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非《望春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读到诗经里这一句,内心深处对故乡的念想总会油然而生,仿佛超越重重时间与空间的鸿沟,我们在文字里又与故乡打了照面。
清晨,启窗而观,扑面而来的是湿冷的气息,一夜雪花纷飞,染白了屋头与远山,外象的变化有时会带来感官的错位,遥想起故乡,那些人和事,那些纷繁芜杂的人际与情感。
而最近读的一本小说《望春风》,格非把江南的故乡在时光中的更迭与兴衰,缓缓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不得不说,这是近几年读到的中国文学作品里非常不错的一本,读格非让我想起了同是现实主义作家的余华,而《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活着》等作品更偏于写实,场景惨烈,人物的命运惨到超越了现实,他把残酷的现实血淋淋地撕毁给人看。
相比之下,更喜欢格非,故乡人事的变迁在他的文字里娓娓道来,没有泛滥的硬气,没有矫情的优美、没有敷衍的粗砺、没有刻意的忧伤,不会故作深沉的批判,也不会强调宏大叙事,文字里有的只是睿智与冷静的叙述,对人或事却不作任何简单地评判。
然而这就是“人生”,如福克纳《喧哗与躁动》,以傻子的视角静观世间万象,所谓:“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格非在这本书中呈现的故乡,几十年的岁月苍茫、劫灰满目,虽然立根于一个癫狂动荡、风雨如晦的时代,却常常有游离于现实铁幕之外的虚幻与隔世之感。故乡,就好像是海上的孤立小岛,小岛上的每个人“都在奔自己的前程,也在奔自己的死亡”,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苦难与不幸。
书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同彬,德生,春琴,父亲……作为算命先生的父亲神秘的人生,他深谙人性的善恶,对村中诸多人物性格与命运精准的评判与预言。从未谋面的母亲写下的几百封书信,读到此处不禁哽咽。
全书在写法上则是打乱时空线索、纷繁交错的故事断片,最终汇成一个圆,迷雾散尽,抵达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