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晚上,脑海里突然蹦出一句话——写作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这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等待”一词吸引了我的目光。“等待”,表面意思显而易见,为寻找更为准确的注释,班长发放手机后,我特意上网查了下。
《汉语词典》中“等待”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不采取行动,直到期望或意料中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明代诗人刘基在《送医士贾思诚还浙东》一诗中有道:“还山须种千株杏,等待仙华道士来”。“等待”的第二种解释是犹等到。难道史铁生所说之等待是坐着不动,孤望地坛,等老柏树愈加苍幽,野草荒藤愈发自在坦荡,独候“写作”茂然生长、开花结果吗?其实不然,守株待兔的等待要不得。
图片
等待究竟是什么?
一个字一个词抓住、放进文章之中,除去表面意思,早已多了一缕情思、一绺灵魂。“等待”亦是如此,已不单单是一绺灵魂,还涵盖了灵魂的内核。任何具有灵魂的东西都不再简单,“等待”亦会随之升华,独具一种全新的文化内涵。等待,不再是坐下来、等下去,平庸期待美丽事物的自然到来,而是动起来、跳起来,乃至跑起来、冲下去,抛洒热血与汗水,主动去拥抱美好事物。这是台下的十年功,更是升华后的等待。
“写作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兴许可以在后面再补上半句:等待的过程亦是用心努力、不断冲刺、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不但写作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人生万事皆是需要等待的过程。此处的“等待”又有了另一层全新的灵魂内核,不再是史铁生笔下的“等待”,而是附加了独属于你我的精神内涵,可以坐下来、甚至躺下去。
图片
不久前,我刚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书中保尔·柯察金的一生就践行了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于任何人而言,都有且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他一生最厌恶的地方是疗养院,疗养院让他与最壮丽的事业分离,每次都是匆匆而去,速速就归。疗养院之行,非但不能减轻他的病症,反而会加重他的焦虑,使他最终不得不彻底远离了他奋斗一生的事业——共产主义。
图片
保尔辉煌壮丽的前半生,是全程冲刺的前半生,是没有等待的前半生。试想一下,如果保尔敢于等待,他生命中也许会有更多的时间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保尔的后半生是写作的生涯,也是自我救赎的过程。他的努力冲刺在这个过程中多了一丝等待。他同意了医生的所有建议,让生命进入等待,开始一段孤独的蛰伏期,最后重获新生。这个阶段所著的《暴风雨中诞生》一书大受赞赏。后来,他重新回到战斗的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一桩比较简单容易的事。但是,当生活用铁环将你死死箍紧的时候,坚强便成为了一件艰难且光荣的事情。
等待并不会羞于启齿,而是一个积蓄能量、努力冲刺、重获新生的过程。愿所有人都能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等待,少一点焦虑与浮躁,多一点淡然与随行。给时间多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