎出一根摇把,在车头前猛地摇了几下,车才启动起来。我们几个人看得惊呼不已!这是一辆前苏联时期的四门五座的嘎斯- 69吉普车,以越野能力出众而著称,一直是苏军和华约军队的标准装备,也广泛地使用在民间领域。我国也大量进口过该车,除装备解放军部队使用之外,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都有一定数量的配置。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有一次,父亲带着我去青山农场,乘坐着一辆单位的嘎斯- 69,路上抛锚了,司机打开引擎盖,在里面捣鼓了一阵子。最后司机在驾驶室握着方向盘,我跟父亲一起推车,折腾了好一阵才发动起来。2006年我去俄罗斯旅行时,在莫斯科和许多城市的道路上仍能看到各种经过改装的嘎斯- 69。它们大多更换了大尺寸的轮胎和夸张的悬挂系统,成为时尚潮流的标志。这也体现了俄罗斯民众对这款经典车型的偏爱,嘎斯- 6 9并没有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淡忘和消失。

      这款车虽说陈旧过时了,但驾驶员的视界极好,可以从尖削的车头上直接看到右边的挡泥板。刚起步不久就翻过一座山,山下边是崎岖的泥泞小路,还有像池塘一样的过水路面,车子在不停地晃动着。我坐在副驾驶上,右手紧紧抓住旁边的固定扶手。只见司机使出浑身解数紧握着方向盘,甚至把他都颠得站了起来。后面的几个人在不停地叫喊着,将五脏六肺都要颠出来了。由于路面颠簸得厉害,车窗上的一块玻璃被震了出来,幸好摔在了外面。

      大约颠簸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山脚下。虽说颠簸,但嘎斯-69吉普车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性能,让人刮目相看啊!

      面前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峰,山脚下停着几辆灰色的前苏联时期的老式面包车。嘎斯-69吉普车的使命算是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再乘面包车上山。乘面包车的费用是每人1000坚戈。我们与其他十几位游客挤进面包车里。山路只是坡度大一点,还比较平坦。车子在山岭中爬了几个坡,拐了几个弯,费时十余分钟才在丛林中停下。

      山上云杉茂密,只有一条马道可以通行。十几匹骏马在等着我们呢。每人收费1000坚戈,我们又骑着马在丛林中前行。山林中一片宁静,四周都是云杉,脚下是一片片青苔,山林中似乎失去了光芒。上了一个坡,又拐了一个弯儿,大约在马背上颠簸了十几分钟,透过密林的缝隙隐约看到了一片翡翠一样的湖水。不等喘口气,跳下马背就一阵小跑到湖边。

      哦,眼前的风景让我屏住呼吸!没有想到在这天山深处,与世隔绝的丛林中,隐藏着摄人心魄的高山湖泊!一路的辛苦都值了!湖面面积的长度大约有四五百米,呈南北走向的湖面上生长着光秃秃的雪杉,雪杉都如碗口粗,笔直的树干直插云天。令人惊奇的是,湖中的雪杉都是倒着生长的,它们的树冠在水下,而树根却在水面上笔直地矗立着。透过晶莹通透的湖水,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量的水藻在漂泊着,给湖面又增加了无与伦比的美感。站在岸边仔细观察了一下,水面上的杉树都是光秃秃的,但在水下竟是枝繁叶茂,青翠碧绿,像是水中的倒影,倒影中显现着层次分明的水中森林。即使是你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眼前的一切,也都是徒劳的。树叶常年泡在水里并没有腐烂,树根也没有腐朽而倒下。没有风,没有声音,似乎每一棵树都与观者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光与影在这里停滞,没有云彩,没有阳光,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些冷漠的树干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军团,随时都会冲杀过来!

      卡因迪湖身处于天山山脉之上,海拔2000米。这是一个堰塞湖,那是1911年的一次大地震造成的特殊景观。至于这些雪杉泡在水里100多年至今屹立不倒,大约是因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湖中所产生的微生物起到了“保鲜”的作用。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

      我用冰凉的湖水洗了手和脸,有些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清净寂寥的卡迪因湖。往回返的时候,太阳正在西沉,温暖的阳光洒在道路的两侧,远处的雪山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我们骑马到山下,那位嘎斯-69的车主在等着我们呢!

      几经周折之后又回到村里的停车场上,与嘎斯-69主车握手告别,继续乘着小阿的车往回赶。

      天色渐黑。半道上又下起了大雨。回到住所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幸好在路上的大巴扎买了烤鸡、馕、水果和鸡蛋等食物。

    几个人在房间吃着夜宵。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今天的行程安排相当完美,逛了两个绝世的美景,兴奋得无以复加!

    我们就着烤鸡喝了几杯高粱酒之后才睡去。

                                                      8月28日,

      早上起来仍下着小雨。我们的早餐是馕、烤鸡、煮鸡蛋和牛奶。

      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城区内的主要景点。早上8点小阿带着我们去城区游荡,费用是4万坚戈。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路上显得十分安静。车子行驶在大街上,总能看到耀眼夺目的建筑,带着几分神秘的色彩。

      阿拉木图曾是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著名的苏式建筑成为阿拉木图的标志,点缀着都市的繁华与时尚。阿拉木图酒店、哈萨克国家马戏院、国家宫廷、国家图书馆、麦迪奥滑冰场、哈萨克斯坦宾馆等著名的建筑从车窗中闪过,让我们叹为观止,惊艳了我们的目光!散落在大街小巷中的天主教堂、伊斯兰教堂和佛教寺院等,多元文化融合于一体,各种宗教在这里交融着。

      了解哈萨克斯坦必须从阿拉木图开始。

      在阿拉木图的主要街道走马观花般地转了一圈,第一站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央国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哈萨克斯坦,还是中亚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坐西朝东,坐落在一处花苑之中。博物馆内非常清静,参观者甚少。展出的文物颇多,有300万件藏品,展现了哈萨克斯坦从远古时代到近代以来的历史。大厅为上下二层,对各个时期的主要历史建筑都用模型制作出来,让参观者感受到哈萨克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博物馆内还陈列了一批成吉思汗时期的历史文物和服饰乐器等。颇为有趣的是,博物馆内另有一个纪念品陈列厅,里面的东西可以出售,也可以去讨价还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陈列的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比如文献、石刻等方面,上面书写的大多都是古汉语,而鲜有俄文或突厥文。

      在中央国家博物馆的广场上,就能看到著名的独立纪念碑耸立在共和广场中央。纪念碑位于萨特巴耶夫大街和巴伊塞托夫街的交汇路口。纪念碑顶部为高6米的金武土站在有翅膀的雪豹上,象征着哈萨克坚强的民族精神。碑脚下有四座雕塑,分别为天上的的智者、大地的母亲和两个骑马的孩子。

      我们兴致勃勃地在纪念碑前拍照时,突然又下起了大雨,几个人都赶紧回到车上了。

      中午小阿带我们去市中心的巴伊塞托夫大街,品尝乌兹别克斯坦人的抓饭。抓饭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美食,在阿拉木图开抓饭店的多半是乌兹别克斯坦人。这家餐厅坐落在闹市区,外墙上涂着五颜六色的几何图形,一点也不觉得俗,反而是充斥着极强烈的异城风情,给人以温馨的视觉印象。店内的装饰风格像可汗宫殿一般,陈设精致,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冲着我们微笑,将我们带到餐桌前坐下后,马上端上来一盘切成小块的馕。这个是餐前的零食,又脆又嫩,还带着一点甜味。她双手递上了食谱,让我们点餐。

      我们点了四份抓饭,一道由西红柿、黄瓜和洋葱组成的蔬菜沙拉,还有一道炖羊肉和四杯红茶。炖羊肉上桌时香气四溢。乌兹别克炖羊肉是一道慢炖的肉类菜肴,羊肉与洋葱、胡萝卜、土豆和各种香料一起炖煮,肉质柔软鲜嫩,口感丰富。

      新疆抓饭的主料为大米、胡萝卜、洋葱和羊肉等,所不同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抓饭制作过程更讲究细节。胡萝卜选用的是橘色的,里面的食材多了鹰嘴豆和葡萄干,主料与香料的融合非常明显,令人唇齿留香。乌兹别克斯坦的抓饭从地区和原料上划分有40余种,比如鹌鹑抓饭、撒马尔罕抓饭、干果抓饭等等,根据用途还可分为婚庆抓饭、茶馆抓饭和宫殿抓饭等。

      吃完抓饭,再喝一杯浓厚的红茶,既解腻又舒爽。

      阿拉木图的景点比较集中,基本都在潘菲洛夫公园附近,最远的步行也不会超过半小时。     

      午饭后至果戈里大街的潘菲洛夫公园,这时雨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公园中央是潘菲洛夫将军的雕像,公园北侧是28勇士纪念园。28勇士纪念园内林木茂盛,松柏苍翠,鲜花丛中掩映着光荣纪念碑和长明火。这座公园是前苏联时期的遗存,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纪念在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中牺牲的潘菲洛夫师(哈萨克师)28名勇士而建造的。

      在阿拉木图旅行,行程中一定少不了升天大教堂。升天大教堂坐落在潘菲洛夫公园的南侧,是阿拉木图的标志之一,从远处就能看到它高耸入云的金色穹顶。教堂外鸽子成群,喂鸽子也成为这里的一项最主要的活动。走在阿拉木图的街上,不经意间总能看到圆穹式的伊斯兰教堂建筑物,但当地最大的教堂就是这座东正教堂。它始建于1907年,全部是木结构的,是阿拉木图少数幸存的沙皇时代的建筑。走进教堂大厅,被绚丽多彩的壁画和镀金的圣像所深深地吸引着,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和信仰的力量。教堂内部的圣像及壁画,各个都是精致的艺术品,均由俄罗斯工匠绘制。今天做礼拜的人并不多,不过里面很安静,坐在一旁默默的听着圣歌的声音。

      到阿尔巴特街时,雨又下大了,路边停满了各种车辆,转了半天也找不到车位,只好作罢。它与莫斯科的阿尓巴特步行街同名,充满了时尚潮流,年轻人云集,咖啡馆和餐厅目不暇接。十几年过去了,至今印象深刻。

      在路边看到一家咖啡店就进去了。几个人坐下来要了杯咖啡喝起来。咖啡馆还卖馕,有几位当地的中年男子,他们都喝红茶,将馕蘸着茶水吃。

      阿拉木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交通便利,还有一条地铁线路,也是哈萨克斯坦唯一拥有地铁的城市。小阿带着我们进入地铁站乘坐地铁,体验了一下这个在世界上长度最短,车站最少的地铁,全程8.5千米,地铁站车票80坚戈。地下犹如一座艺术宫殿,每座地铁站的装饰都不尽相同,在月台的尽头和通往地铁上方的承重墙上,用马赛克铺就的名人画像和其他艺人作品数不胜数。

      阿拉木图最知名的巴扎——绿色巴扎,位于潘菲洛夫公园以北,是阿拉木图最接地气的地方。用马赛克铺就的大巴扎,已经有百多年历史。今天是周一,大巴扎休市。听小阿说,巴扎一共有两层楼,市场的摊位上摆满了当地的乳制品、肉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还有多种香料等。市场上弥漫着水果的香气和香料、巧克力的味道。当然这里能看到更多的民族风情,即使是什么也不买,只是在这里逛一逛就是一种享受。

      原计划坐缆车上海拔1100米的科克托别山,在山顶上俯瞰阿拉木图城区的全景,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可是天公不作美,向晚时分依旧是雨绵绵,雨中什么也看不到,只好取消。

      天色不早了,小阿带我们去一家格鲁吉亚餐厅。店里的气氛很舒服,陈设精致,营造出一种欧洲风格与中亚元素融为一体的浪漫氛围。我点了土豆水饺、梅子酱鸡肉、烤肉和黑面包等。尤其是土豆水饺都说好吃。晚上的行程还没有结束,大家只是小喝了几杯高粱酒。

      晚餐后,小阿陪我们来到阿拜国家歌剧院。可惜这几天是空档期,想看一场精彩的歌剧也落空了。阿拜国家剧院是旅行者的打卡地标,也是阿拉木图主要的演出场所之一。这是一座斯大林主义建筑的典范,将古典希腊建筑元素与苏联建筑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的最高水平。剧院以哈萨克斯坦诗人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名字命名。

      小阿开车送我们去住地的路上,暴雨倾泻而来,到小区门口时,几个人跑步回到住所,衣服都淋湿了。

      明天就要离开阿拉木图了,大家似乎还不够尽兴,李医生嘟囔着还要喝酒,一个个都兴致盎然,于是拿出花生米、牛肉干和水果等,斟满了酒杯,说着一天的游历和感悟,痛快地喝完了一瓶高粱酒,才算结束了今天的行程。

                                                        8月29日

      早饭后,收拾好行李,阿拉木图的行程结束了。这座中亚的第一大城市,融合着亚欧文明的氛围,流露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味道,简单又不失优雅,带着一点淡淡的微笑,是一个四季都可以游走的城市。

      很显然,我还要再来的。小阿说下次我们再来阿拉木图,他会在霍尔果斯口岸迎接我们,直接去恰伦大峡谷或其他景点,可以省去不少时间。当然也可以直接去免签的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就坐落在离哈萨克斯坦较近的边境上,两囯之间的陆路口岸已经开通,一起串玩也非常方便。

      8点小阿送我们去国际客运站。

      我们乘9点的大巴车返回霍尔果斯。这趟大巴司机仍是那个胖子,他向我们笑着打招呼呢!中途在加油站旁边的咖啡馆休息了十几分钟,每人吃了个烤包子,味道好香。

      午后1点多到霍尔果斯口岸,等待过关的车辆排起了长龙,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开始下车安检。在安检大厅又等了二十几分钟,才开始放行,进入中国安检大厅时已是北京时间下午4点多了。

      前脚刚迈进国门,倒钱的贩子立刻将我们围起来,嚷嚷着要回收坚戈,坐地吃差价。还剩了万把元坚戈,放在包里也没有用,只好以1比59回收了,又少了几百元。

      在停车场交了停车费,于下午5点多驶入G218国道南下去伊宁。经过可克达拉市境内时,李医生唱起了《草原之夜》,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可克达拉确实改变了模样,过去的可克达拉农场,如今已经是可克达拉市和兵团农四师师部所在地了。伊宁距可克达拉30千米。在可克达拉出口下高速公路,沿着城区的主干道行驶,观赏着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城市。一条伊犁河穿城而过,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些许生机。河岸两边绿树繁茂,金色的稻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座为屯垦戍边而生的城市,一座花园式的城市,是天山脚下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霍尔果斯至伊宁110千米。于傍晩7点多到达伊宁市。街上的花草树木葱茏茂密。大约是伊犁河谷的风带来了湿润的空气,明显感觉到比新疆许多地方都湿润。

      晚上在一家民族餐厅喝酒,点了缸子肉、簿皮包子和几个下酒菜,大家喝得很开心!酒罢,风大,感觉身上有点儿冷。

      下榻安觅酒店。


                                                      8月30日

      早上起来,天麻麻亮,我沿着伊犁河畔慢跑,感受着伊犁河谷的气息。7点多结束了一小时的晨跑时,已经是阳光明媚的早晨了。回到酒店,与大伙在酒店附近的一家老汉阳餐厅吃碗热干面,还喝了碗老醪,很爽口!

      8点多开车去喀赞其民俗街。喀其赞民俗街位于伊宁市东南角,是以维吾尔族为主及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是伊宁的形象窗口和4A级旅游景区。

      喀赞其民俗街的大门是一座蓝色的建筑,门口鸽子成群飞来,喂鸽子成了进门的第一道环节。门口有卖玉米粒的小贩,5块钱一袋,几个人喂着鸽子,再摆拍几个镜头才算对得起这个大门。街巷中不时出现载着游客的蓝色马车,马蹄声声入耳,感觉十分接地气。街巷两边都是典型的维吾尔族庭院,各家各户的大门都敞开着,既是居民,又是商贩。院子里是典型的维吾尔族家庭布置,葡萄树下摆放着蓝色的小方桌,游客可以随意落坐。有开餐馆的,有开花店的,有开旅馆的,有开商店的,整个街区集吃住行和娱乐于一体,让游客感受着“新疆味道”。所到之处都是风景,门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利落。感受最深的是从街头到巷尾,处处可见的一种神秘的蓝色。所到之处都是蓝色的门窗,蓝色的墙面,蓝色的桌巿,蓝色的冰淇淋小推车,蓝色的马车,蓝色的街道,当然,还有蓝色的天空!这种蓝色似乎是天空的颜色,是大海的颜色,是心中充满希望的颜色!你会体会到这种蓝色的魅力,也只有新疆才具有的色彩。新疆的蓝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赛里木湖的蓝,一个是喀赞其的蓝。

      街区很长,由南向北延伸至闹市区。每一家的风格相似却又迥然不同,门前和窗台上都摆满了鲜花,无不透露出一种优雅的美。逛着街,吃碗纯手工制作的冰激凌,喝杯酸奶,吃几个刚从树上摘下的无花果。李医生和李老师一路上不停地品尝着好吃的东西。馕、烤包子、凉皮、凉粉,抓饭、拌面、烤羊肉串等,街上的小吃多得让人难以抗拒!终于熬到11点多了,我和老韩坐在一家院落里大口朵颐。我吃牛肉包子,老韩吃拌面。两位女主此时已经没有了胃口,笑着说:“胃口太小了!”

      饭馆老板是个地道的维吾尔族小伙子,非常热情。他告诉我们,他是这座庭院的第三代主人,他家的院落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那种充满着自豪和骄傲的感觉溢于言表。

      吃罢午饭,几个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喀赞其。在闹市区见到一家维吾尔族小伙的理发馆,我和老韩坐下来理发。老韩是板寸,我是毛寸。小伙子穿着时尚的休闲装,手艺也是非常地道,理发每人30元。

      逛完了喀赞其村,意犹未尽,又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伊宁城区西北角的六星街。来伊宁,六星街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地方!当我们进入街区的时候,就被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异国风情深深地感染着。街区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既有维吾尔族风格的木雕、石雕、浮雕及各式铁艺门廊组成的建筑格局,有欧式风格的尖顶小阁楼,也有伊斯兰风格的半弓形窗棂,还有俄罗斯铁皮尖顶的木屋门廊。六星街,以其独特的六角形街巷而闻名,这种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有所不同。六星街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由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规划设计。街区平面呈圆形,有6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把街区分成6个扇形地区,中心为学校、商铺、清真寺等公共建筑,外围为居住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模式。不同风情的街道,代表着不同风格的社会文化。

      这是一条古老的街区,可以说伊犁的风情和美食都在这里呈现岀来了。贯穿始终的是吃住行一条街,除了新疆所有的名小吃,还有大小不一的茶馆和酒吧。

      从小巷深处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声,恬静而优雅,古朴而神秘,似乎永远都走不出这个蜘蛛网一样的世界里。

      老韩陪着两位女主在幽灵似的迷宫里摆拍着,每一扇五彩门窗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每一个民族服饰店都是道具,每一处小吃店都是网红打卡地,一时半会是不会岀来的。

      正午的太阳格外刺眼,我感觉有点累了,就坐在一个小院的葡萄树下乘凉。门口摆着盛格瓦斯的大桶。格瓦斯是用蜂蜜做成的饮料,甜而不腻,散发出来的清香味让人沉醉不已。我连喝了两杯。

      我卧在躺椅上打起盹来。

      下午5点多我被嬉闹声叫醒,老韩和两位女主终于逛腻味了!阿门!

      今天还有一个行程没有完成呢!赶紧开车去城南5千米处的伊犁河大桥。到了伊宁,伊犁河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风景呀!伊犁河在天山雪峰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优雅。伊犁河大桥呈南北走向,桥下水流湍急,河边树木茂密,草坪上聚集着不少年轻人,有煮鲜鱼的,还有烤羊肉串的,有三五成群在一起开怀畅饮的,也有在草地上唱歌跳舞歌舞的,构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

      我从车上取下简易的小桌子,摆在草地上,泡了一壶广西的六堡茶,与老韩慢悠悠地品味着。     

      李老师在吊床上制作抖音。

      李医生在河边的树上摘下许多海棠果,放在桌上让大家尝一下,味道酸甜爽口,我吃了好几个!大片的海棠树红灿灿地映衬着美丽的河岸,耀眼夺目,秋林红果,成为伊犁河边的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

      日落时分,天边的云彩飘落在河边,万道霞光映照着伊犁河大桥,由东向西流淌的河流瞬间变成了星星点点的长龙。

    梦中的伊犁河,带着我挥之不尽的梦想。年轻的时候,我有一个伙伴叫老朱,我们经常黏在一起喝酒,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老插,那段乡土情深深地埋在我们的心底。80年代初,他娶了一个伊犁媳妇,叫小红。小红不仅从伊犁带来了伊犁大曲,还带了她漂亮的妹妹小梅。老朱开玩笑说,让我娶小梅做媳妇。可是,当时小梅还在读高中,我连想都不敢想啊!有一次傍晚,酒后我回家时,她正好住校,又是同路,一路上我们谈了很多话。她开朗活泼,也非常健谈,虽说还不到18岁,可是她显得很成熟啊!她身材高挑,有一双清澈的眼睛,眼睫毛也很好看呀!

      老朱的住处是电大的宿舍,一间房子却是多功能的,客厅、厨房、餐厅和卧室均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几乎每周都要在老朱的宿舍里喝酒,那时候我们都是单身汉,只有老朱成家立业了,这间小屋就成了我们喝酒的好去处。她们姐妹俩情不自禁地讲述着伊犁河的美景和传说。我们身处石油河,石油河的长度只有100多千米。伊犁河全长1236千米,是跨越中国和苏联(上世纪80年代哈萨克斯坦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的国际河流。从左宗棠收复伊犁,还有伊犁河谷的自然美景,伊犁河成为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于伊犁尤其是伊犁河的印象总是那么美好!当年那个美丽而又充满着浪漫的女孩小梅已经不晓得行踪了!而美丽的伊犁河依旧充满着迷人的气息,向着远方的哈萨克斯坦流淌着。

    新疆之美在伊犁。

    晚上在距离伊犁河不远的一家餐厅饮酒。点了一道蒸马肉,一道皮辣红,一道清蒸冷水鱼和一道清炒小白菜,每人还有一份缸子肉。缸子肉味道香浓,口感鲜美,与内地的清汤羊肉很相似。

      大约是李医生的酒有点多了,她兴奋地唱起了《阿瓦日古丽》,老韩和李老师竟然伴起了舞,惟妙惟肖,场面十分精彩!幸亏餐厅已经没有客人了,餐厅老板竟鼓起掌来。

                                                    8月31日

      早饭仍是热干面。8点多向昭苏方向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昭苏。昭苏的石人像和网红打卡地天马浴河都是大家所向往的景点,尤其是后者,是昭苏的“金字招牌”。李医生在伊宁时就嚷嚷着这是昭苏之行的重头戏!

      驶出伊宁市的伊犁河大桥,很快就驶入期待已久的伊昭公路。伊昭公路是古丝绸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伊昭公路全年只有6月中旬到9月底才能开放,比独库公路的开放时间更短。车子行驶于悬崖陡坡之上,沿途翻越乌苏古道上的安格列特达坂,一个接一个的弯道,两侧悬崖深涧,蜿蜒险峻,仿佛穿行在白云之上。安格列特达坂观景台是伊昭公路的最高点,海拔3000多米。站在这里,尽情地感受群山和杉林,一览伊昭公路的全貌。天高云淡,绵延的山脉,茂密的云杉,高低错落的山峰,一路上都是流动的风景。横亘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乌孙山,海拔由2000米上升至3500米,它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特克斯、昭苏的界山。沿途的雪山、峡谷、松林、草原、花海和河流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观景点都设有停车场,中途几次停车,风景触目可及。

      进入昭苏境内后,风景越来越好看,群山之间成了起伏的丘陵,地势逐渐开阔起来。

      伊昭公路全长180千米,3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穿越了乌孙山,纵贯伊犁河谷地带的绿洲和湖泊。

      一路上几个人总拿它与独库公路相比。我以为两个各有千秋。从路况来说,都差不多;从景色方面来说,伊昭公路的视线更开阔一些,即使是远处的湖泊都能看到。独库公路两侧的视野相对来说受限制,有高山阻隔。伊昭的景色更通透一些。独库公路多了一份硬朗,而伊昭公路则多了一份江南的秀气。

      到昭苏县城后,直奔不远处的石人像。石人像散落在草原上,数量不多,却十分珍贵。石人系隋唐时突厥游牧民族的墓前石人。其中一尊石人雕像引人注目,石人高230厘米,面东而立双手抱置胸前,右手似执有硫、盏之类的东西,头发多辫,腰间刻有古代民族文字。我在这尊石像前端祥了很久,也拍了好多照片。

      中午在县城吃碗汤饭。汤饭是用羊肉汤做成的,小面丁酷似鸡舌头,里面还有羊肉丁和土豆、胡萝卜丁。汤饭开胃,我吃了两碗!

      下午3点到网红打卡地天马浴河观看表演。原定的下午4点的表演,改为傍晚六点半。无奈之下,只好沿着特克斯河漫步。

      特克斯河这一段滩浅水缓,水草丰美,大约就是表演“天马浴河”的最佳地段。

      中午的时候,风和日丽,可到了傍晚时分,天色灰蒙蒙的,风也大了,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终于等到表演开始了,牧马人扬起马鞭,一声吆喝,马群瞬间跃入河中,在特克斯河上奔涌而起,水花飞溅四射,场面相当壮观,引得众多游客争相拍照。遗憾的是马匹有点少,只有二十几匹, 与介绍的少了许多。

      昭苏天马,又叫伊犁马,从古至今,伊犁马都是中国最好的马。据了解,作为中国天马之乡,天马是昭苏重要的名片,也是重要的产业,2022年昭苏县马匹存栏超过12万匹,是全国马匹存量最多的县。除了“天马浴河”以外,在天马文化园里面,还有天马表演等节目。

      晚上7点看完表演后,南下特克斯。原计划要去夏塔古道,其他人都不赞成,也只好取消了。这条古道是古丝绸之路上最险峻的古隘道,被称为“穿越天山的冰梯天路”。一路上还能看到雪山、冰川、溪流和草原等多种景观,也是探险家和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晚上8点多到八卦城特克斯县。昭苏距特克斯县城64千米。在八卦城中心的天坛广场逛了一圈,这里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地方,聚焦的人较多。特克斯的风有点大,吹得有点儿冷,赶紧驱车来到了不远处的离街。


      离街是八卦城之行必不可少的景点。八卦城的老百姓们有句口头禅:留住一座城,记住一条街。

      “城”指八卦城,“街”指离街。八卦为乾、坤、震、𢁉、坎、离、艮、兑。八卦城的八条街都是以八卦的名字命名的。

      离街是八卦城的民族风情步行街。离街大约有一千多米长,由7条巷道和多个民族院落组成,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6个民族的居民常年在此居住生活。走进离街,西域特有的干打垒式的街巷,一扇扇油漆斑驳的门窗,粗犷简洁的红砖院墻,墙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涂鸦,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李医生和李老师索性拿着自拍杆打卡拍照,配上音乐就是很美的抖音呀!

      走在小巷中,几乎看不到其他游客,只有我们几个在游荡着。也许天还没有黑呢,我们找到一家客栈住下来。老板是个年轻人,他说,现在是旅游淡季,标准间只收100元。我们在房间里简单洗漱了一下,到街巷中寻找饭馆。

      晚上9点多了,天色渐暗,可是街巷中仍看不到人影,却找到了一家小餐馆。这家餐馆与我们下榻的客栈一样,是一个宽敞的院落。老板是一个南方姑娘,她主要经营炒菜和烧烤。我们点了几道家常菜,喝起了小酒。这位南方姑娘很热情,又为我们送了两道菜,坐下来与我们一起喝酒。她说,离街在半个月前还是很热闹的,每到傍晚,她和厨师忙得晕头转向。现在是淡季,过几天她也要回南方了,到明年五月份再来八卦城。

      酒罢,天黑了,离街的灯光也亮了起来,寂静的夜空中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回到客栈后,大家的兴致还都很高涨,无奈之下,我又泡了一壶广西的六堡茶,几个人穿着羽绒服在院里聊天。李医生往桌上放了下酒的花生米和麻辣牛肉干,还要继续喝酒。在这神仙般的离街之中,月光洒落在身上,仰望星空,坐在民宿的院落里,一杯茶,两杯酒,谈天说地,很惬意呀!

      值得一提的是,特克斯的水质特别好,洗澡时感觉肌肤特别润滑,我经过测试后,可以当矿泉水饮用。我走过许多地方,广西防城港的水质最好,大约其次就是特克斯了。

      特克斯县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特克斯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9月1日

      早上起来,老韩还打着呼噜,我穿上冲锋衣去天坛附近拍日出,天色还没亮,街上有些凉嗖嗖的。

      八卦城从一环到四环,环环相扣。过去听说特克斯是国内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城市,我在无意中却发现了红绿灯!在天坛广场用无人机拍了一圈,八卦城尽收眼底。等到日出东方时分,又拍了好多视频才收工。八卦城中心的小博物馆里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更没有什么渊源可以追溯下去。当然,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搞一座八卦城也是费了功夫的啊!

      听说八卦城有家包子好吃,几个人找了半天才找到包子铺。包子是胡萝卜和羊肉馅的,确实挺好吃的。几个人要了一盘包子,就着稀粥,竟然全吃光了!

      早上8点多离开了八卦城,向琼库什台村方向行驶。路边的特克斯河非常好看,宽阔的河面被大小不一的沙滩分成许多河叉,被低矮的绿树和泛着金色的胡杨簇拥着,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油画!特克斯河在山脚下泛着耀眼的金光。

      特克斯县城距离喀拉达拉乡的琼库什台村90多千米,一路上的风景很诱人,时常停下车来观赏。翻越了一座山,出现了一条乳白色的河流,当地人都称它为牛奶河。它是库尔代河的一个支流,主要是由于河水富含大量的矿物质所致。

      行驶了将近3个小时,翻过了四座山峰,老远看到了炊烟,才算进入了海拔2185米的琼库什台村,路两边茂密的云杉和起伏的群山峻岭让人心情舒畅。库尔代河穿村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有了河流的村子,就有韵味,就有故事了。

      整个村落就掩映在群山峻岭中,村民的小木屋散落在角落里,还有带着商业气息的客栈也融入其中。村子的尽头被清澈见底的库尔代河包围着,蜿蜒的河流泛着金光,云彬的倒影映在河中,水边的小石头晶莹剔透。正好有一群羊从河边赶过来,放羊的牧民骑马挥鞭,与河水同框煞是好看!

      本来计划要在琼库什台村住一宿的,可是大家都觉得从村头到村尾已经逛遍了,还是赶路吧!

      晚前赶回特克斯县城,由县城外环东去。

      蜿蜒的巩乃斯河在路边陪伴着我们,河谷被绿洲包围着。

      晚上8点到达肖尔布拉克镇。中国因酒而生的城镇数不胜数,而因为一部电影而闻名遐迩的小镇就是肖尔布拉克了!我曾于2010年10月到过此地,都是因为张贤亮的小说《肖尔不拉克》和同名电影。当然还有早年喝过的伊犁大曲。我青年时代,最喜欢的白酒品牌是青海的互助大曲和新疆的伊犁大曲,而伊犁大曲的原产地就在肖尔布拉克。因为新疆建设兵团的七十二团是伊犁老窖酒厂的生产基地,肖尔布拉克就成了伊犁酒的代名词。

      肖尔布拉克比十几年前热闹多了,光酒厂又多了五六家,街道也宽了许多。

      到伊犁大曲的老家了,岂能不喝酒呢!小镇就一条街,在下榻酒店旁的餐厅里点了一桌菜,几个人喝将起来。李医生向我问起了张贤亮的小说《肖尔布拉克》,我侃侃而谈。她表示回酒泉后,第一时间读一下原著。李老师已经在手机上搜索到了原著,她给大家读了小说的开头。

      岁月静好,留下的痕迹越来越模糊了,可是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故事依然是那么美好啊!当年围炉而坐,喝着2元一瓶的伊犁大曲,谈着传奇般的肖尔布拉克,还有那个美丽的叶娟,真是醉了啊!

      下榻福锦荣酒店。

                                                    9月2日

      早上的行程是参观伊犁老窖酒厂博物馆,可是酒厂博物馆10点才上班呢!早饭后,为了消磨时间,大家去镇上的几家酒厂门前拍照。好在几个人都是酒友,对酒文化颇有兴趣,等一两个小时也是值得的啊!

      熬到10点,买了门票后,讲解员带着我们进入酒厂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门前是一座被白杨树和柳树掩映的花园,花园中盛开着鲜艳的喇叭花、马兰花和牵牛花。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花丛中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竟然摆放着大小不一的藏酒坛!这数不清的酒坛,大的盛酒2000斤,小的盛酒500斤,讲解员告诉我们,足足藏酒500吨!大部分都是私人定制的藏酒,坛子上面有编号,写着品名和酒精浓度,还有收藏人的名字。通常酒都是窖藏或是放置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储存,通过年份的变化变成陈年老酒。可是酒放在露天下,却是头一次见到!

      信不信由你!

      讲解员介绍说,这是全国第一家晒酒,越晒越好喝,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秘诀。

      花园中还有一座酒塔,登上酒塔俯瞰整个花园,一坛坛酒如同一座丰厚的历史宝库,蕴藏着无穷的财富和故事。

      博物馆是一座二层楼,里面展示了伊犁酒厂的发展历程,还展示了不同时期生产的各类产品。还专门设置了品酒区,供游客免费品尝。我们品尝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浓香和酱香型的白酒。老韩为李医生和李老师拍了许多喝酒的照片。

      11点离开肖不拉克,继续东去。12点在新源县城吃碗拌面。中午1点多到那拉提,参观花海。

      下午3点多到独库公路那拉提路口,驶入独库公路。那拉提路口是独库公路的转折点,向北去独山子是独库公路的终点,向西是进入伊犁河谷的通道之一。我曾于2018年9月16日下午由库车大峡谷入独库公路,晚上入住巴音布鲁克的一家酒店,次日下午由那拉提继续北上独山子和克拉玛依,将独库公路全程走完。独库公路全长561千米。

      独库公路连接南北疆,横亘祟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宛如一条巨龙盘卧天山南北。由于地形特殊,急弯陡坡较多,风景也是变化无穷。草原、沙漠、冰川、雪山和湖泊等地貌形态在交替出现。刚才还是阳光明媚,马上就风雨交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在逐渐变化着。海拔由那拉提的1800米,逐渐上升到3000米左右,到铁力买提达坂时,海拔达到了3400米。下午5点到巴音布鲁克草原时,下起了大雨,堵车半小时。温度也在不断降低,由那拉提的20度,气温下降至5度,车上开着空调呢,大家不得不穿上羽绒服保暖。

      大龙池和小龙池的水还是清澈的。

      于晚上10点多到达库车县,在独库公路段行驶了306千米。

      下榻郊外的一家客栈,方便明天去克孜尔千佛洞。

    天山南北,冰火两重天!刚刚经历了风寒骤雨,现在又是热浪袭来。库车气温高,夜晚温度也在20度以上呢!夜间睡觉盖被子忒热了!

      睡前,在酒店楼下的餐厅喝了几杯酒。

                                                      9月3日

      早饭后,往拜城县克孜尔乡的千佛洞方向前进。

      我们是幸运的,在早上的新闻中得知,独库公路因雨夹雪道路结冰,于上午10点采取暂时封路措施,已经禁止通行了!

      10点多到千佛洞时,清澈的克孜尔河吸引了我的目光,便下车在河边漫步。10年间,我这是第三次来此地了,可是前两次居然没有好好欣赏克孜尔河。克孜尔河宽阔而清澈,岸边的胡杨和红柳点缀其间。

      河对岸的克孜尔千佛洞横亘在白杨树和红柳丛中,泥土墙面的石窟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恍惚间觉得它成了人们心中膜拜的圣地了!

      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石窟始凿于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叶,早于敦煌莫高窟300年,于8世纪后逐渐被废弃。克孜尔千佛洞是洞窟、雕塑和壁画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成独有的龟兹风格。

      老韩指着石窟说,“有点儿像干打垒筑起的城堡!”

      鸠摩罗什的雕像,韩乐然的遗迹,都会让我感动!鸠摩罗什生于龟兹,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秦高僧,圆寂于西安的草堂寺。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没有游客,只有几个管理人员。第二次来的时候,已经有了导游,游客也有不少。今天游客多到数不清了。

      供游客开放参观的只有几个洞窟,甚至洞窟中的壁画和雕塑已经破碎不堪,可每一次都感觉特别新奇啊!它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神奇的魅力,即使是下了石窟的台阶,仍然会回过头去看看石窟的泥巴墙,还有一个个神秘的洞窟……

      中午在克孜尔乡的街上吃抓饭。

      下午进入拜城县黑英山乡境内的克孜尔魔鬼城。克孜尔魔鬼城处于原始状态,是一处典型的雅丹地貌聚集区,许多地方还是塔里木油田的作业区,散落在魔鬼城中的红色抽油机,成了风景中的点缀。祼露的岩层被大自然雕刻成各种形态,有的状如怪兽,有的形似古堡,有的像是人物,大小不一的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神秘色彩。除了我们几个外,偌大的世界里仿佛是一座迷宫,安静得只等怪兽出场。一丝风都没有,火辣辣的天气让人无处躲藏。

      两位女主换上红裙爬到形似古堡的土丘上,摆着各种姿势,老韩在下面为她们拍摄。她俩一会儿要拍视频,一会儿要拍照,反正老韩有的是耐心呀!

      我在周边拍了一阵,感觉热得不行了,回到车上喝尽了两瓶矿泉水之后,他们才意犹未尽地回到了车上。

      在克孜尔魔鬼城南侧的平地上有一处烈焰泉。我们驱车找到烈焰泉的时候,已经聚集了十几个游客。烈焰泉呈圆形,面积大约有两三平方米,一池浑浊的水在翻滚着。旁边放着一堆劈柴,为了方便游客点火燃烧。老韩拿起一块柴禾板,用打火机点燃后,轻松放入水中,立刻升起了火焰。水火不相容,但是在这里是相容的。烈焰泉周围是塔里木油田的作业区,这无疑是一口废弃的天然气井口,才会出现水火交融的景象,否则即使是在魔鬼城里再变什么戏法也是徒劳的呀!

      傍晚去库车境内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2千米处,在盐水沟河谷东侧,克孜尔千佛洞对面。相距10年间,我这是第二次凭吊土塔。看到它,就会过目不忘。2013年9月首次到访土塔,那时还没有卖门票,戈壁滩上除了这座烽燧,什么都没有,南边是干涸的盐水沟河谷,北边是克孜尔魔鬼城。今天已经成了4A级景区,并建起了景区售票处和博物馆。我是老年人,优惠政策是半票,用手机微信扫了7元。同行的伙伴们坐在车里发抖音,对荒漠中的烽燧不屑一顾。我倒是兴趣盎然,到了库车不凭吊烽燧是万万不行的!

      我首先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对这座烽燧和烽燧的历史做了详尽的考证。在我的印象中,克孜尔尕哈烽燧是迄今为止,是新疆境内已发现的历时最长、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夯土建筑烽燧遗存。我曾在《西行旅痕》一书中对这座建筑有过详细的描述。所谓烽燧,夜里点火为烽,白天放烟为燧,烽火狼烟一起,警报一路传递下去,直达长安城。它作为汉代的报警系统,是长城向西的延伸。在汉代时期,烽燧是西域最主要的边防哨所,它遍布天山南北,与古丝绸之路中道、北道走向一致,护卫着丝路的畅通。

      通往景区的道路是一千米,可以买票坐观光车。我为了寻找过去的记忆,仍坚持徒步。通往景区有专门的木质栈道,栈道两边插上了西汉的大旗。到了烽燧时,仍旧是我一个人。这是我的专场哦!与对面不远处的克孜尔石窟相比,十分冷落。看起来,人们对这座烽燧还缺乏了解。

      古老的克孜尔尕哈烽燧矗立在干涸的盐水沟河谷之上,河谷早已断流而干涸,与荒漠融为一体。奇特的古塔高约十五六米,宽约四五米,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土夯木骨结构,烽燧顶上有望楼,望楼上还残存木栅残迹。

      它与甘肃的玉门关是同一时期的建筑,也都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戈壁荒漠中仅存下来的最珍贵的历史遗迹。

      晚上下榻库车县城的鑫玉大酒店。

      睡前喝一场酒。

                                                        9月4日

      早饭后,至西北20千米处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规模宏大,是新疆现存最大的佛寺遗址,也是新疆6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驱车到景区门口,门口有一片向日葵,我用相机对着向日葵拍了几下,掩映在向日葵丛中的苏巴什佛寺遗址群更显得格外神秘!

      他们三位都不下车,老韩说这光秃秃的遗址没有什么可看的,还不如在车里制作抖音呢!李医生和李老师头都没有抬一下,只顾做着抖音。

      以库车河为界,整个佛寺遗址被分为东寺和西寺两大部分。国道从中穿过,又将苏巴什佛寺遗址分为两半。为什么不能避开遗址呢?这么大的戈壁滩哪里都可以修路呀!对此,我带着疑问走进了遗址。10年前我第一次进入遗址的时候,可参观的范围非常广泛,也没有栈道。可是那天下着大雨,也只是走马观花了一下。那次整个西寺遗址内就我一个人,可这次遗址却有十几个游客,修了可供游客参观的栈道,除了栈道之外,其它地方都不允许进入。大约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我对这座遗址特别着迷啊!玄奘在书中叙述了他在苏巴什佛寺中所经历的故事。苏巴什佛寺在唐朝时期是相当繁荣兴盛的。

      我游荡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也只是整个遗址范围的五分之一,其它地方只能“可望而不可及”了。

      11点回到城区,库车王府门前有一条热闹的街道,叫做库车老街,就去逛了一圈。色彩斑斓的民族建筑风格,吸引了很多游客,成为库车城区必打卡的的地方。这条老街叫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所谓老街也只是近几年新建的,10年前还没有这条街。据说在清朝的时候,这本来就是一条繁华的集市。

      中午在老街吃抓饭,老韩劝我喝几杯酒。我说,晚上到依奇克里克再好好喝嘛!

      老韩有些不自在地挠着头说:“下午的路不算长,我开,你喝吧!”

      我说,还是不喝为好嘛!说话的时候,我有些纳闷了,这一路我中午也没有喝过酒呀!

      “大哥,你喝吧!”李医生边说边给我斟了一杯酒。

      李老师端着一盘羊蹄子放在桌上,眼神恍恍惚惚地看着我说,“让你喝,你就喝吧!”

      我感觉气氛不太正常啊!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几个人就在一起咬耳朵呢!

      我推开酒杯:“中午不喝酒。晚上喝!”

      “大哥……”李医生似乎有些难为情地说,“我昨晚上接到一个患者的电话,她在乌鲁木齐等我去治疗鼻炎呢。本来早上想告诉你,怕你生气嘛!下午把我送到库尔勒,我明天早上由库尔勒乘火车去乌鲁木齐……”

      我马上明白,东去库尔勒,与原来的行程是南猿北辙啊!原计划由依奇克里克油田旧址南下沙雅和阿拉尔,由阿瓦提南下至喀什和塔什库尔干,再由喀什至叶城,走沙漠公路到若羌,由若羌进入青海茫崖,最后翻过阿尔金山到甘肃。

      “老兄,已经出门半月有余了,大家都耐不住了啊!”老韩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你是行者啊!我们陪不住嘛!”李老师也凑过来说。

      我笑了,松了口气说,好吧!少数服从多数!

      不过,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像喀什和塔什库尔干都去过很多次了!唯一遗憾的就是依奇克里克油田旧址,几次都是擦肩而过啊!它同玉门油田、冷湖油田一样,都是被废弃的城镇遗址。大约我心中的油田情结忒深了,那些残垣断壁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碎片,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残缺的美,带着遗憾和无奈……

      想不到,行程才过半就戛然而止了!

      吃完了抓饭,即东去库尔勒。

      库车距库尔勒300千米。傍晚时分到库尔勒。下榻位于孔雀河边的塔里木油田宾馆。似乎已经习惯了这家宾馆。石油人住石油宾馆感到亲切嘛!更主要的是,为了能看到孔雀河。孔雀河在宾馆的北侧,在客房的窗口上就能看到诗一样的风景。这十几年来,在我的心目中,孔雀河成为库尔勒的代名词,库尔勒因孔雀河而美!

      想不到,过去人气十足的孔雀河两岸,如今萧瑟不堪!原来孔雀河已经变丑了!

      过去清澈的孔雀河,如今成了一潭死水。河面上堆满了飘浮物,水也不流动,散发着臭味。

      失去了风采的孔雀河,让库尔勒也少了几分妖娆和魅力!

      孔雀河大桥上的车辆倒是越来越多了。

      晚上在孔雀河边的美家餐厅喝酒。几个人嚷嚷着,要好好喝几杯酒,让我点菜。在喝酒前,李医生把账单给大家公布了一下,多退少补,把李医生的账结了。接下来几天的账目由李老师接管了。

      我点了四道菜:湘西炒粉、青炒丝瓜、红烧芋头、清蒸黄鱼。李医生笑着说:“四个菜忒少了,再加两个硬菜,六六大顺啊!”于是其他人都表示赞同,老韩又把菜单递给我。我没有看菜单,又点了一道红烧驴肉,一道韭菜炒豆皮。

      这家餐厅的菜品味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喝酒的兴致也就更浓了一点儿!李医生和李老师频频劝酒,我和老韩积极响应,结果天刚蒙蒙黑,就将两瓶酒喝尽了。明天李医生要去乌鲁木齐了,就此别过,江湖再见了!

                                                        9月5日

      早饭后,南下若羌。这条路线,我曾于2011年7月走过,由叶城沿着沙漠公路经过和田,由和田到若羌,在若羌住了一宿,由若羌北上库尔勒,途经尉犁到罗布村寨游荡了一个上午。

      快到尉犁时,出现沙尘天气,身处大漠,这里的天空似乎总被风沙笼罩着,一路上都是灰蒙蒙的。在罗布庄附近,见到一片较大的湖泊。这是台特玛湖。这片水域对我印象深刻,那次是早上经过的,天气睛朗,一路上都泛着耀眼的金光。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还簇拥着许多芦苇荡。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及且末河的中间河,湖水向南溢入喀拉和顺湖,从南部入罗布泊。

      此湖泊曾一度干涸,自2010年入夏以来,受周边地区强降雨以及车尔臣河(且末河)、若羌河上游泄洪等因素影响,台特玛湖湖面面积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大约300平方千米的水面,湖区周边红柳、胡杨、芦苇等植物面积明显增加,野鸭、野兔、水鸟等野生动物数量也呈增多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全长近25千米的台特玛湖特大桥,宛如戈壁荒漠中的一条巨龙,它是新疆最长的铁路桥。

      过了台特玛湖,下午2点到若羌。我第三次到访若羌。因为是沙尘天气,街上土头土脸,吃了碗拌面,在农贸市场买了点干货,赶紧离开了若羌。

      一路黄沙漫天,一路雅丹地貌,晚上9点多到茫崖。我是第三次到访茫崖。

      在下榻酒店的附近,找到一处灯火闪烁的饭馆,点了几道菜,喝了几杯酒,才算一天的谢幕。

      下榻茫洲大酒店。

                                                        9月6日

      早饭后去翡翠湖,没有其他游客,天阴沉沉的,湖面的蓝色没有那么惊艳。我前年10月来翡翠湖,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湖面的景色美到极致了!

      光与影之间的默契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并不妨碍李老师的兴致,她几次下到湖上摆拍。盐层深厚,有些地方是可以立足的。

      在翡翠湖停留了一个多小时,接着望北走,于下午2点多到冷湖。冷湖的天很蓝,云彩低垂。吃罢午饭,顺道去了石油基地遗址。与前年相比,许多废墟已经变成了平地,风雨浸蚀让这片角落越来越小了。

      石油人的情结,绕不开曾经熟悉的风景,绕不开那些曾经失去的记忆。

      一路北去,翻过当金山,过阿克塞,穿过敦煌城,于晚上8点多到瓜州。天色渐暗,人困马乏,只能歇在瓜州了。

      订好酒店后,三个人在下榻酒店的附近找到一家餐馆,继续喝将起来。我点了一道蒜拌茄子,一道凉拌豇豆,一道爆炒羊肉,一道清椒炒肉,一道西红柿炒鸡蛋,都是我曾来瓜州必点的几个特色菜。

      三个人喝了一阵子酒,老韩和李老师嚷嚷着要吃拉条子,结果一瓶酒还剩一两多,酒后我不吃饭,剩下的酒我全喝了。瓜州的拉条子确实筋道,拌上西红柿炒鸡蛋和清椒炒肉,实在是忒好吃了!我怕增肥,只好忍住了。

    回到宾馆洗漱了一下就睡了。

    微醺是结束一天最好的方式。

                                                        9月7日

      早饭后继续东行,过了桥湾,过了饮马农场,很快就到我曾插队落户的地方了。我忍不住,驶出高速公路,让老韩和李老师陪我去村里和知青点旧址看看。

      老韩笑着说,“这地方我陪你都来过两次了!”

      是啊,我来过不计其数了,但是每一次都让我感觉特别亲切呀!

      凭吊了知青点旧址,又去了几户老战友家看了一下,便在村口一处农家饭馆请几位过去要好的战友们一起来喝酒。老韩和李老师坐陪。

      我对老韩说,还有200多千米就到酒泉了,下午你开车,我要陪战友们喝酒了!与我一起喝酒的战友,年长的70多岁,剩余的都是60多岁了。说起农村的往昔生活,大家都感概万分。一位叫蔡丽萍的退休医师,她曾是大队的赤脚医生,她对过去的往事记忆犹新。

      有一年秋天,我感冒了,去大队保健站找她要几片药。刚一进门,她正要给一位媳妇打针,那位媳妇刚露出屁股时,她先朝人家的屁股上猛拍了一巴掌。我笑着赶紧出了门。过了一会儿,那位媳妇系好裤带笑着离开保健站后,她笑着对我说,那位媳妇是她的一位叔伯嫂子,两个人平常爱开玩笑。

      她的一席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起来!

      喝完了酒,大家伙儿都吃了碗拉条子才算结束。

      酒后与乡亲们告辞后,继续东行,在赤峡下高速往南向玉门油田方向行驶。玉门油田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尽管车上的其他人经常去,可是我却没有这个机会呀!所以,其他人没有反对,陪我一起逛老玉门。穿过赤金,经过铁人王进喜的故里不久,于下午3点到玉门老矿区。

      径直朝南走到尽头到石油河。过去车可以开进石油河峡谷里,现在情况变了,车不能进入了。我打开车门的一瞬间,风大得不行,其他人没有下车,我背着无人机往峡谷中走。看见石油河,还有峡谷两岸苍莽的山峦和井架,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感慨。吟出了诗人李季的诗句: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当我放飞无人机时,因风大而无法起飞,只好用相机拍了几张。

      晚上7点回到酒泉,给车子加满了油,李老师把账目捋清了,此次每人花费了13006元,剩余的钱都转到各自的微信账户里了。

      我下榻凯旋门酒店。老孙在酒店为我们接风,李老师家里有事先走了,老韩留下来陪我喝酒。

      买好了明天早上回西安的动车票。

      哦,退休生活像风一样自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