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影响,好多公司都面临降薪裁员的危机。至于裁员裁掉谁,好多工龄较短的职场小白无辜躺枪。由于工作年限较短,工作经验不足,产出不够,而且就被动离职涉及的N+1赔偿来说,金额较少,从各方面原因考虑,很多公司会选择辞退掉一部分刚毕业不久的应届生员工。对于被辞退的应届生来说,在社招的市场上优势严重不足,面对形式严峻的招聘市场,应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再次找到心仪的工作呢?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求职者有所帮助:
一、调整心态
好多人被通知裁员的第一反映都是,惊讶,为什么是我?
进而是,抱怨和忧伤,我觉得我干的很好啊,为什么要把我辞退?我觉得XXX还不如我呢,为什么他没事?读了这么多年书,刚开始工作就被辞了,真倒霉,这么多书白念了……
最后是,焦虑,工作经验不足,现在好多公司都在裁员,就业形势这么不好,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啊?
这是好多人的心路历程,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应届生来说,刚刚从校园步入职场,心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而且没有充足的社会阅历,这种事情确实是一种打击,最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
首先,要明确,离开已经是既定的事实,无法改变,抱怨和忧伤可以有,但是不能让这种情绪持续太久,进而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下一步的规划。
其次,不要否定和怀疑自己,被辞退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不足,或许我们的能力和公司及工作岗位不是很匹配。相信一定有更适合的机会等着我们。
最后,始终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找准定位,明确求职方向
对于之前这段工作经历,虽然时间不长,但需要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出基本的工作内容,如果没有跨行的打算,或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公司和岗位,可以就目前的工作内容,将相同和相似的岗位作为大致的求职方向。
岗位的工作经验就像工具,在多个行业都是适用的。其实这时对于行业的限制往往不是特别多,因为这个阶段我们求职的岗位一般都是比较初级和基础的,工龄较短的员工通常是没有很深的行业洞察合和行业经验的,这一点用人单位也是明确的,所以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在这一方面做过多的要求。
举个例子,比如我目前的做的是HR SaaS软件行业的交付运营,那么我可以依然找交付运营相关的工作,但可不仅仅限制在做HR SaaS的公司,例如其他做to B软件公司的交付运营岗位。或者甲方人力资源相关的职位,也可以作为我的求职方向。
三、简历准备
对于社招简历,用人单位一般比较看重的是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而校园经历往往没有那么重要了,可以简单描述并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可以参考JD上的内容并按照STAR原则来描述,即:
Situation—情况:公司,职位
Task—任务:参与,组织,领导,负责***方面工作(动词做引领,表示地位)
Action—行动:调研了***的数据,做了***方案(核心:数据)
Result—结果:增加了***,产出了***成果
四、对原工作的深度分析(重要)
对上一份工作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不仅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定位自己,这部分内容往往也是社招面试官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简历上面通常是比较概括性的描述,仅能让面试官对应聘者有一个初步的定位,通过深入的提问,面试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能力,岗位匹配度等。我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向入手:
1、客观,主要是对事实的描述,比如:
对工作职责/内容的描述:一定要条理清晰,最好提炼出三条左右,可以参考原职位和目标职位的JD来描述。
绩效考核标准以及你的成果:原岗位是如何做绩效考核的;你的达成度如何;有哪些成果产出。
工作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如果之前涉及到调岗:两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何异同点;调岗的原因;转换岗位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2、主观,主要是你的理解和感受,比如: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岗位,你对这个行业/岗位的看法。
你觉得这个岗位需要哪些素质/能力。
你从上一份工作中收获了什么。
如果之前涉及到调岗:你更喜欢/觉得自己更适合哪个岗位,原因。
五、面试常见问题
社招和校招类似,仍然有面试官常问的几类通用问题,可以事先准备,比如:
1、离职原因(必问)
很多面试官会有这样的疑问:你的工作时间并不长,为什么会离职。
当然,面对这种大规模裁员的事实,坦诚真相也是可以的,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但是最好可以用些更加委婉的描述,比如: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人员趋于饱和,对于工龄比较短的员工,可能会被调整到比较边缘的岗位;个人发展空间受限等等,化被动为主动。
2、职业规划/发展方向(必问)
一般的职业发展方向可以分为专业线和管理线两种(或者说横向和纵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言之有理即可。
3、如何评价自己/你的优劣势
优势:尽量结合对该岗位比较重要的特质来表述
劣势:经验不足可以算作一条(也是事实,没有人会质疑),其他的说些无关紧要的,不会对工作有太大影响的,最好连带出解决和改进方法。
4、提问环节(必备环节)
其实这一环节的真实目的并不是面试官真的想解答你的问题,而是想看你到底会问出什么水平的问题。
校招或者实习的时候,有一个黄金问题经常会被拿来用:如果有幸入职的话,在入职之前的这段时间我需要学些什么。这个问题比较适用于学生党,对于社招,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很合适。我们可以就工作本身做些深入挖掘,比如:
这个岗位未来的发展路径
公司的战略方向(这个比较大,可以细化下,比如我们未来是否有做XX是规划)
工作内容相关(可以根据JD或者工作经历提出几个问题点)
六、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参加面试了,大部分人刚开始面试的时候都会有紧张,说不清楚,准备不充分的情况,而且刚开始的几次面试没有通过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所以,投简历时,我们可以先从经验匹配但是并不想去的公司入手。这样既可以通过面试机会来锻炼自己,面试未通过也不会让人很沮丧。
投出去100份简历,可能只会得到 10个面试机会,最后可能只会通过1个。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灰心和忧伤。万事开头难,通过多次的面试,自己的表现会越来越从容,这是一个不断试错和修正的循环过程。渐渐的,你会发现自己的舒适圈在逐步扩大,结果也会逐渐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要及时调整心态,做好规划,做足准备工作,迎接新的挑战。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