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发
秦皇岛,第二天,天放晴了。
但是天空并不清澈,仍有一些轻雾,昨天下雨的气息似乎还没有散尽。
早上起床是自然醒的,心里有事儿,总是睡得不那么踏实。和同寝的兄弟告辞之后,我有一种终于从这种孤独的陪伴中解脱出来的快感。
时间尚早,街上还是冷冷清清的。走上对参赛者免费的公交车之后,身份也就彻底暴露了。一同上车的大妈搞不懂公交车是怎么改线的,便和我聊了两句。
然后问我:“你怎么住这么远啊?”我笑笑,借口说到:“对这边熟悉……”心里却有些哭笑不得,本是寻热闹而来,谁曾想到现在还是孤零零的。
后来,陆陆续续有跑友上车,但司机师傅大概也不知道比赛起点的位置,对大家的疑惑答非所问。这时我忽然记起了这个路口,便像是老马识途一般,大步流星地下车,向前走去。两年了,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我走得大步流星并不仅仅是因为我认得路,还因为这次我从曾经的观赛者,变成了今天的参赛者,从观众走向了舞台。
这种转变挺让人兴奋的,好像一想到别人都是我们这些跑者而来,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又或许,当我们拥有到那些毫不费力的东西时,那东西就显得不值一提,甚至不名一文。
凡是那种高价稀缺或难于平常的东西,越是显得高贵。“平凡”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并不可贵,我一时间想不明白,但是它很清晰。
起跑
来到起点的时候 ,已经人声鼎沸了。
起点处的马路并不是很宽,周边的建筑平淡无奇,存衣热身的地方也显得有些局促。但是我特别喜欢起跑线之前那段的双黄线,好像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
不过直到踏上赛道之前,我还是不能决定自己的速度,又联想到上次30公里撞墙的经历,只是暗暗警告自己跑慢一点儿。
在一首《观沧海》的吟诵之下,秦马正式开跑了。
不知这比赛是不是够一万人,起跑不到一公里,我就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一如平时晨跑的速度。
这个小城市的热情出乎意料,从起跑开始就一直有人喊加油,从志愿者到路边的观众无不热情洋溢。中途我曾经数次想带上耳机,却都放弃了,赛道上的加油声明显比音乐更加令人振奋。
就这样匀速跑着,我发现身边剩下的跑友都是打算跑进330的选手们。因为这个速度和平时晨跑差不多,自觉还算轻松和适应,也就一直保持下来。
赛道之美
后来的气温开始上升,太阳也越来越晒,在海滩旁边那个宽阔的候鸟湿地保护区的衬托下,长长的滨海大道显得愈加漫长。这条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观众也少了很多,唯有志愿者还热情洋溢地为跑者加油。
我感觉到刚刚出发的兴奋感正在逐渐消失,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跑到鸽子窝公园的时候,路边聚集的观众似乎更多的是外地而来的游客。我想起了两年前的自己,觉得旅行的时候赶上一场运动盛事,也是一件幸事,会让一个旅人进一步发现生活的丰富。
海波路有一些起伏,体力消耗也因此变大。而这段路也是最靠近海边的路段,吹海风,听海浪,再加上观众和志愿者的热情鼓舞,我一时间全忘了配速和体力,开始真正享受赛道。
眼见的是美景,,一呼一吸都是海的味道和热情的气息,跑步的感觉也随之变得美妙起来。
这段时间,我刚好和三位组团而来的大哥一起跑步,他们年长我不少,却比我乐观开朗,一路上他们不仅相互开自己的玩笑,也不忘和志愿者观众们互动,像三句半一样的俏皮话惹得大家一阵阵地哄笑。
我忽然觉得跑步若是这般快乐的事情,真是足以宽慰身体的努力了。像我这样苦行般的孤独跑者呢,倒是另外的一种不大讨喜的风格。
我赞美快乐的跑者,但我仍然是一个思考着的孤独跑者,只是由于眼下身处狂欢,孤独早就不见了。
赛道之难
完成半程马拉松的地方,刚好是一段上坡路,我突然觉得双腿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我放慢了一些速度。但是随之,身体还是感受到了明显的疲劳感。
更不幸的是,此时的路上已经没有树荫,也没有补给站,只有大大的太阳炙烤着跑道上的跑者。我觉得有些燥热,口干舌燥,甚至开始汗流浃背。
随着气温的升高,路边的加油声也慢慢变得稀疏,前半程的轻松感,已经全然不见了。没想到,我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在刚过半程的时候,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21.095公里的路,我可以一口气跑下来,甚至不用顾及什么配速和补给,可以任性而为。但是,我显然低估了全程马拉松面临的诸多挑战——体力断崖式的下滑,身体能量的迅速透支,体力和肌肉的加速疲劳——全马的后半程才是考验一个人真正耐力的时候。
气温还在升高,胡思乱想着的时候,我发现身体里有一股热气涌上脑袋,紧接着就汗流不止了,我感觉自己的心率也进一步提高了。
在此之前,面对给跑者加油的志愿者,我总是给予积极的回应:“辛苦,辛苦,你们辛苦了!”。但是现在,我已经无力开口,只是举起大拇指以示感谢。
此时的配速,已经从5分左右,彻底降速至5分20左右,再也提升不起来了。经此几公里之后,我便放弃了330的目标。
我在心里彻底放弃这个目标的时候,忽然回想起自己开始的乐观和狂妄,觉得很是可笑——甚至那个时候,我还一边跑着一边对身边的其他跑者,骄傲地自称这是自己的首马。
我的确太过自满了,每一份努力累积起来,都将会撑起一个人的加速成长;每一份懈怠叠加到最后,也都将会加速击垮每一个初尝胜利的天之骄子。
就像眼前的马拉松,刚开始的付出本来是微不足道的,却不曾想把点点滴滴的付出坚持到最后,却指数级放大了一位跑者的辛苦。
大多数的成功,都是源于坚守那些毫不起眼的坚持,等待最后的厚积薄发;大多数的失败,都是忽略刚开始的松懈,从而放弃改变,造成了温水煮青蛙的后果。
大概唯有那些我们会坚持下来的信念,才是一个人最成功的内核品质,那是任环境怎么改变也夺不走的东西。而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会不断累加的细枝末节,则终将会变成我们的噩梦吧。
赛道之末
熬过撞墙期之后,我的配速稳定在5分15左右。然而,坚持到35公里的时候,观众的热情也无法点燃身体里的小宇宙了。双腿沉重得像是身体的“异类”,接下来的路只是机械的向前换腿罢了。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说马拉松是对一个人的考验了。
越是到长跑的最后,每一个痛苦就越是异于寻常。这时候你没有退路,而继续坚持则让这痛苦变成寻常。这第二种寻常,是我的身体和精神对痛苦的环境实现的再平衡策略。
痛苦是可以适应的,我们放弃只是因为放弃太过于容易,代价太小,放弃的痛苦相比坚持的痛苦来说,远低于生命可以承受的阈值。
而我们坚持呢?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被惯常生物性的精神规则所驱使,从而做出一些反常态的选择。
我敬畏我们生命体的脆弱,我也坚信生命体有着未被发现的潜力。
又来到漫长而炙热的滨海大道,柳絮纷纷扬扬地漂浮着,时而折射着耀眼的阳光,让空气看起来更加燥热。
路边的一些志愿者也不得不打着阳伞躲了起来,没有伞的女同学则躲在男同学的身后,寻得一点儿阴凉。
汗水折射着阳光,脚步声和呼吸声相互应和着。轻盈的柳絮和沉重的脚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眼下的一马平川,看起来越来越像是一段上坡路。
每一个补给站,我都用水给身体降温,湿透了的上衣,只消不到三分钟,又变得干爽。一直没有停歇的身体已经开始适应,但心里却开始期待终点,甚至是每一个整公里的路牌。
狂欢之美
直到临近终点的一段路,热烈的加油声逐渐上升到了极点,志愿者和观众们欢呼的声调丝毫不逊色于跑者脚步的努力。
跑者的每一份努力,都引得一阵欢呼;而跑者每一份感激的回应,则会换回更加强烈的加油声和真挚的笑容。
我竟然有些感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该这么将心比心,美好和真挚啊。毫无隐藏,好像看到一个透明的心灵。
昨天的孤独一扫而光,一路的狂欢此时也上升到了顶点,我彻底承认相比孤独,这份人与人相连接的欢乐,是更加真实的美好。
我终于扬起了嘴角,这是昨天从未有过的表情。
领取了完赛包,做了拉伸之后,我在树荫下休息了一个小时才踏上返程。回京的火车上坐满了跑友,和大家聊起跑步的种种感受和体验,我似乎觉得我的跑马生涯也开始了。
P.S.
望月尘 | Yann:
有时胡言曾经,有时乱语现在
千万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