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拉毫营盘,我被寨子里的石头惊住了。这是一座石头的世界,寨子四周的城墙是石头垒的,村巷的道路是石头铺的,百姓居家的房子是石头盖的,院子的围墙是石头砌的,就连猪圈牛圈也是石头围的。石城墙、石板路、石院子、石板屋、石猪圈、石牛圈、石桌凳,还有寨子外面的南方长城,都是清一色的青石片青石块砌起来的。所以拉毫营盘又被称为石头寨。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根本无法想象,这石头的世界,是明清时期的兵营,是戎边将士和家属值守和生活的地方。这里,就是湘西凤凰县都里乡拉毫村的拉毫营盘,曾经是南方长城军事体系中的一个军营,一个石头村就是一个兵营,清朝曾驻军在拉毫营盘。
约3000年前,苗族先民生活在长江中游荆楚之地,唐宋以后,苗汉同步西迁,苗族从洞庭湖溯沅江西上,抵湘西和黔东,以腊尔山为中心居住,称腊尔山苗。苗汉毗邻而居,总体上能和睦相处。明清时期,中央帝国对边地少数民族实行高压统治,生存环境恶化,苗人群起反抗。为镇压反抗,隔离边地苗民,朝廷把归顺当朝政权的苗民称为熟苗,“未向化”、“未入籍”的苗民称“生苗”,在“生苗”居住区与“熟苗”居住区之间建起一道防御性围墙,把湘西苗疆南北分离开来,这就是苗疆边墙,又称南方长城。
苗疆边墙南起凤凰县阿拉营镇亭子关,一路往北,贯穿凤凰全境,止于吉首市团结乡喜鹊营,全长380余里,边墙、镇城、营城、汛堡、屯堡、碉楼、哨卡七大类防御工事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号称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拉毫营盘是这个防御体系中除凤凰镇城外,六个最高驻军级别营城之一,也是该体系中凤凰镇城西部前沿的一个军事堡垒。
拉毫营盘位于南方长城脚下,地处南到湘黔,西到川黔的交口,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周边的地势环境较为开阔,周围群山逶迤,山头多有烽火台。从凤凰古城出发,经省道S308公路,拐入那条乡村公路,经过一大片农田,再过一条小河,20多分钟后就到了拉毫营盘的寨门。这几年,村里搞旅游,寨门口几个苗家阿妹身着传统苗服,拦着我们对山歌,喝拦门酒。这是苗族的传统习俗,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
拉毫营盘是典型的苗族风格建筑,营盘占地约5000平方米,开设东南西北4座城门,有城门箭楼和碉楼。一条南北向主街将营盘分为东西两部分,两旁设巷道,主街中部加设二道关门,将当年驻军和居民区分开管理。营盘选址山腰,平面呈椭圆形,背靠高峰,山下有六冲小河、教场河由西向东在距拉毫营盘200多米处交汇,地形有利,又是石头砌成,防火,易守难攻。
拉毫营盘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寨子,那是用一层层的石片筑垒而成,甚至屋顶都是用大石片作屋瓦。那一层层的石片,采自附近山上盛产的青页岩,切割成5至20公分大小不等、厚薄不均、两面平整的石板。砌筑时不用水泥砂浆,只是一层一层地往上垒砌,赶盘压缝,中间空隙用小石片填充,屋内有木柱房梁支撑。石板不易风化,如果不是人为破坏,每座建筑物都可以保存居住上百年而不坍塌。
拉毫营盘,这个明清以来的苗疆边墙线上的重要军事要塞,见证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格局的变迁。如今,拉毫营盘已成为民用功能的村落,也成了湘西凤凰一个重要的观光旅游景点,在轻松走过那一条条石板砌筑的村巷时,你还会体验到当年边地的烽火狼烟,还有那小村镇聚落的形成与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