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人们都说方文山写的这首《青花瓷》歌词里,嵌满了东方瓷之意蕴。殊不知,这以“天青色”著称的瓷器并非是青花瓷,而是汝瓷中的“天青釉”色。青花瓷与青瓷从名字上乍一看容易误以为是同一种瓷器,其实不然。汝窑的青瓷极素、极美、极雅, 与青花瓷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呈现出来的却是天壤之别的美感。
汝窑“天青釉”色的形成,据说与北宋文艺皇帝宋徽宗的一个梦境有关。在梦中,雨过天青,朵云散去,露出一抹典雅清润的天青色。徽宗为之神往,写下“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令工匠烧制天青色的瓷器,最终成就了汝瓷的“天青釉”。千年前,汝窑匠人们倾心尽力,为徽宗,也为我们创造出的宋代绝美釉色,使我们追随至今……
“天青釉”色属于复合色和混合色,是一种介于蓝绿之间的色彩,视觉效果如同早春的烟雨天刚刚放晴,阳光被湿气浸染、在透过云边时的那一抹虚无缥缈,又如水面与天空相接处渐渐虚化融合的那一隙神秘离奇而又极富想象力的色彩。 此种自然色彩看似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若要在瓷器上呈现,难度极大。因其深浓浅淡、亦蓝亦绿、难有定律,若能烧制出天青色的瓷器,那可谓举世无双、空前绝后。
以下内容为情景假设。
难度虽大,但目标一定要实现,汝窑的匠人们开启了了不起的完成绩效之旅。目标是“天青釉”,以前或许偶尔烧纸出类似的瓷器。于是匠人们聚集在一起开始研究,怎样才能烧纸出理想的“天青釉”?他们通过技术分析和经验总结,制定出了材料配比和工艺参数,便开始实验。
结果,烧制出来的产品总是未达到宋徽宗的要求,眼看时间越来越紧张,匠人们夜以继日的尝试,调整配比、工艺,即使下雨天也不敢停滞。结果在一个大雨天过后,终于烧制出理想的“天青釉”色。但当时匠人们并不确定是天气的原因,重复了原来的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继续烧制,却又烧不出那天的“天青釉”色。于是匠人们又聚在一起商议,根据前后各种数据的对比,终于有位细心的匠人说,“是否因为天气的缘故,带来湿度变化的影响?”,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后,他们决定等下一个烟雨天来实验。结果,真的又得到了一批或者几个完美的“天青釉”色。于是人们意识到天气或者说湿度是一个重要参数,于是尝试在平常天气里也通过认为加大湿度的方式来尝试烧制,结果未能如愿,只有遇到阴雨天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湿度达到特定的数值,才能使烧制出天青色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再后来就有了方文山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邂逅。
至此,“天青釉”色虽仍难得,但终究掌握了规律和方法。而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场深度的绩效分析过程。从开始接到烧制“天青釉”色瓷器是绩效目标,在一次次失败之后,匠人们开始进行绩效分析。绩效分析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问题,从原材料配比、烧制的工艺参数,均做了数据化记录,分析结果和各个参数的关系。而当终于达到理想结果的时候,需要对各种数据做分析,确认哪些原因对结果产生了影响,通过不断地尝试最终达成理想的绩效结果。
在我们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管理人员认为当前的一些绩效问题是无解的,轻易的就放弃了精进改善的机会。而通过以上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加之不懈钻研的精神,绩效中的各种问题都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求是达明 巩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