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存在主义的思想指南。在封面上赫然印着这么一段话:“多数哲学家都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看得远不远,但只有存在主义哲学家关心你摔得疼不疼。”是的,存在主义是一种在一个人情绪低落、焦虑甚至抑郁、绝望时的拯救哲学。
作者戈登·马里诺是一位哲学教授,担任过克尔凯郭尔哲学图书馆馆长,又是一位拳击教练,甚至担任过美国国家拳击队的教练,可见他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都做到了极致。
可是很难想象,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易怒、自卑、恶习缠身”的少年,“沉溺于酒精、药物甚至暴力”。是什么让他从一个不良少年最终成为了哲学教授和拳击教练?
在《存在主义救了我》这本书的题目中,他就告诉了读者:是“存在主义哲学”,让他改过自新,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本书中,他“不是提供按部就班的计划表来对付人们的焦虑和不安,也不会列出应该避免的行为清单。”
本书旨在阐述存在主义哲学家针对如何更好的生活所提出的真知灼见,提醒我们换一种视角看待这些负面的情绪。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这本书更多的是思想指南,而非方法介绍。
一、从不良少年到哲学教授和拳击教练
戈登·马里诺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就不太平,父母吵架是常态。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了他从小就爱惹是生非。
由于自己在橄榄球运动方面(运动天赋第一次开挂)的天赋,他进入了博灵格林州立大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导师——哲学教授瑟奇·卡普勒,一位哲学教授。马里诺迷上了哲学,尤其是苏格拉底。卡普勒教授并未因为他当时行为不检,而像别人那样疏远他。相反,教授看出了马里诺在哲学方面的天赋,并鼓励他支持他,令他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读研。
进入哥大的马里诺并未由此改观。他不仅没有通过学习好好锻炼心智,反而在学习压力中让自己进一步退缩沉沦。他一头栽进了拳击馆,并与拳击馆老板签约成为职业选手(运动天赋第二次开挂)。除了几门自主学习的课程,他基本不去上课。即将毕业,他形容自己“迷失在汪洋大海中不知所措”,自己的生活“支离破碎”,“谋生之路举步维艰”。但是,最终凭着对哲学的兴趣,申请到了攻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的机会(哲学天赋开挂)。
我看到这里以为他便走上了奋发图强的道路,然而完全不是。他第一天来到学校参加讨论会,跟同学相比,他感到了深深的自卑。马里诺并没有绝地反击,而是——退学了。女友跑了,自己的精神频临崩溃,身体也越来越差。更严重的是,他非常讨厌自己,差点就自寻短见了。
马里诺住回了父母家,父亲带他去看了一位心理治疗师。这是一位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一治就是五年。期间,他无意中看到了克尔凯郭尔的书《爱的作为》,从此便喜欢上了克尔凯郭尔,走上了治愈之路,重新开始开挂的人生。
马里诺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到《存在主义救了我》这本小书之中,亲身讲述了如何用一些存在主义的思想来解决或者缓解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获得积极的人生。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存在主义如何更好地认识和以及应对焦虑、抑郁、绝望、死亡等心理难题,第二部分是讨论存在主义在真实、信仰、道德和爱方面的积极影响。
马里诺无比推崇克尔凯郭尔,他曾经担任了克尔凯郭尔哲学图书馆的馆长,在本书中也大量引用了克尔凯郭尔的话。在书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已经将克尔凯郭尔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和偶像。
二、存在主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并非所有事都会有好的结果,生活也是如此。”
“存在主义哲学家既不会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处理挫败感,或列出我们需要规避的行为清单,也不会提供缓解抑郁的具体策略。不过,他们会指导我们如何在情绪低落时保持道德上和精神上的承受能力。”
正如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所说的:“支撑我活下去的存在主义是从第一人称思考问题的。”然而存在主义并不是万能药,正如宗教一般。只是宗教的信仰来自外部诸神,存在主义的信仰来自内心。
同样存在主义可以给我们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
很多成功哲学倡导,要“战胜自我”、“学会适应环境才能不被淘汰”、“只有拼搏才能活得精彩”之类的鸡汤,可以起到一时激发人心的作用。
但是,当自己停下脚步来想一想,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还是因为走的太远忘了自己出发的意义?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真实地做自己,追寻自己的内心,难道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么?
正如加缪所说:“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学会真实的生活,就是人生拯救之道。
三、焦虑、抑郁与绝望
1、我是谁?
蔡康永在“奇葩说”中说过,每个人都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那个社会角色。这与存在主义观点不谋而合。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我们先以存在的形式出现,然后通过选择,定义出自己。”我们拥有对自我的选择权,这就是自由。
克尔凯郭尔举出了三种自我:第一种是具体的自我,为实现目标的自我;第二种是理想中的自我,就是渴望成为的那个人;第三种是真正的自我,自己的道德理想,看做自己渴望成为的那种人,是衡量自己能力后的自我。存在主义要追寻的是第三种自我,这便是自我的本质。
2、无处不在的焦虑
自由的人会产生各种焦虑,焦虑产生于选择,选择来源于自由。“自由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焦虑不停地进行选择,从而实现这种或那种可能。”也正是因为可能的不确定性,产生了焦虑。
我们常常在做选择时左右为难:在择偶时应该选择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找一份充满风险和机遇的工作?别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自己该不该给孩子报补习班?正是这两难的选择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才是焦虑的根源。
关于焦虑,几乎人人都有。但是有焦虑就有渴望,有焦虑就有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学会跟焦虑相处,便是有助于开启一个新的未来。正如克尔凯郭尔说的:“掌握如何适当的焦虑,便是掌握了至高要义。”
虽然本书作者并没有明确告诉读者如何化解焦虑,但是萨特曾经给出过答案:“你是自由的人,那就去选择吧——也就是说,去创造(invent)。”
只要你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那么你可以自己去做出选择,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这样一来,你在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就会更多的从如何对自己更好考虑问题。
如果你做决定的时候,受到别人的干扰,比如父母、朋友、社会风气等,诸如被父母催婚,或者选专业时选取的是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自己的兴趣,那不是自由的选择。
如果你做的决定,自己不负责,后果却由别人来承担,比如不工作却在家中啃老,或者在工作时由于自己的不负责导致连累同事,这也不是自由的选择。
“创造”,便是依据自己的内心去创造人生,创造自己渴望的生活,自己做出选择,自己承担后果,自己对决定负责,对他人尽到责任和义务。
如果我期待富裕的物质生活,那我就选择一个赚钱的行业;
如果我不能承受工作带来的风险,那我就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
如果我要实现出国的梦想,那我就努力学好外语。
3、抑郁和绝望
如果说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无法活在当下,那么抑郁则是对未来的失望,继而对当下的失望。“抑郁阻碍了我们和自己对话,夺走了我的一切好奇心,”丧失了对世界的感知力。
绝望,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渴望抹杀自我。通常情况下这类绝望会毫不避讳的想要成为别人。虽然抑郁不是绝望,但是抑郁在为绝望铺路。克尔凯郭尔说:“只有一种情况下,抑郁才会演变成绝望,成为一种精神疾病:我们主动承认自己的抑郁,然后陷入绝望,放弃道德和精神理想,放弃了我们想要成为的真正的自我。打败我们的是绝望,不是抑郁。”
绝望,是无论如何努力都企及不到的高度,是对自己的无力;
绝望,是在别人眼中无法实现的期望,是对自己的失望与责难;
绝望,是满怀期待的生活又被生活无情地撕碎的现实,是对现实的无望……
作者认为,对于那些单一选项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准,很容易会导致绝望。他举了个例子,他年轻时渴望橄榄球事业的成功。他给自己的定目标,要么进入美国橄榄球大联盟,要么就成仁。他一心扑在橄榄球事业上,追寻自己的梦想。然而,大学时期,他橄榄球事业急转直下,他意识到自己并不能成为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时,他陷入了绝望。他说在无数个夜晚里都想自我了断。
理想的丧失、希望的破灭、亲人的离世,最容易令人陷入绝望之中。
若想逃离绝望,就要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要在内心长期堆积的泥潭之外,保留一部分自我。只有对现实的妥协,只有承认自己的无能,我们才能迎来真正的自由。
人们或许不必以一生受苦为代价,来换取应当放弃自控的认知。你是愿意奋斗一生,痛苦地追求一生的梦想?还是愿意适当放弃自己的目标来获取自己的快乐?
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给自己多些可能性以抵御绝望的风险:
孩子在学校学习同时,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或许这些兴趣爱好能够发展出自己的职业;
在职业规划的时候多给自己找一些方向、多建立一些社会关系,以便将来需要放弃本职工作时能够迅速转型;
在爱别人的时候同时也要爱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和生活,不要只为别人而活着,这样当失去所爱之人时还能勇敢地活着。
四、积极的生活:真实、道德与爱
书的后半部,作者谈到了积极的生活,谈到了真实、信仰、道德和爱。虽然前文中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化解焦虑、抑郁和绝望的方法和途径,但是他提到了意义治疗法:帮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其人生观,进以使其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地活下去,追求生命的意义。
1、面对死亡的向死而生
倘若自己只有一年的时间了,我将去做些什么?
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对死亡的畏惧最能扰乱人们内心的平静。但是威廉·巴特雷说:“我们在思考生命有限性的终点时,若是没有惊恐地转身而走,自由便会接着到来。”
多数人恐惧死亡,不愿意思考死亡,认为思考死亡是不吉利的。但是还有很多人愿意去思考死亡,对死亡有一种敬畏感,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死亡不仅能带来思考,还能重新调整事情的优先顺序。之前似乎毫不在意的事情,在我们思考死亡之后会变得更重要。大概这就是向死而生的意义。
死亡不可预测,不如过好当下;
要爱一个人,那就马上去爱;
想做一件事,那就马上去做;
不要等到没机会了,才去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去付诸行动。
2、过真实的生活
莎士比亚说:“真实对待自身。”
加缪说:“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在《局外人》中,加缪笔下的莫尔索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在别人看来是一个不道德的人。然而他真实面对自己,甚至不愿意为了脱罪哪怕有一点点的自欺。这世上再也没有哪个人是比莫尔索更真实的人。
真实性强调自主行动,自行选择,看似是一种自私的自我指涉行为。然而,我们是处在联系中的存在,会与自我以外的事物构建强大的联系,与之相对的就是做自己。
如果无法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人,至少我们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人。
3、创造道德的生活
从康德来说:道德价值就要推翻本能。尼采却觉得,应当试图让我们凭借本能凝聚在一起,不论本能被指责得卑鄙不堪。
这其实是回到了存在主义的原点,先存在,而后才是本质。换一句话说,先是本能,而后才是道德。承认本能,便是承认自由选择。
很多时候,道德规范只是大多数人约束他人的行为准则。我们知道,大部分人的行为和观念并不一定正确。而真正的道德位于内心,只有自己用内心去判断道德。此时,唯有自由的选择权才能发挥作用。
没有人生来就是懦夫或者英雄,我们只是选择性的相信自己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但我们可以改变,道德也可以被完全地反转。
纳粹屠杀犹太人,他们自认为道德。真正的道德典范却是如辛德勒、何凤山、伊雷娜·森德勒那些帮助犹太人逃离纳粹魔抓的人。
日韩化妆成风,女性不化妆出门反而变得不道德了,其实是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她们如此羡慕中国女性可以出门不化妆。
中国古时三从四德那是道德,如今反对三从四德才是道德。
正如尼采的道德建议是“要勇敢、要创造”。对于自己而言,如何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如何勇敢的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是自己的道德。
4、先自爱,而后爱人
或许是为了抵御自我怀疑和来自内心的声音,许多人都渴望受人仰慕。我们想要被需要、被重视。我们希望别人爱上那个我们渴望成为(或想象成为)的人,而非有血有肉经常犯错的自己。所以我们希望受人仰慕,却有时候自我厌恶。
想要得到他人的爱的滋养,首先必须足够自爱,让自己能够去接受别人的爱。克尔凯郭尔说把适当的自爱放在首位。适当的自爱不是自恋地爱着自己,也不是贪慕虚荣地迷恋自己。
自爱并不是自我放纵自我沉沦,一个人整天沉溺于游戏和刷剧并不是自爱,因为他没有能力自爱。爱是一种美好的进阶,而不是未来的沉沦。以爱之名的绑架或者妥协,那并不是爱。如果不能很好地爱自己,一切都是空谈,因为不自爱的人根本没有能力给予爱。
爱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行为。
那么自爱是什么?是成为克尔凯郭尔说的第三种自我,即真正的自我,让自己渴望成为的自我。
为了成为真正的自我,有的人可以耗费自己的青春,有的人可以放弃自己的钱财,有的人可以放弃稳定的工作,有的人不惜甘于贫苦终生。喜欢真正的自我,那便是自爱。
那么爱人呢?克尔凯郭尔提出了“偏好之爱”:爱某人拥有的品质(身材、头脑、幽默等),抑或处于血缘关系而爱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自爱的表现。你爱这样的人,是因为你把他们当作自我的延伸,是因为他们实现了你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
后记:
与作者一样,存在主义伴随着我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刻。正因为经历过,才会愈发觉得存在主义对于人生思考的价值。
本书是戈登·马里诺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的一些哲学思考。书中并没有给出关于解决焦虑、抑郁和绝望的方法和途径,对此抱有期待的读者可能会失望。但是,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是真诚的。它不是创业指南、进阶指南、财富指南,却是一本成为自己的指南和疗伤指南。作者如同一位长者希望将自己的思考传授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寻找答案。
全书不到15万字,只能算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包含的哲学思想却异常丰富,读懂本书也有一定难度。本文既是对于《存在主义救了我》本书思想的整理,也是自己的一些哲学思考。
2020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