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阿姨1204离去,让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她的作品没有看过,但她以她小说拍的电视剧哪个80后又没看过呢?98年《还珠格格》的热播,正上高一的我,那是我们青春的回忆啊!
关于她离世,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人觉得琼瑶阿姨身体没有大的病痛,不至于走到这一步,有的人觉得琼瑶阿姨走得翩然,对生死看得通透……还有她和平家的恩恩怨怨,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现在不太喜欢网上一些自媒体蹭热度的评论,声音太喧嚣。我只想好好去读琼瑶的两本书,我的故事,她的自传,还有《当雪花飘落前~我生命最后的一课》,她的生死观。周六周日两天沉浸式的阅读,我百感交集。她的一生真是不平凡的一生。这一生真是苦难多多,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她才能有这么的素材和灵感写了66本书。1938年出生的她,在抗日战争和内战中,到处颠沛流离,度过了她的童年。1949年,到台湾后才开始安定下来。少年期的她敏感极其自卑,觉得自己成绩不好,爸爸妈妈会对自己失望,16岁自杀过一次。后来在19岁爱上比自己大25岁的国文老师,家里反对,她又选择了自杀。三年内两次自杀未遂,19,20岁两度高考又失败。她的青春期可以说是不快乐的,甚至可以说是黑暗的。但她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她有写作梦,这是她精神的寄托。家中的写作环境并不友好,弟弟妹妹都在读书,她得以弟妹的利益为先。后来遇到同样有文学爱好的庆筠,只认识7个月,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就把自己嫁了。她只是想借结婚逃离那个让自己压抑的家。她太敏感了,她怕给家里添麻烦。一段是轰轰烈烈,爱的死去活来的未果的师生恋,一段是仓促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贫贱夫妻百事哀,摇摇欲坠的婚姻只持续5年,留下一个幼小的儿子。但她没有放弃写作,把她的初恋,写成了小说《窗外》,遇见了皇冠杂志社,遇见了她一生的爱人平鑫涛。《窗外》火了,父母不理解,丈夫不理解。婚姻走到尽头,和父母关系也冷到了极点。1963年以来,她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创造之路,去年2023年还办了一个盛大的写作60周年纪念会。她的创造,离不开平鑫涛对她的鞭策和鼓励,她的作品也让平鑫涛杂志社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他们是互相成就,在事业上是好搭档。平鑫涛见她第一次,就对她心生情愫,她也渴望爱。但是对方有妻有孩子,长达13年的三角关系,我相信他们三人都很痛苦。琼瑶的自传,平鑫涛的前妻林婉珍的《往事浮现》,都有这段时间的记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没有对错。1976年平鑫涛终于离婚,1979年才和琼瑶结婚。他们的事业也越做越大,还成立了影视公司拍电影,拍电视剧。他对琼瑶的爱无微不至,特别体现在各种生活细节中,还非常浪漫,经常给琼瑶写情书。有人说他是心机男,他利用琼瑶,可我看到了确实真正的爱情。2019年,平鑫涛离开了人世。可他的死过程是漫长的,是痛苦的,让琼瑶意难平,琼瑶阿姨把这段痛苦的经历写在了《当雪花飘落前》这本充满人道关怀的书里。他从2002以来,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十多年来,琼瑶阿姨悉心照顾着他。后来得失智症,也逐步了忘却了琼瑶阿姨。在他还清醒时,他给孩子们写信不要给他插管,可后来事情发展得让琼瑶阿姨迫于压力,答应了他三个孩子的要求,让丈夫插了各种管,虽然还有些呼吸,但活着的任何感觉都没有了。琼瑶阿姨目睹了丈夫最后在看护病房,生不如死,活了三年。她自责,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她的生死观是认为活着就应该像火花一样燃烧,死后像雪花一样飘落,归于尘土。她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死亡方式。我深深理解阿姨的选择,每种选择都是合理的,阿姨有过这样痛彻痛扉的体验,才让她做了这样的选择。
琼瑶阿姨的一生是充分燃烧的,她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绽放。她的死还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关于死亡的教育。我尊重理解阿姨的选择,但我并不赞成这种死亡方式。阿姨的身体状况从雪花飘落的视频里看,还是相当不错的。她一生写言情小说,心灵是非常敏感的,她的痛苦在于心灵。如果她能有宗教信仰,能够安顿她那颗老公去世后她面临种种打击后破碎的心,她一定还能好好走过人生最后的岁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琼瑶阿姨,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