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对一个人的认识,只在于一刹那,就像一道凌厉的闪电,突然在你的意识中撕裂一个口子,让你对他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我说的这个人就是我的儿子,一个大学刚毕业的00后。日常与他的相处就是几句话。
“妈,咱今天中午吃什么?”
“妈,咱今天晚上吃什么?”
“妈,我饿了,出去买点吃的。”
不久后,手里提着蛋黄派和饼干酥脆上来。
这样的他,常常让我叹息:还是这么贪吃,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没办法,自己宠大的孩子。
昨天晚饭后,我正坐在沙发上刷短剧,儿子则去阳台换鞋,他每天晚饭后必会出去转转,美其名曰健身。
“妈,你要不要一块出去?”他发出邀请。
一时之间,我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你让我跟你一块出去?”他平时可是从未有过这样的表现,每次想和他同去做事,都会被严词拒绝。
“是,你去不去?别老是在家闲着了,出去走走对身体好。”他俨然一副关心我的模样。
顿时,我心里乐开了花,屁颠屁颠跟了出去。
夜色无边,路灯下的行人如蝼蚁一般,来回穿梭不停。看来,晚上出门的人还真不少。
好久未曾出门,没想到夜色之下的风是如此的清新凉爽,撩拨得每一寸肌肤都惬意无比。
儿子若有所思。
“妈,你养我这么大,现在还有没有什么期望?”
“什么期望?还用说吗?你大学毕业,得赶快就业,工作了养活你自己。”
“然后呢?”
“然后就是结婚生子。”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
听了我的回答,儿子很淡定,似乎更加确定了以下要说的话。
“是不是我小的时候你盼着快点长大?上幼儿园时觉得上小学就好了,谁知小学时天天接送上学放学,还要陪着作业,你又觉得的读了初中就好了?
谁知初中科目多,你不光要操心各科的学习成绩,偏偏这时又碰到叛逆这个话题,你是不是特焦虑、特无助啊?”
“谁说不是,那个时候的你,说不得、打不得,像个一点就着的鞭炮,一说就炸。那时我和你爸就盼着早点上高中,大了就懂事了。”我回忆着儿子初中的那段日子。
“高中时你们轻松了吗?”
“轻松啥?比初中时还紧张,早上五点多喊你起床,晚上十点多等你放学,准备吃的。每次看你回家脸色不好看,我吓得大气不敢喘一口,想想那段日子真是难熬。”
“哈哈,于是盼着我考上大学,觉得考上大学就好了。现在呢,又盼我工作,工作后再结婚生子……妈,你现在想想,人生是不是永远没有上岸这一说?”
我一怔,脑袋像是被人击打了以下,片刻过后,又似乎感觉他说得有点道理。
“人生不过是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从一个苦难转换成另一个苦难,所谓的上岸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所谓的轻松只不过是知道自己即将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的自欺欺人……”
“一厢情愿”“自欺欺人”两个词语像苍蝇一样在我脑袋四周嗡嗡作响,我试图努力驱赶它们,可是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有道理,尽管真相有点冷酷与冰冷。
我沉默着不说话,只是闷头走在这夜色清凉的路上,任由无助甚至委屈裹挟着自己,不得不说儿子的话让我陷入一种永无出头之日的绝望里,所有我所盼望的美好,不过是儿子口中的“另一个坑”。
“别沮丧。认清生活的本质不应该是痛苦的,它告诉我们,对于生活,过好当下,享受当下,别奢望遥不可及的未来。”
儿子的话像一个历经世事沧桑的老者,通透得有点吓人,我不禁打了个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