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故事,家人会餐是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比较特殊,但也阻挡不了家人聚一餐。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初一初二的回娘家,亦或其他时刻的会餐……
仿佛过大年没有与家人在一起吃过一顿饭,这个年就不完整。
今年家庭会餐,是由小弟掌勺的。从采购,到蒸煮,到摆盘。主角都是小弟,其他人就打个下手。
今年菜品以清蒸为主:
清蒸螃蟹,螃蟹去除杂物,清洗干净,摆盘于清粉之上。
清蒸鳗鱼,用老妈制作的酸菜垫底,鳗鱼切块而不断,稍加调料摆于上面。
清蒸排骨,排骨用醋和粉处理后,上锅清蒸,蒸好后再用热油浇香。
……
小弟一样样处理后,放在老妈平时蒸果(guo三声,闽南过节必备糕点)的大蒸笼里。提前蒸煮,等待家人。
家人一齐,八盘蒸品同时上桌,有的可直接食用,有的加热油等其他调料简单调制。再加油焖大虾、炖汤及青菜。一桌丰盛的菜品,不大一会儿就摆桌完成。
有小弟这位大厨,我们其他人就省事多了。只管一饱眼福、口福。
大家约好这次会餐都不动手机,只管安安心心地陪爸妈吃一顿饭,一起唠唠嗑。
简单的约定,大家都没意见,都自觉遵守。从准备食物,到动筷,再到饭后闲聊,大家都自觉不动手机。
小弟的厨艺没得说,虽不是厨师,但做家常菜还是很有样子,很有味道的。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小弟现在已不用家人担心,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了。
再回头看过去,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曾经的担心与揪心,已成过眼烟云。
“爸,我不去注册了。我不读书了。我要出去闯一闯”,那年那天,老爸回家后发现了一张纸条。
这张纸条把老爸气得好几天不言语。
留下这张纸条,十多岁的小弟也离开了家人,和他的几个小伙伴出去闯荡。茫茫人海,如何寻回?
随他吧!一句话便一年多。
据说他们出去后,进过工厂,做过大排档,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白眼。
一年半后的春节回来,稚嫩的小弟似乎成熟了不少。
本想劝他复读。毕竟农村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可算是最简单的。况且小弟曾经的成绩还过得去。但小弟执意不读。春节过后又出门。
爸妈每每讲起,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痛让人难受。
幸好小弟为人不错,也算聪慧。摸爬滚打后不但有了还算不错收入,还把弟媳娶进了门。
过了很多年,小弟聊起不读书,出门打工的原因:那时我正好考上,虽是正式录取,但一千多元的学费要借高利贷才能凑齐。他看到爸妈烦心的样子很难受。加上几位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不想读,于是便相约一起出去闯,去挣钱……
他不知道,我到学校报道后,每月就有几十元的饭菜票,至少饿不着;他不知道,几年后毕业,我就能领工资,家人生活就会好起来……
那时爸妈太忙了,为了简单的生活,忙得没时间与我们沟通。
幸好,小弟的本质不错,出外所遇好人较多。虽然在外吃了不少苦,但生活还是稳定下来,越来越好。
从租房到买房,从小房子到大房子,他在异乡的小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以前会餐,老爸掌勺多些,近几年,基本都是小弟掌勺了。每年菜品不一,而且所出菜品,真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