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面对失败的做法,则决定会继续失败,还是谷底反弹。《格言联璧》说:“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失败的根源不在别处,就在自己身上。反省自身,让过失无所遁形,才能创造翻盘的机会。
一、人败皆因狂
狂,是最大的敌人。
它让你盯着别人衣服的污渍,却看不见自己脸上的疮疤。曾国藩说:“傲乃败亡之道,言多贻害无穷。”仰着头颅,目空一切,最终会被命运狠狠地收拾。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攻陷北京,建立大顺王朝。原本,李自成可以建立不世的功业,只可惜,他败在鼠目寸光。京城是金山银山,李自成两眼放光,清理明朝国库后,又向明朝官员“借”银两。明朝后宫的妃子,迷乱了李自成的双眼,他贪图逸乐,变得与昏君无异。上梁不正下梁歪。主子如此,臣下自然跟着放肆张狂。刘宗敏等大臣,搜刮银两,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当闯王大军在京师胡天胡地的时候,危机已经在逐渐迫近。满清势力,一直是虎视眈眈的老虎。李自成荒淫,自然正中他们下怀。李自成腐败的统治,终于惹来吴三桂背叛、清朝大军围攻。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轰轰烈烈的皇权统治,被一个“狂”字,搅得烟消云散。预测一个人未来如何,看他狂不狂就好。
如果是一个谦谦君子,纵然没有大成就,也不至于祸从天降。
如果是一个狂妄小人,就算有滔天才略,最终也会损兵折将。
人生在世,千万别狂。天一狂,必有雨;人一狂,必有祸。
二、事败皆因贪
欲望是前进的动力,但贪欲过度,就成为灾祸。这世上,很多人贪功贪名,走到最顶的时候,突然倒下,跌得粉身碎骨。《管子》中说:“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不懂得见好就收,失败一定会找上门来。
丰臣秀吉出身于贫苦家庭,是个下级武士,身份十分卑微。他在流浪的过程中,被织田信长看中,成为织田幕府的家臣。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被杀害。机智的丰臣秀吉,便借着复仇的名义,剿灭叛军。一战成名后,丰臣秀吉东征西战,终于统一了日本。执掌大权后,丰臣秀吉励精图治,使日本恢复元气,国泰民安。可是,野心家永远不会安享胜利。丰臣秀吉心里盘算着,要征服朝鲜、攻陷中国、决战印度。以他的实力,这无疑是以卵击石,但丰臣秀吉已经被贪欲冲昏了头脑,看不清现实。他不顾一切挥兵朝鲜,结果被明朝重重地挫败,落得大败亏输。正因为他贪胜不知输,才把一手好牌全部输掉。盖伊说:“贪吃蜂蜜的苍蝇准会溺死在蜜浆里。”
很多时候,挫败并不是源于能力不足,而是太过精明、太过贪求。适时放下,后退一步,是能换取长久的胜利。
三、家败皆因怨
家,是放松歇息的港湾,不是剑拔弩张的战场。要是经常指东骂西,充满怨气,屋里人会活得无比累。《壶天录》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处家固然也。”负能量满满的家庭,无法凝聚祥和的氛围,甚至会酿成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