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怎么严肃地阅读,却开始看天蚕土豆的《元尊》。说实话,写得真不咋地,但就是有吸引力。因为我偏爱看这种小人物逆袭成长的故事,虽然这篇小说与之前看过的《斗破苍穹》《武动乾坤》之类的小说可谓大同小异,就连小说架构都极类似。好比我们看《死神来了》一般,相似的情节,相似的人物,甚至相似的开头与结尾,连拍五六次,仍然拥有大量拥趸,看得乐此不彼,真爱啊!
其实,这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
我想起给小侄女讲故事的情景。小侄女总喜欢让我给她讲故事,而且每次最爱听《包公审石头》。每次讲到包公对石头说话的那一段,就要哈哈大笑,笑得在床上打滚。有时候,她边听故事手上边玩玩具,看似无心,但就在包公开始对石头说话之前,她突然扭头笑眯眯地瞄我一眼,那眼神似乎带着一丝神秘的心领神会,下一刻,只听我讲:“包公对石头说:‘石头啊,石头,快说,你为什么偷小男孩的钱,你不说,我就打你!’”话音刚落,小侄女“咯咯咯”的笑声就应声而起,似乎此前所有的等待就为这句话,仿佛那句话就是开关,一摁就亮,一摁就响,一摁就开心,永不落空。那一瞬间,我恍然大悟,小姑娘听的不是故事,那是幸福!而我也沉迷于此刻,搂着笑个不停的小姑娘,我也乐翻了天。因为我讲的也不是故事,是满满的温情和童趣!
人总会有偏爱,这种爱不需要理由,也找不出理由。我对《元尊》这类型的小说有所偏爱,并非这类小说写得很好,恰恰相反,小说的文字实在烂,就像看小学生的习作一般,每次阅读的过程都让我既爱又恨,难受得紧,因为总要努力压抑着拿起红笔给他好好批改一番的冲动。这种感觉也许很多观众在看国产电影的时候也有相似的体验吧。
记得小时候我爸爸很喜欢看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一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人民警察,二是那个时代的连续剧少得可怜,每一部电视剧上映,都是万人空巷,收视率奇高。我爸作为多年身处一线的老刑侦,对该片自然是视若珍宝,爱不释手到舍不得看的地步。每天晚上提前一个小时沐浴更衣,端坐沙发迎候。可是常常让我感到不解的是,远离电视机,坐在房间里写作业的我,总能听到老爸不时发出可怕的咒骂,甚至有时还发出疑似摔遥控器的声音,吓得我以为老爸发现我偷听,赶紧把门关上。等我悄悄打开门缝偷听,却又发现没事,过一会儿老爸又爆发出爽朗舒心的笑声。让我俨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一次,老妈不在家,老爸一个人在看电视剧,我在房间里照例一边写作业,一边耳听电视剧,隐隐约约听到老爸在说话,越说越大声,甚至开始爆粗口,我感到不对劲,心想:难道妈妈提前回家他俩吵架了?我赶紧溜出房间,往客厅里瞧,只见老爸站在电视机前,身体前倾,一手抓着遥控器,一手指着电视里的人,大声喊:
“快跑!死蠢!赶紧跑,追上来了!”
电视里的人似乎完全没有听见他的呼喊(听得见才怪),还愣愣的站在原地,我爸气坏了:
“嘁,笨蛋!完蛋了,完蛋了,没救了,肯定死定了!”
一扭头就把遥控器甩到沙发上,转身就往门口走,我被他一吓,来不及缩回去,赶紧低着头准备受骂,谁知他视我若无物,自顾气呼呼地就走出去了。到了第二天,我爸又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又是一边骂一边看。哈,回想起来,我爸爸对这部片子可谓既爱又恨,爱得死去活来,恨得咬牙切齿。这种爱恨交加的情感,颇能从某些打打闹闹一辈子的夫妻生活中找到相似的体验。
大概,阅读也好,看电视也好,投入其中,就成了生活。生活中有不耐,也有隐忍,有期待,也有无奈,虽步履维艰,但无论如何,哼哧哼哧地总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