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不是三十!可我奔三!
二十岁,我大二,一头被剪残的稀碎的短发,依旧是个肥肥的四眼狗。
20岁,本是正当年的年龄,可笑的是,我们却不愿甘心承认,总认为“二”字打头的年龄无论怎样都显得老气。有那么一段时间,《三十岁的女人》很火,于是后来真正跨入2字打头的年纪,竟自命为“奔三的女人”。不知是让自己显得成熟还是一种时光蹉跎的自嘲。
因为复读一年,现在高中同学基本上已经实习或已步入社会,走上岗位,甚至已经走上婚姻殿堂。每每感受到,觉得那样的日子离我很近又感觉很是遥远。
听过学长学姐分享从业的心得,去过学校的招聘会,了解过走入社会后的茶米油盐,倒想一辈子在大学里待着。和室友们有段时间还在网上看合租房,说着以后。问你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的专业吗,我想应该挺多人都是阴差阳错调剂的,最后也只好低头前行,可能最后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细碎乏味。前几日有个参加工作的男生说他不喜欢他的专业,觉得生活没意义,他喜欢音乐喜欢艺术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说实话,有点可笑,难道自己喜欢什么就必须得读相应的专业?生活才不会这么乖乖听你话。
专业只不过是你谋生的手段,至于你喜不喜欢,怎样看待,完全在你。你喜欢什么,如果真的热爱,我想你不会以谋生太忙为理由而放弃坚持。
我喜欢那种说做就做的率性,义无反顾。能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一直会坚持的事情,是件幸运的事儿。所以趁现在才2字开头,多多尝试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也许很多事情你三分热度最后不了了之,但我相信,尝试了够多,你能愈加了解你自己。借用初中班主任喜欢的一句话: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懂得才会珍惜。
还有那句几乎人尽皆知的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学期的英语模块课任课老师是外教,外教是位时尚个性的帅哥,34却单身。
对,我竟然不加考虑地写下了这个“却”字。在中国,在现在这个年代,34岁未婚不算怪事,但确实是能让父辈们焦头烂额的一件事。我一直以为好歹也需要二十六七才会被催婚被安排相亲,这几天在网上看文才发现,22岁的年纪就要绞尽脑汁如何应付被父母莫名其妙安排的相亲!青少年早熟让父母对子女的婚姻的焦虑值蹭蹭蹭飙升了吗!
堂妹比我小4个月,家里伯伯已经在给物色对象。有点幸运,父母一直不赞成我读书期间谈恋爱(虽然反正我谈了他们也不知道),但是他们已经很多次谈及我以后大半辈子的生活,希望我回老家就业,更恐怖的是恨不得我就嫁村里…
老爸说我要是嫁远了,他晕车不会去我家的,我很豪地说开个直升机来接他。
我还没来得及想未来,却已经开始害怕起来。
所以还是好好活着简单生活,去他的未来,好好活着就万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