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实验,还得出分数,学理化确实有点难

多年以前,我跟堂姐同时高考,姐姐比我多考了50分,让我羡慕嫉妒恨。

堂姐比我年长一岁,我们同时中考进入高中。不过她在城市,我在城市边缘。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农村孩子来讲,能上高中就是学霸了,我中考那年,50多人的班级里就考上了我们6个人。

我自认为学习基础不错,到了高中,我被分配到重点班。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这个班级的成绩垫底。再往下一点,我就去普通班了。

我习惯了前十名的位置,我习惯了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当期末考试我成绩垫底,评选三好学生我只得两票的时候我觉得尊严扫地。就是那一年,我决定努力。

我真的努力了,我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早期晚睡认真听,就这样过了半年,我升入了高二。我在新高二的重点文科班分班考试中,排名第7,进步40多名。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年有三位老师让我当课代表,简直受宠若惊。

很多年后,我一直对自己的理科成绩不好耿耿于怀。毕业后,更是由于没有物理和化学的基础,导致很多领域进不去,看不懂。

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对这两个学科始终爱不起来呢?

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学科,很多都需要实验,需要我们去观察和发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老师们讲课,怎么讲呢?给学生看视频,或者给学生模拟一遍就完事了,本来应该发生在学生眼前的变化,结果多数都变成了试卷上的数字变化了。

原本需要大量实验学习的学科,变成了需要大量做题学习的学科。

这种教学方法,其实注定了很多人是不会喜欢学习的。当然,一定还是理科生多一些,但是想想,这会浪费多少人的青春吧。

不让学生参与实验,还要让学生出分数,学生确实有点难。

我的一位化学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同学们,大家看啊,我要做实验了。同学们,请看一下,我左手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右手试管的液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多年以后,我终于知道,老师空手做实验的过程,在表演中叫做“无实物表演。”

说到,物理我也做过实验的。我学习电源的时候,按照课本上的东西,自己做了开关,安装电线和灯泡以后,打开电源,灯泡直接爆炸。那个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想到的是“怪不得老师不让做实验,这也太危险了。”

多年前,我想,如果我当了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做实验,哪怕是简单的实验也好,让学生真正明白,实验的价值,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理化不是从试卷中演算的,更加重要的是在实验中积累数据,得出结论。

多年后,我当了老师,我就已经明白了。实验室,实验用品,都是不小的开销。老师能在讲台上给学生演示一下,让学生看看,就已经不错了。

我们谈到学习,有的时候说勤奋,有的时候会讲认真,有的时候会说笔记,有的时候会说未来,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的想过,要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呢?

有人说,以前不也挺好么?以前,人们也只是看见了好的。那些怎么都想不明白的,觉得自己不够勤奋,被家长训斥的孩子,他们或许真的是因为老师没有用正正确的方法教他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