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告诫我,没有定力功底之前莫要学《易》,他说的《易》指的是儒家十三经之一的《易经》。
第一,先生教我,《易经》乃帝王之学,中国先古帝王在决策国家政治时,使用占卜形式以求政治主张为上天所命。要与某国开战,好吧,先算上一卦,这仗能不能打。为什么那么庞大的夏帝国最终被商所灭?为什么那么鼎盛的商帝国最终又被周所灭?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占卜记录,看似完全没有内在逻辑和必然关系,但万事万物又是存在必然的发展演变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什么?能不能在充满变数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寻找到恒定不变的内在规律?这就是《易经》的源头。
帝王在决策踌躇犹豫时,也往往使用占卜来坚定决策信心。要创造一项国家工程,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是否具备?决策会带来什么后果?有没有反对声音和批评意见?如何让顶层决策在底层大多数人那里获得共识?如何让少数人意志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共同意志?好吧,先占卜。占卜得出的结果,已经不再是决策者个人意志的表达,而是上天旨意的体现。谁敢违背天意。
因此,从历史角度来看,《易经》是最原始的史书,是从无数次上古占卜记录中截取认为有保留和研究价值的个案,再进行梳理总结。普通人哪里有帝王的胸襟视野?哪里有帝王的政治高度与语境?因此,从凡人角度考量帝王政治,格局的局限决定了研读结果。
第二,凡人能不能读《易经》?当然可以读,既然是书,就没有不能让人阅读的。读书是一件人人都能做的事,但能不能读懂书,能不能从书中得到有用有益的营养,就因人而异了。
书也如同药,是药三分毒,好药可以治病救人,毒药可以谋财害命。《易经》就好比是一剂猛药,就好比是林平之练习的《辟邪剑法》,东方不败练习的《葵花宝典》,这两本书都是武功绝学,有人学了可以独步天下,成就一代宗师,但也有人读了就走火入魔,搞得自己不男不女。《易经》就是这样一本武林绝学,没有武学根基者,经脉气血没有通透,贸然读来,必定要气血混乱,经脉乱窜以至于走火入魔甚至七窍流血而亡。
那些拿着《易经》算卦的,走街窜巷给人摸骨相面测字起名的,都是研读没有武学根基读《易经》而至走火入魔的人。
第三,研读《易经》有几大障碍必须跨越。一是古代汉语言关,中国文字经过几千年进化演变,字形字义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若以现代汉语的认知系统去研究古代经典,只能是盲人摸象。二是要过历史关,《易经》中所记载的卦象都对应着上古历史事件,不懂中国上古历史及传说,单一就文本去研究,更是得皮毛而不见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