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俄羅斯远东地区,和朋友相约海参崴。胜利广场遊玩,发现凯旋门的左手方向有一栋二层小楼,门前放着两门古老的铸铁炮,突然发现大炮旁边的草丛里立着一个石碑,石碑上面有碑冠,我这個月老石匠一看就是中国的样式,顿感十分亲切,在他国领土的故土上,有且只有石頭还能给我們留下中国的文化痕迹,这还是我此次远东行特別高兴的事!
经俄罗期工作人员确认是中国人立的,我等仔细地观看,房山的石碑正面是俄文,背面是中文,上有两条浮雕龙,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碑的落款处写着「光绪二十六年」,其它的字因天气太冷,沒有看太清楚。就这我就感到血液沸腾,脑海想像著中国的石碑立在这里的原因……我甚至想是不是俄罗斯人有点不好意思,侵占了我們的土地,但是让中国文化在这里流传下了!待到酒店查找資料吧⋯⋯
海参崴,依山傍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因盛产海参而得名。
海参崴在唐代属渤海国率宾府辖地,「率宾马」名贵一时。金代属恤品路,元代属水达达路,时称永明城。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今农安万金塔)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从西祥州起,途经18站达海参崴。清时该地被划为吉林将军的领地。
17世纪中期,沙俄为在远东寻求不冻港伺机东侵,于是清朝和沙俄曾有着多次领土纠纷。虽然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海参崴属大清国,但是,清朝中叶国势日衰,1858年中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6月,得寸进尺的沙俄军队悍然占领了海参崴,并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明明白白表明了自己的野心。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海参崴被划入俄国版图。
1900年俄国借口义和团运动蔓延,便对海参崴的中国人进行了残酷的杀戮。
上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在大清洗的环境下对海参崴等地的中国居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惨无人道的屠杀。在日军占领武汉后,苏联开始对在海参崴附近一带的中国人进行大规模拘捕,把远东的十多万世代居住的华侨和二十多万中国客商及劳工,安上各种罪名。如社会危险份子,有害份子,日本特务,予以判刑,其中一大部分人在集中营受虐待而死或被强加以罪名直接杀害。
此碑是中华民族的败类,宁古塔副都统讷荫为歌颂迟公为沙皇侵略者迟怯苛夫所立。是为侵略者歌功颂德的碑,名字叫「俄国东海滨省巡抚迟公功德碑」。迟怯苛夫于庚子年间率兵侵占中国领土宁古塔,干尽坏事;清末奇女子单士厘在《癸卯旅行记》愤恨地记载:“自以海兰堡之杀我男妇老幼三千余人于一日,为最著称。”
立碑的时间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那年沙俄在中国东北制造了让世人震惊的「庚子俄难」。据《泰晤士报》报道,1900年7月17日,沙俄把所有关押起来的中国人赶到黑龙江边,谎称用船将他们渡过对岸,可是岸边一条船也没有,到了江边,俄兵便挥动战刀,把所有的中国人一直赶进水里。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被害的中国居民的尸体壅塞在黑龙江水面,直到三个星期后还在江上漂浮。
而此石碑的上面有四个大字「万古流芳」。细读碑文让人脸红,谄媚的碑文无耻地恭维大俄国东海滨省巡抚迟怯苛夫:公则不嗜杀人,行见有口皆碑;公乃统节制之师,琱戈电举;拥貔貅之众,铁骑风驰……其始则军容甚盛,阚若雷霆;其终则恺泽旁流,沛如雨露……欣此日干戈已戢,俾环海群登衽席之安,冀将来和睦恒修,幸吾辈共享升平之福也。
作为宁古塔地方长官的讷荫,面对侵略不仅不抵抗,反而以建碑的方式向敌人献媚乞怜。
讷荫勒石颂丑,他将永远与沙俄侵略者一样遗臭万年!
沙俄到远东侵占中国土地,惨无人道杀害无辜的中国百姓,是可耻的!是罪恶的!是要被全世界正义之人谴责的!那么沙俄或是为了把自己的暴行掩盖起来,就借中华民族的败类弄来了这个石碑为他們正名,把嗜血成性的沙俄侵略者裝扮成了仁义之师、正义之师也是不可能的!
哈哈 任何事有利就有弊,中国清朝的石碑立在这里恰恰证明这里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我想这也是侵略者所没有想到的……