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天公作美,预期的台风提前来过了,想象的阴雨连绵也没有真的发生,相反,国庆前三天的天气真的还不错,虽然有时有点小雨,但一点也不影响出游的兴致。天公是作美了,大众的热情也是水涨船高了,假日景区人挤人的现象一如往常。
说到假日出游,还要从1999年“十一”开始的黄金周放假制度说起。当年为了促进国内低迷的消费市场,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国家想出了“黄金周”这个绝赞的主意。要知道,90年代的时候,一来是全国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二来真的是假期太少,记得在C座读小学那会,最开始只有周三下午和周日放假,那时候甚至还没有双休!没有钱,没有假,大伙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旅游的观念。
好了,突然,国家一下子塞给你三个连放七天的黄金周假期(“五一”“十一”“春节”--其中“五一”黄金周目前已经取消),除去因为习俗原因出游较少的春节(当然现在已经大为改观,春节出游也成为了全国老百姓的普遍选择)我们老百姓总算可以考虑考虑“旅游”这档子事了。
不可否认,黄金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金周旅游似乎也成为了大家必然而然的选择与习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咱们老百姓是普遍越来越有钱了,然后就是一个个著名旅游景点被人潮相继挤爆。
有时候你夹在拥挤的人流中,刚刚好不容易踩好平衡想来张美丽的风景照,“咔嚓”按下,景色没拍到,人头一个又一个……挤爆了著名景点,又挤爆了一般景点;挤爆了中国景点,现在又开始挤爆全球的景点。这样的拥挤,一来增加了出游的成本,二来也实打实地影响了旅游观赏的体验,于是乎不少人提出了假日在家待,坐看景点人山人海的逃避式观点。
错峰旅游确实非常必要,俺们国家也一直在调整放假安排(但C座想说,调归调,假日总数可只准增加不能减少啊!),为的就是解决假日拥堵这个难题,诚然这绝非易事,涉及到国家和个人方方面面,C座今天也不会浪费时间跟大家闲谈这一块。
本座今天只想跟大家聊聊,到底这样拥堵不堪的假期旅游还有没有意义?
如果有意义,试问这还叫旅游吗?如果没有意义,难道我们就只能呆在家?不要忘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很实在的古人智慧。
其实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你旅游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有的人旅游是为了去看没有看过的风景人文,增长见识;有的人旅游是为了离开固有的生活模式去调节下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松自己;有的人旅游就是想找个时间和机会跟家人朋友团聚一下,培养感情;而有的人旅游可能就是怕一个人闷,喜欢热闹……
旅游是一种休闲方式,出游的理由和诉求也许大同小异,但细化到个人,也是千差万别的。你所看到的人挤人,在一个爱热闹的人眼里,也许就是件极好的事(我不想说是谁,但本座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人越多越疯,俗称人来疯……好吧,每每忆起这位朋友,总有一万个囧字相伴)。
而不管景点的人多人少,如果你选择了假期和家人朋友一起出游,我相信你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家此刻的相聚,平时工作忙,朋友之间总有很多想说又没时间说的话,总有太多想吹而没有时间吹的牛X,就算人挤人,你们至少能有时间相聚在一起,说说这说说那,这不就是你旅游的意义吗?拿C座来说,跟朋友一起出去玩,景色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度过了这段时间,由此构筑成了我个人满满的回忆,这就够了。若干年后,我也许不会记得在某个景点的风景如画或是人潮拥挤,但一定会记得朋友间的共同相处,与家人出游也是同理。
假期的拥堵也许需要国家层面做出很多改变才能根治,但对于你个人来说,我觉得这不应该成为束缚你出行的原因。祖国大地丰饶多姿,除了那些规划的景点,其实还有好多好多未曾开发或者知之甚少的美丽地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你完全可以选择这些地方出行,当然还有个前提,这需要你花相对更多的时间做攻略。
做人最怕懒,对于生活,我们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去热爱它,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出生命的宽度。
旅游的意义不是风景,归根到底还是人。不是人挤人的人,是懂得感受会思考的人。有趣与无趣,也仅仅是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与其在家闲着,为什么不出去走走,与这世界交流交流?
C座的兴趣爱好很广泛,也喜欢对各种时事旧闻说两句,若你喜欢,欢迎通过本座微信公众号:C座闲话,简书号:C座SAMA 与我交流。
同时欢迎转载和分享,前提是注明作者和出处,这也是对原创者的一点点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