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阳明《传习录》第32天
今天共读陆澄录五十二——五十五(72—73页)
今天由吴丹老师主持,昨天忘记预习,吴老师读时我也跟着读书,还算有点理解。重点交流讨论五二
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得见得?”
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译文:陆澄问,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伏羲以前太古时代的清明风气如何才能重现呢?”
先生说:“一天就是一元。人早晨起来,尚未待人接物,心中宁静,一片平和,就好像游历伏羲时代一样。”
王荣平老师说阳明先生说的有自身的局限性,一元是宇宙的一个周期,指天地从形成到毁灭的过程为129600年。
吴丹老师抓住了未有物接,心中宁静、平和这两个条件,是达到内心清明,回到伏羲时代的条件。
我从阳明先生心学理论的基础是孟子的“性善论”,那阳明先生说人早晨起来,没有待人接物,内心平和,指的是向内求,人性本善,只不过被外界事物遮蔽本心,人需要去私欲,存天理,这样也就像游历伏羲朝代一样。
刘静老师说的我没有特别明白,再听回话后再理解。
王胜男老师说五二是良知,五三是致良知。有道理,五三提到“知之、充之、遏之”。
最后王荣平老师总结: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五二,这个挺有意思。
不知不觉跟着共读会已经读了三十多天,收获很大,可以打开我们的思维,不能说谁对谁错,却能帮助我打开思路。每天读了《传习录》,这一天都没有白过,充实而美好的一天从读阳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